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筒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740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压筒贴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筒贴机构。压筒贴机构包括机台、铲布边装置、吸风装置以及压烫装置。机台上设有工作台面,工作台面具有凹陷部。铲布边装置具有第一铲片、第二铲片、第一铲片驱动元件以及第二铲片驱动元件,第一铲片以及第二铲片相对设在凹陷部的两侧,第一铲片驱动元件用于驱动第一铲片沿着工作台面移动,第二铲片驱动元件用于驱动第二铲片沿着工作台面移动。吸风装置具有吸风板以及吸风部件,吸风板具有多个吸风孔,吸风板设在凹陷部内且工作台面相对吸风板的上表面突出;吸风部件连通于吸风孔且能够通过吸风孔吸风。压烫装置具有烫板以及压烫移动部件,压烫移动部件用于驱动烫板移动。压筒贴机构能实现筒贴与朴条定位。
【专利说明】
压筒贴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筒贴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拉筒工序(也即服装前幅具有钮门一侧的生产工序)中,尤其是在制作带条格的前幅裁片时,则需要保证筒贴的条格、衫身的条格位置一一对应后,才能进行车缝。而目前的拉筒工序中,筒贴需通过折叠蝴蝶进行折叠,达到预定的止口要求,且筒贴在折叠蝴蝶的折叠筒中需要包含有朴条,而筒贴与朴条在折叠蝴蝶中定位时容易出现移位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筒贴与朴条定位的压筒贴机构。
[0004]一种压筒贴机构,包括:
[0005]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具有凹陷部;
[0006]铲布边装置,所述铲布边装置具有第一铲片、第二铲片、第一铲片驱动元件以及第二铲片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铲片以及所述第二铲片相对设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铲片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铲片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铲片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所述第二铲片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铲片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铲片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
[0007]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具有吸风板以及吸风部件,所述吸风板具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板设在所述凹陷部内且所述工作台面相对所述吸风板的上表面突出;所述吸风部件从所述吸风板的下方连通于所述吸风孔且能够通过所述吸风孔吸风;以及
[0008]压烫装置,所述压烫装置具有烫板以及压烫移动部件,所述压烫移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烫板,所述压烫移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烫板移动至所述凹陷部内。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部件具有吸风机以及吸风管,所述吸风管连通于所述吸风孔,所述吸风机连通于所述吸风管,所述吸风机能够通过所述吸风管吸风。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烫移动部件包括第一压烫移动元件以及第二压烫移动元件,所述第一压烫移动元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所述第一压烫移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相对所述工作台面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烫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烫板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烫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压烫移动元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设在所述连接板上。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多个第一镭射灯,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连接于所述机台且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呈一列状分布,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用于朝向所述吸风板上射出线状光线。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台上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呈龙门状,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设在所述支架上。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风装置还具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具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且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面平齐,所述调节板用于覆盖所述吸风板上的部分所述吸风孔。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还具有调节驱动元件,所述调节驱动元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相对所述吸风板移动。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镭射灯,多个所述第二镭射灯连接于所述机台且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多个所述第二镭射灯呈一列状分布,多个所述第二镭射灯用于朝向所述吸风板上射出线状光线,所述调节板根据该线状光线来覆盖住所述吸风板上的部分所述吸风孔。
