运动护身带及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

文档序号:10646243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运动护身带及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运动护身带及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能够利用无缝编织进行编织,且肘/膝关节部分的伸缩容易。使第一中间部和接合部的线圈列以第一中间部的a-c为对称线折返而编织成C字状。此时,在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将折回编织反复进行直至线β,在第二接合部的位置形成集圈。使第一中间部及接合部的一部分向另一端侧靠近,使接合部的线圈与接合部的端部i-k的附近的线圈重叠。而且,仅使第一中间部向另一端侧靠近,使第一中间部的线圈与第一中间部的端部b-f的附近的线圈重叠。接着,对于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的线圈进行4线圈横列的成圈编织。并且,对于接合部的第二接合部侧j-k的线圈反复进行使第二中间部的线圈增加并进行接合的步骤。
【专利说明】
运动护身带及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运动护身带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直以来,已知在手足用运动护身带的肘/膝关节部分的一部分将线圈方向不同的针织物接合的情况。例如,专利文献I中,相对于筒状体的运动护身带的长度方向,通过缝合单元将纵行方向正交的针织物连接。
[0003]【在先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实开平7-0407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专利文献I所示的运动护身带使用缝合单元,因此能够使在肘/膝关节部分接合的针织物形成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及其他的任意的形状,但在编织后伴随着后工序。另外,由于缝合单元而其连接部位没有伸缩性,还存在对肘/膝关节部分的屈伸动作造成障碍的问题。
[0007]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创立,其目的是提供能够以无缝编织进行编织,且肘/膝关节部分的伸缩容易的运动护身带及其编织方法。
[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护身带,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而以无缝编织编织的筒状的运动护身带,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运动护身带由具有切缺部的筒状的基底部和与该切缺部接合的接合部构成,所述基底部具有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筒状的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在这两筒部之间,编织宽度减少的第一中间部和编织宽度增加的第二中间部形成切缺部,所述基底部的线圈的纵行沿筒的轴线方向延伸,具备与该基底部的筒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起底部的所述接合部中,线圈沿以该起底部为始端分支而相互分离的两方向延伸,该接合部的线圈的纵行相对于所述基底部的线圈的纵行交叉。
[0010]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基底部和所述接合部的两针织物部连接的接合部位,设有使该两针织物部的翘曲(歪办)分散的缓冲区域。
[0011]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而以无缝编织编织的筒状的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2]所述运动护身带由基底部和接合部构成,所述基底部具备: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筒状的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及所述接合部,在这两筒部间,编织宽度减少的第一中间部和编织宽度增加的第二中间部形成切缺部,所述接合部利用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一中间部接合,且利用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二中间部接合,
[0013]所述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将所述第一筒部在前后针床起底后编织成筒状;
[0015]在与所述第一筒部相邻的编织宽度外形成针织物能够在前后针床分支的所述接合部的起底部;
[0016]形成与所述第一筒部的终端线圈的纵行接续的所述第一中间部的线圈列,并与所述起底部的线圈接续而形成所述接合部的新的线圈列,并且在所述第一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侧的端部附近的线圈形成重叠线圈而进行收针处理,并且反复进行在所述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逐渐减少编织宽度的折回编织;
[0017]将在所述第一中间部的终端的线圈列形成新的线圈,并且与所述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的线圈的纵行接续而增加所述第二中间部的线圈并进行接合的步骤反复进行,进行使所述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侧的所述起底部端部的线圈或连接于该线圈的线圈与所述第二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侧的端部的线圈的接合;及
