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3576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输送纱线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线性送经是指编织素织物或花色织物的底布时,每个横列的线圈长度基本不变或很少变化,经轴角速度和经轴直径呈直线关系。随着编织进行,经轴直径逐渐变小,因此必需相应增加经轴与主轴之间的传动比,提高经轴角速度以保持经轴送经速度恒定,使经编机顺利完成成圈。现代高速特里科和拉舍尔经编机采用的线性送经系统有FAG送经系统、定长送经辊装置和EBA电子送经系统。定长送经辊装置简单可靠,较多地用在双针床、贾卡经编机上。
[0003]市面上供给织带机用的送经设备一般都是靠织带机自身机械运动拉动送经设备上的纱线,机械式输送纱线生产效率较慢,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需要繁琐的调节纱线松紧工作,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张力大小不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提高及其生产效率,节省人工操作时间,降低成本。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包括前竖直支撑座及后竖直支撑座,前竖直支撑座的高度高于后竖直支撑座的高度,前竖直支撑座与后竖直支撑座的顶部设置一斜支撑杆,斜支撑杆的前端与前竖直支撑座固定连接,中部与后竖直支撑座固定连接,后端向后竖直支撑座斜下方延伸与机台连接;所述前竖直支撑座及后竖直支撑座上设置盘头,所述送经设备还设置一变速电箱。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竖直支撑座与后竖直支撑座分别设置多组盘头,每组盘头通过一盘头轴与前竖直支撑座或后竖直支撑座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组盘头包括至少2个并列设置的盘头。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竖直支撑座与后竖直支撑座上设置减速机箱,每一盘头对应设置一减速机箱,减速机箱与盘头轴传动连接。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竖直支撑座与后竖直支撑座上设置扭力感应器,扭力感应器与减速机箱及盘头轴电连接。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支撑杆设置多个过线杆,过线杆均匀固定于斜支撑杆上。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支撑杆的横向两端设置多个过线杆座,过线杆固定于过线杆座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第一、通过安装电机、变频器及减速机,作用是把机器的自身机械运动功能改为自动输送纱线功能,自动调节张力的大小,减小材料的浪费,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0015]第二、在普通纱架结构的基础上,更改材料,用来适应在每一个盘头上加装电机、减速机,每一个电机均有独立变频器控制,变频器通过扭力感应器反馈的信息,调节变频器数值控制电机转速,从而调节每一个盘头的速度与玮线的张力;
[0016]第三、保证输送速度同步,张力一致,使得织造的织物有一致的拉力性能及一致的广品质量,提尚织物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有效解决机械式输送纱线生产效率较慢,对工人技术要求较高,输送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张力大小不一等问题。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0019]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包括前竖直支撑座I及后竖直支撑座12,前竖直支撑座I的高度高于后竖直支撑座12的高度,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的顶部设置一斜支撑杆4,斜支撑杆4的前端与前竖直支撑座I固定连接,中部与后竖直支撑座12固定连接,后端向后竖直支撑座12斜下方延伸与机台连接;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及后竖直支撑座12上设置盘头26,所述送经设备还设置一变速电箱21。
[00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分别设置多组盘头26(图1中,前竖直支撑座I包括5组盘头,后竖直支撑座12包括6组盘头),每组盘头26通过一盘头轴与前竖直支撑座I或后竖直支撑座12连接。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组盘头26包括至少2个并列设置的盘头。如图1中每组盘头包括2个盘头,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每组多个盘头。
[0021 ]本实用新型为了将机器的自身机械运动功能改为自动输送纱线功能,自动调节张力的大小,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上设置减速机箱20,每一盘头26对应一减速机箱20,减速机箱20与盘头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上设置扭力感应器24,扭力感应器24与减速机箱及盘头轴电连接。例如图1所示,一个盘头25设置一减速机箱,每一减速机箱上设置一扭力感应器24。在普通纱架结构的基础上,更改材料,用来适应在每一个盘头上加装电机、减速机。每一个电机均有独立变频器控制,变频器通过扭力感应器反馈的信息,调节变频器数值控制电机转速,从而调节每一个盘头的速度与玮线的张力。
[0022]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支撑杆4设置多个过线杆6,过线杆6均匀固定于斜支撑杆4上。本实用新型所述斜支撑杆4的横向两端设置多个过线杆座,过线杆6固定于过线杆座上。如图1所示,过线杆6的两侧各设置一过线杆座,过线杆座固定于斜支撑杆4上,保证每组玮线的输送速度同步,张力一致,使织造的织物有一致的拉力性能及一致的产品质量,提高织物的稳定性。
[0023]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竖直支撑座(I)及后竖直支撑座(12),前竖直支撑座(I)的高度高于后竖直支撑座(12)的高度,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的顶部设置一斜支撑杆(4),斜支撑杆(4)的前端与前竖直支撑座(I)固定连接,中部与后竖直支撑座(12)固定连接,后端向后竖直支撑座(12)斜下方延伸与机台连接;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及后竖直支撑座(12)上设置盘头(26),所述送经设备还设置一变速电箱(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分别设置多组盘头(26),每组盘头(26)通过一盘头轴与前竖直支撑座(I)或后竖直支撑座(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头(26)包括至少2个并列设置的盘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上设置减速机箱(20),每一盘头(26)对应一减速机箱(20),减速机箱(20)与盘头轴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竖直支撑座(I)与后竖直支撑座(12)上设置扭力感应器(24),扭力感应器(24)与减速机箱及盘头轴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杆(4)设置多个过线杆(6),过线杆(6)均匀固定于斜支撑杆(4)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杆(4)的横向两端设置多个过线杆座,过线杆(6)固定于过线杆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织带机自动送经设备,包括前竖直支撑座及后竖直支撑座,前竖直支撑座的高度高于后竖直支撑座的高度,前竖直支撑座与后竖直支撑座的顶部设置一斜支撑杆;所述前竖直支撑座及后竖直支撑座上设置盘头、电机、减速机、驱动器、减速机箱及扭力感应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电机、减速机,通过程序系统检测及控制输送速度把机器的自身机械运动功能改为自动输送纱线功能,自动调节张力的大小,减小材料的浪费,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输送速度同步,张力一致,均匀输送,大大降低了纱线在使用过程中断裂的机会,使织物拥有均匀的弹力,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IPC分类】D04B27/10
【公开号】CN205347706
【申请号】CN201520919754
【发明人】陈永海
【申请人】广州永晋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