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659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针织机结构图见图1,钢梭2固定在上三角座I上,上三角座I和下三角座7上分别设有上针筒3和下针筒6,上针筒3和下针筒6内分别安装有上织针5和下织针4,纱线O从钢梭2的穿线孔中穿过,其针织过程为:线圈在下织针4的针钩10内,下织针4开始升起,线圈把下织针4的针舌9打开,并滑入针杆内。下织针4继续上升,直至线圈完全脱离针舌。同时,上织针伸出到下织针针杆侧面,纱线喂进上织针的针钩内,下织针4上升到一定程度开始下行,上织针回缩,形成新的线圈。织针的针舌处于自由状态(纱线滑入针杆,针舌还未与针钩闭合)时,通常需要将钢梭2靠近织针针舌,防止纱线未导入针钩时针舌反弹,避免发生漏针,该过程中需要调节钢梭的高低和前后左右位置,若钢梭位置调节不当,容易导致织针工作时碰到钢梭,损坏织针,且调节费时。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针织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针织机,包括多个针织单元,每个针织单元包括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所述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上均安装有磁感应装置;所述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上的磁感应装置位置相对,且两个磁感应装置位置相对的一端极性相同。
[0005]所述磁感应装置为磁铁。
[0006]所述上三角座通过第一调节装置与其中一个磁感应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带动该磁感应装置朝远离或靠近所述上三角座的方向移动;所述下三角座通过第二调节装置与另外一个磁感应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能带动该磁感应装置朝远离或靠近所述下三角座的方向移动。方便调节磁感应装置的位置,保证两个磁感应装置之间能产生相互作用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000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利用两块磁铁的相互作用力,使上下织针的针舌在自由状态时自动打开,无需钢梭贴近织针,编织时,能保证纱线导入到针钩内,不存在漏针现象。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磁铁即可保证织针针舌自动打开并贴于针杆上,无需调节钢梭位置,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漏针的问题,大大节省了调机时间,提高了针织效率和针织质量,有效避免了织针被损坏,延长了织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针织单元结构示意图;
[00?0]图2为织针结构不意图;[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针织单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针织单元包括上三角座I和下三角座7;所述上三角座I和下三角座7上均安装有磁感应装置8;所述上三角座I和下三角座7上的磁感应装置位置相对,且两个磁感应装置8位置相对的一端极性相同。
[0013]磁感应装置8为磁铁,例如磁铁尺寸可以选择为3cmX 2cm X I cm,保证两块磁铁能产生磁场即可。
[0014]所述上三角座通过第一调节装置与其中一个磁感应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带动该磁感应装置朝远离或靠近所述上三角座的方向移动;所述下三角座通过第二调节装置与另外一个磁感应装置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能带动该磁感应装置朝远离或靠近所述下三角座的方向移动。方便调节磁感应装置的位置,保证两个磁感应装置之间能产生相互作用力,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0015]在两块磁铁磁力的作用下,针舌自动打开,并保持稳定状态,从而可以保证纱线导入针钩,有效避免了漏针。
【主权项】
1.一种针织机,包括多个针织单元,每个针织单元包括上三角座(I)和下三角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角座(I)和下三角座(7)上均安装有磁感应装置(8);所述上三角座(I)和下三角座(7)上的磁感应装置位置相对,且两个磁感应装置(8)位置相对的一端极性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感应装置(8)为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三角座(I)通过第一调节装置与其中一个磁感应装置(8)连接,且所述第一调节装置能带动该磁感应装置(8)朝远离或靠近所述上三角座(I)的方向移动;所述下三角座(7)通过第二调节装置与另外一个磁感应装置(8)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装置能带动该磁感应装置(8)朝远离或靠近所述下三角座(I)的方向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机,包括多个针织单元,每个针织单元包括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所述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上均安装有磁感应装置;所述上三角座和下三角座上的磁感应装置位置相对,且两个磁感应装置位置相对的一端极性相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磁铁即可保证织针针舌在自由状态时自动打开并贴于针杆上,无需调节钢梭位置和高低,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容易漏针的问题,大大节省了调机时间,提高了针织效率和针织质量,有效避免了织针被损坏,延长了织针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D04B15/32
【公开号】CN205368648
【申请号】CN201620098099
【发明人】翁承湘
【申请人】翁承湘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