[0018]将所述第二筒部编织成筒状。
[0019]【发明效果】
[0020]本发明中,能够形成由基底部和接合部构成,且利用无缝编织编织成一体的运动护身带。通过利用无缝编织编织与运动护身带的肘/膝关节部分对应的接合部,能够消除缝合单元引起的连接部位的顶起(突ο張⑴,对于连接部位也能够使其具有伸缩性。由此,肘/膝关节部分的屈伸动作容易,能够防止运动护身带的位置偏移。
[0021]本发明中,在运动护身带的基底部与接合部的连接部位设有使针织物的翘曲分散的缓冲区域。通过对于基底部和接合部的纵行配置纵行倾斜的缓冲区域,能够使基底部和接合部的连接部位的伸缩的力分散。由此,缓冲区域以沿着肘/膝关节部分的屈伸动作的方式伸缩,能够使顶起、并捻(夕''力)难以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运动护身带的正视图。
[0023]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运动护身带的右侧面的概略图。
[0024]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示的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步骤的示意图。
[0025]【标号说明】
[0026]100运动护身带
[0027]I基底部
[0028]2接合部
[0029]11第一筒部 12第二筒部
[0030]21第一中间部22第二中间部[0031 ]3E第一接合部3R第二接合部
[0032]5起底部
[0033]31始端部 32终端部
[0034]2E,2R缓冲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运动护身带100及其编织方法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两针床横机的编织例,所述两针床横机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在前后方向相对的前针床和后针床、及供给针织纱的给纱口,后针床能够左右横移,且能够进行线圈的移圈。
[0036]《整体构成》
[0037]图1是运动护身带100的正视图。运动护身带100形成为圆筒状,始端部31和终端部32成为开口的状态。运动护身带100由基底部I和接合部2构成。另外,基底部I包括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筒状的第一筒部11和第二筒部12,并且在两筒部间,编织宽度减少的第一中间部21和编织宽度增加的第二中间部22连接而形成切缺部。接合部2利用第一接合部3E与第一中间部21接合,且利用第二接合部3R与第二中间部22接合。另外,沿着接合部2的第一接合部3E和第二接合部3R,设有使针织物的翘曲分散的缓冲区域2E、2R。并且,基底部I的线圈的纵行沿筒的轴线方向延伸,具备与基底部I的筒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起底部5的接合部2中,线圈沿以起底部5为始端分支而相互分离的两方向延伸,接合部2的线圈的纵行相对于基底部I的线圈的纵行交叉。此外,图1?3中,以空心箭头示出线圈的方向。另外,图中所示的标号在各图中共通,因此在没有直接的说明的情况下也为了表示位置关系而记载。
[0038]图2是运动护身带100的右侧面的概略图。基底部I中,将从始端31开始收针编织的直至表示第一接合部3E的位置的线α为止作为第一筒部11,将接着开始放针编织的直至表示第二接合部3R的位置的线β为止作为第一中间部21,将直至表示第二接合部3R的放针编织结束的位置的线γ为止作为第二中间部22,将从线γ直至终端32为止的剩余的部分作为第二筒部12而构成。另外,接合部2与从基底部I的线α直至线γ为止的第一中间部21和第二中间部22的切缺部分接合。
[0039]《编织步骤》
[0040]图3是表示运动护身带100的编织步骤的示意图。本发明的运动护身带100在IX I罗纹的组织及底纱中对弹性纱线进行添纱编织而形成。此外,构成运动护身带100的编织组织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为平针组织、或其他的不同的组织等。另外,编织沿在图的左部所示的实线的箭头方向进行,从始端部31朝向终端部32将基底部I和接合部2利用无缝编织一体地编织。此外,将图的纸面左侧以一端侧BI表示,将右侧以另一端侧Β2表示。
[0041]从第一筒部11的始端部31开始在前后针床进行起底编织,将第一筒部11直至以a-b表示的线α为止旋回编织成筒状后,在第一筒部11的编织宽度外的另一端侧B2,在针织物能够在前后针床分支的接合部2的1-j形成起底部5。此外,起底部5的形成也可以在第一筒部11的编织中途。然后,将第一筒部11的终端线圈的纵行上接续的第一中间部21的线圈列、及在起底部5的1-j分支后沿纵行接续的接合部2的新的线圈列以第一中间部21的a-c为对称线折返,而在前后针床编织成C字状。此时,将在接合部2的第二接合部3R的j-k使折回位置依次偏移,并使编织宽度的端部的织针依次从编织脱离而成为不作用状态的折回编织反复进行直至c-f的线β为止,而逐渐减少编织宽度,在接合部2的第二接合部3R的j-k的位置形成集圈2S,由此形成三角形状的接合部2。另外,使第一中间部21及接合部2的一部分向另一端侧B2靠近,使接合部2的线圈与接合部2的端部1-k的附近的线圈重叠。而且,仅使第一中间部21向另一端侧B2靠近,使第一中间部21的线圈与第一中间部21的端部b-f的附近的线圈重叠,由此分别在接合部2和第一中间部21的端部的线圈形成重叠线圈。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对接合部2和第一中间部21进行2线圈横列编织时进行I次收针处理。另外,也能够使用3个给纱口对接合部2和第一中间部21单独进行嵌花编织。
[0042]通过该第一中间部21及接合部2的向另一端侧B2的靠近,沿着第一接合部3E利用收针处理使重叠线圈相对于基底部I的纵行方向倾斜而形成,由此能够设置缓冲区域2E。通过相对于基底部I和接合部2的纵行倾斜配置缓冲区域2E,而能够使基底部I和接合部2的连接部位的伸缩的力分散。由此,缓冲区域2E以沿着肘/膝关节部分的屈伸动作的方式伸缩,能够使顶起、并捻难以发生。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中间部21和接合部2的端部的线圈分别形成重叠线圈,但如果在能够发挥缓冲区域2E的功能的范围内,则也可以在附近的线圈形成重叠线圈。另外,也能够使接合部2向一端侧BI靠近而与第一中间部21连接并同时进行编织,但由于成为使作为折回部分的接合部2的第二接合部3R靠近,因而编织变得困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编织工序中,没有接合部2的第二接合部3R的折回部分的靠近,因而不会产生上述问题。
