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417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圆织机广泛应用于筒状编织袋的生产,圆织机的使用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目前主要带动圆织机的动力源主要是电机通过链轮与链条配合传动,来带动圆织机的转盘转动,这种动力传输结构的圆织机其在生产过程中噪声会比较大,占用的空间也比较大,链条随着时间的推移易出现断裂老化等现象,会导致安全事故。
[0003]目前的导经辊其利用链条传动带动圆棍,由于电机都是安装在边端的,易把经线导入到链条中,也容易安全发生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行星齿轮系统的传动来代替传统的传动方式,其加工效益高、噪音小、体积小、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的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机主轴及齿轮,该电机主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电机主轴上套有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主轴上套接有内端设置有内齿圈的端套,该内齿圈通过传动齿轮啮合,实现所述的传动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继而带动端套转动,该端套的外端固定有圆织机送经辊。
[0006]优选地,所述的端套端部开有用于所述圆织机内端配合固定的内凹扣槽。
[0007]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避免了线的缠绕,解决目前在边端用电机通过链条传动,在传动过程中圆辊上的经纱缠绕在链条上,会对传动机构产生损坏,会产生故障,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故障低,而把传动机构安装在圆辊内,其可以提高整体的美观度,能降低力矩,节省电源,提高使用寿命。
[0008]同时也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使操作人员有可靠的安全保障,从而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电机1、主轴2、内齿圈4、端套5、内凹扣槽6、圆织机送经辊7。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2]实施例:
[00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包括电机1、电机主轴2及传动齿轮,该电机主轴2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电机主轴上套有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主轴2上套接有内端设置有内齿圈4的端套5,该内齿圈4通过传动齿轮啮合,实现所述的传动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继而带动端套转动,该端套的外端固定有圆织机送经辊。
[0014]所述的端套端部开有用于所述圆织机内端配合固定的内凹扣槽6,这种结构简便,安装方式简单。
[0015]针对上述圆织机送经辊作进一步说明:由于传动圆辊7其主要是作用起到导丝,也可叫导丝辊,目前的导丝辊其两端均安装有电机,然后通过电机配合一个输出轴带动这个圆织机送经辊,这种结构其传动的力矩大,需要比较大功率的电机才能带动,不经济,且由于暴露在外易损坏,而本设计的结构把这个电机安装在了圆织机送经辊内端,这种方式可以缩小了占用空间,通过设置有内齿圈4的端套5,在带动圆辊的传动,这种改进可以节省空间。且动力的输出比较,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
[0016]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由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I)、电机主轴(2)及传动齿轮,该电机主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电机主轴上套有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主轴上套接有内端设置有内齿圈(4)的端套(5),该内齿圈(4)通过传动齿轮啮合,实现所述的传动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继而带动端套(5 )转动,该端套(5 )的外端固定有圆织机送经辊(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套(5)端部开有用于所述圆织机内端配合固定的内凹扣槽(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电机主轴及齿轮,该电机主轴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的电机主轴上套有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主轴上套接有内端设置有内齿圈的端套,该内齿圈通过传动齿轮啮合,实现所述的传动齿轮带动内齿圈转动,继而带动端套转动,该端套的外端固定有圆织机送经辊。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应用于圆织机的送经辊,避免了线的缠绕,解决目前在边端用电机通过链条传动,在传动过程中圆辊上的经纱缠绕在链条上,会对传动机构产生损坏,会产生故障,本实用新型能降低故障低,而把传动机构安装在圆辊内,其可以提高整体的美观度,能降低力矩,节省电源,提高使用寿命。
【IPC分类】D03D37/00
【公开号】CN205205378
【申请号】CN201521056328
【发明人】伍和旭, 苏益定
【申请人】苏益定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