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2949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的相应指标;采集模块,用于从纱线工序设备上采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模块将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后,输出所述预测模型预测的纱线条干不匀率。本实用新型可提高获取的纱线条干不匀率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成纱质量,并可优化生产过程。
【专利说明】
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纱线条干均匀度是评价纱线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对纱线和织物外观质量具有深 远的影响。通过改善纱线条干均匀度,可提高纤维质量,增加牵伸倍数,加重定量,减少前纺 设备开机台数,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节能降耗,提高纤维纺织品质量。
[0003] 因此纱线条干不匀率的预测意义重大。常规的预测主要是基于神经网络的一些模 型。但常规的基于硬件并与神经网络的结合预测纱线不匀率时,由于输入指标对于纱线条 干不匀率的相关性不强,会影响到最终的预测性能。
[0004] 其次,常规技术通常没有考虑纤维质量性能、机械设置、粗纱和纱线参数等方面的 因素对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的影响,导致预测的纱线条干不匀率准确性低,不符合实际应 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准确获取纱线条干不匀率,控 制纱线质量,优化生产过程。
[0006] -种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包括:
[0007]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的相应指标;
[0008] 采集模块,用于从纱线工序设备上采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 据;
[0009]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 型;
[0010]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模块将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后,输出所述 预测模型预测的纱线条干不匀率。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长度检测模具、强力检测仪、速度感应 器。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模块包括:
[0013] 分类单元,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指标数据根据所述指标进行分类;
[0014] 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分类单元分类后的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0016] 纱线条干不匀率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测模型获取输入的所述指标数据的纱 线条干不勾率;
[0017]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纱线条干不匀率获取单元获取的纱线条干不匀率。
[0018] 以上所述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获取可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的相应指标,根 据相应指标获取对应的指标数据,将指标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中获取纱线条干不匀率,由 于这些相应指标与纱线条干不匀率的关联度较高,提高了获取的纱线条干不匀率的准确 性,从而提高了成纱质量,并可优化生产过程。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一实施例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 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 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0、采集模块 120、输入模块130和输出模块140。
[0022]获取模块110用于获取可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的相应指标。
[0023] 在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时,常规的技术中,经常不涉及对可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 相应指标的处理,这极大的降低了在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时的准确率。为此,本实施例中, 根据与纱线条干不匀率相应指标的处理,可极大提高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的准确性。具体 的,由于纤维质量性能、纺纱机设置、纱线参数等三方面的各单变量对纱线条干影响最大且 易检测,因此,通过对纤维质量性能、纺纱机设置、纱线参数等三方面的各单变量可以与纱 线条干不匀率进行相关分析,获取对应可以进行量化的指标,包括由纤维质量性能、纺纱机 设置、纱线参数等三方面获取的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标、短纤维指数、纤维强力、纤维伸长 率、纤维细度、主轴转速、纱线捻度、纱线支数等9个指标。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列举的 指标仅是可实现本实施例的部分指标,本实施例不限于以不同的手段获取的相同或不同指 标。
[0024] 采集模块120用于从纱线工序设备上采集获取模块获取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据。
[0025] 本实施例中,与获取的指标相对应,采集模块120可以是长度检测模具、强力检测 仪、速度感应器等。通过采集模块可以采集这些指标的量化指标数据。
[0026] 输入模块130用于将采集模块采集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 型。
[0027] 本实施例中,输入模块130包括分类单元和输入单元。分类单元用于将采集模块采 集的指标数据根据指标进行分类。输入单元用于将分类单元分类后的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 的预测模型。由采集模块120采集的指标数据可以经分类单元分类后再由输入单元输入至 相应的预测模型,以方便指标数据的输入与后续预测模型生成纱线条干不匀率。本实施例 中,采集的指标数据可以通过输入模块130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优选的,预测模型可以 是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纱线不匀率预测模型。本实施例中,选择的具体预测模型均为已知可 实现本实施例的模型,本实施例中的采集模块与输入模块具有相应的连接关系,通过这种 连接关系可实现本实施例的所述内容。
[0028] 输出模块140用于在输入模块将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后,输出预测模 型预测的纱线条干不匀率。
[0029] 本实施例中,输出模块140包括纱线条干不匀率获取单元和输出单元。纱线条干不 匀率获取单元用于通过预测模型获取输入的指标数据的纱线条干不匀率。输出单元用于输 出纱线条干不匀率获取单元获取的纱线条干不匀率。将指标数据输入预测模型后,预测模 型会自动输出通过其自身处理后的预测数据,此预测数据即为本实施例需要获取的纱线条 干不匀率。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输出模块可以是具有输出并显示数据的显示器,或者包括有 预测模型并可通过预测模型输出纱线条干不匀率的逻辑器件等。具体的,本实施例不限于 其他可实现本实施例的硬件构成。
[0030] 以上所述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获取可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的相应指标,根 据相应指标获取对应的指标数据,将指标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中获取纱线条干不匀率,由 于这些相应指标与纱线条干不匀率的关联度较高,提高了获取的纱线条干不匀率的准确 性,从而提高了成纱质量,并可优化生产过程。
[0031] 为进一步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说明,如下表所示,本实施例列举了具体的实现 数据。其中,本实例是用BP神经网络预测70/30的羊毛/锦纶混纺纱的条干不匀率,同18组数 据样本作为测试数据,得出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做误差分析。
[0032] 具体的,首先根据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标、短纤维指数、纤维强力、纤维伸长率、纤 维细度、主轴转速、纱线捻度、纱线支数等9个输入单元采集18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样本,对 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处理后的数据如下表1所示:
[0035]通过本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可以构建BP预测模型,并用1600组训练数据进行训练, 具体的参数可以如下表2设置:
[0037]本实施例以BP预测模型实现时,BP预测模型会获取在实现过程产生的中间数据, 如获取结点个数、迭代次数、均方根误差等,具体如下表3所示:
[0039]将18组测试数据输入至BP预测模型可获取如表1中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值。
[0040] 由BP预测模型可以测量18组数据样本对应纱线条干不匀率实测值(% ),并获取实 测值与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具体如下表4所示:
[0041]
[0042] 由表4可知,本实施例预测的纱线条干不匀率与实测值之间误差相对较小,可以真 实的反应实际值,极大地提高了准确度。
[0043]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 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可预测纱线条干不匀率的相应指标; 采集模块,用于从纱线工序设备上采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据; 输入模块,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相应指标的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 输出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模块将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后,输出所述预测 模型预测的纱线条干不匀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长 度检测模具、强力检测仪、速度感应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包括: 分类单元,用于将所述采集模块采集的指标数据根据所述指标进行分类; 输入单元,用于将所述分类单元分类后的指标数据输入至相应的预测模型。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条干不匀率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模块包括: 纱线条干不匀率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测模型获取输入的所述指标数据的纱线条 干不勾率;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纱线条干不匀率获取单元获取的纱线条干不匀率。
【文档编号】D06H3/00GK205617133SQ20162035998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王科, 潘玉敏, 刘宇清, 葛青
【申请人】苏州精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