[0043]接着,对于在接合部2的第二接合部3R成为不作用状态的线圈,通过进行4线圈横列的成圈编织而形成新的线圈。并且,将在第一中间部21的终端e_f的线圈形成新的线圈,并且对于接合部2的第二接合部3R侧j-k处的线圈使第二中间部22的线圈增加并进行接合的步骤反复进行,将接合部2的第二接合部3R侧的起底部5端部j的线圈或连接于该线圈的线圈与第二中间部22的第二接合部3R侧的端部h的线圈接合。此外,将第二中间部22和接合部2接合时,为了使编织容易,有时对利用接合部2的折回编织形成的j-k的集圈2S进行I线圈横列的成圈编织,但本实施方式中,进而进行3线圈横列的成圈编织。通过形成由多个线圈横列的线圈列构成的缓冲区域2R,能够与缓冲区域2E同样地使基底部I与接合部2的连接部位的伸缩的力分散,而使顶起、并捻难以发生。另外,第二中间部22和接合部2也能够利用内放针编织接合。
[0044]并且,将第二筒部12编织成筒状直至终端部32,通过进行公知的压圈处理,而结束运动护身带100的编织。通过以上的编织工序,能够得到在基底部I具备以起底部5为始端而均等地由2个三角形状构成的接合部2,接合部2的线圈的纵行和基底部I的线圈的纵行交叉的运动护身带100。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2的线圈的纵行与基底部I的线圈的纵行正交,但也可以以除此以外的角度交叉。另外,运动护身带100也能够从始端部31到终端部32改变筒径的大小。而且,也能够在基底部I的编织中途,利用收针编织、放针编织使纵行方向的线圈数增减,而改变基底部I的筒的轴线方向。通过像这样改变运动护身带100的形状,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穿着时的贴合感。
[0045]由上述编织工序得到的运动护身带100在存在运动中使用时的大幅的动作的情况下特别有效。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2以将2个三角形状合起来的矩形状示出,但通过第一中间部21的收针及第二中间部22的放针等的成型,能够形成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其他任意的形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起底部5为基准而左右均等地形成2个三角形状,但也可以在前后针床间变更接合部2的折回编织的位置等而变更左右的形状、大小。
【主权项】
1.一种运动护身带,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而以无缝编织编织的筒状的运动护身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护身带由具有切缺部的筒状的基底部和与该切缺部接合的接合部构成,所述基底部具有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筒状的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在这两筒部之间,编织宽度减少的第一中间部和编织宽度增加的第二中间部形成切缺部,所述基底部的线圈的纵行沿筒的轴线方向延伸,具备与该基底部的筒的轴线方向平行的起底部的所述接合部中,线圈沿以该起底部为始端分支而相互分离的两方向延伸,该接合部的线圈的纵行相对于所述基底部的线圈的纵行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护身带,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基底部和所述接合部的两针织物部连接的接合部位,设有使该两针织物部的翘曲分散的缓冲区域。3.—种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机而以无缝编织编织的筒状的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护身带由基底部和接合部构成,所述基底部具备:沿纵行方向排列的筒状的第一筒部和第二筒部;及所述接合部,在这两筒部间,编织宽度减少的第一中间部和编织宽度增加的第二中间部形成切缺部,所述接合部利用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一中间部接合,且利用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二中间部接合, 所述运动护身带的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筒部在前后针床起底后编织成筒状; 在与所述第一筒部相邻的编织宽度外形成针织物能够在前后针床分支的所述接合部的起底部; 形成与所述第一筒部的终端线圈的纵行接续的所述第一中间部的线圈列,并与所述起底部的线圈接续而形成所述接合部的新的线圈列,并且在所述第一中间部的所述第一接合部侧的端部附近的线圈形成重叠线圈而进行收针处理,并且反复进行在所述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逐渐减少编织宽度的折回编织; 将在所述第一中间部的终端的线圈列形成新的线圈,并且与所述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的线圈的纵行接续而增加所述第二中间部的线圈并进行接合的步骤反复进行,进行使所述接合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侧的所述起底部端部的线圈或连接于该线圈的线圈与所述第二中间部的所述第二接合部侧的端部的线圈的接合;及 将所述第二筒部编织成筒状。
【文档编号】A41D13/06GK106012263SQ20161016863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3日
【发明人】木野高志, 由井学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