[001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压筒贴机构,设置了吸风装置,吸风装置的吸风部件从吸风板的下方连通于所风孔且能够通过吸风孔吸风,吸风能够将筒贴吸住。设置了铲布边装置,铲布边装置具有第一铲片、第二铲片、第一铲片驱动元件以及第二铲片驱动元件,第一铲片驱动元件可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铲片沿着工作台面移动,第二铲片驱动元件可以驱动所述第二铲片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第一铲片、第二铲片能够将筒贴的布边折叠,也即铲止口。压烫装置的压烫移动部件驱动烫板移动至筒贴与朴条上,实现筒贴折叠后的布边与朴条的压烫粘合。压烫粘合后的筒贴与朴条再用于后续工序时,即不会产生移位现象。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压筒贴机构,能够实现筒贴与朴条定位,便于下游工序如拉筒机进一步地操作,使得生产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压筒贴机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所示压筒贴机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所示压筒贴机构俯视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中所示压筒贴机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中所示压筒贴机构除去第一铲片以及第二铲片后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压筒贴机构;100、机台;110、工作台面;120、支架;130、脚轮;200、铲布边装置;210、第一铲片;220、第二铲片;230、第一铲片驱动元件;240、第二铲片驱动元件;300、吸风装置;310、吸风板;311、吸风孔;320、吸风机;400、压烫装置;410、烫板;420、连接板;430、压烫移动部件;431、第一压烫移动元件;432、第二压烫移动元件;500、调节装置;510、调节板;520、调节驱动元件;600、定位装置;610、第一镭射灯;620、第二镭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压筒贴机构10。该压筒贴机构10包括机台100、铲布边装置200、吸风装置300、压烫装置400、调节装置500、定位装置600以及控制机构。
[0029]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机台100上设有工作台面110。机台100上还设有支架120,支架120呈龙门状。工作台面110具有凹陷部。支架120的最上端的横梁位于上述的工作台面110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机台100位置的移动,在机台100的底部设置了多个脚轮130,机台100可以通过脚轮130移动位置。
[0030]参见图1、图2及图3所示,铲布边装置200具有第一铲片210、第二铲片220、第一铲片驱动元件230以及第二铲片驱动元件240。第一铲片210以及第二铲片220相对设在凹陷部的两侧,第一铲片210以及第二铲片220均呈长条形,第一铲片210以及第二铲片220平行,第一铲片210以及第二铲片220之间的间隙用于放置长条形的筒贴。
[0031]第一铲片驱动元件230连接于第一铲片210以用于驱动第一铲片210沿着工作台面110移动。第二铲片驱动元件240连接于第二铲片220以用于驱动第二铲片220沿着工作台面110移动。
[0032]参见图2及图4所示,吸风装置300具有吸风板310以及吸风部件。吸风板310具有多个吸风孔311。吸风板310设在凹陷部内且工作台面110相对吸风板310的上表面突出。吸风部件从吸风板310的下方连通于吸风孔311且能够通过吸风孔311吸风。
[0033]在本实施例中,吸风部件具有吸风机320以及吸风管。吸风管连通于吸风孔311,吸风机320连通于吸风管,吸风机320能够通过吸风管吸风。
[0034]压烫装置400具有烫板410、连接板420以及压烫移动部件430。压烫移动部件430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烫板410。压烫移动部件430用于驱动烫板410移动。
[0035]压烫移动部件430包括第一压烫移动元件431以及第二压烫移动元件432。第一压烫移动元件431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第二压烫移动元件432。第一压烫移动元件431用于驱动第二压烫移动元件432相对工作台面110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第二压烫移动元件432连接于烫板410以用于驱动烫板410沿着工作台面110移动。
[0036]第一压烫移动元件431连接于连接板420。第二压烫移动元件432设在连接板420上。
[0037]参见图1、图2及图3所示,定位装置600具有多个第一镭射灯610以及多个第二镭射灯620。多个第一镭射灯610连接于机台100且位于工作台面110的上方。多个第一镭射灯610呈一列状分布。多个第一镭射灯610用于朝向吸风板310上射出线状光线。多个第一镭射灯610设在支架120上。多个第一镭射灯610朝向吸风板310上射出的线状光线用于筒贴放置时的定位,当筒贴不是净色时,也即筒贴具有条格时,可以将筒贴的主条格对齐于上述的线状光线。
[0038]参见图5所示,在实施例中,吸风装置300还具有调节部件。调节部件具有调节板510以及调节驱动元件520。调节板510呈长条形。
[0039]调节板510位于凹陷部内且调节板510的上表面与工作台面110平齐。调节板510与第一铲片210平行。调节板510用于覆盖吸风板310上的部分吸风孔311。调节驱动元件520设在机台100上且连接于调节板510。调节驱动元件520用于驱动调节板510相对吸风板310移动。
[0040]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有两个调节板510,当有两个调节板510时,两个调节板510相对设置在凹陷部内,且调节板510分别能够相向移动或者反向移动来改变吸风孔311的区域大小。两个调节板510分别与第一铲片210以及第二铲片220的位置保持对应,两个调节板510的相向移动方向与第一铲片210以及第二铲片220的相向移动方向一致。
[0041]多个第二镭射灯620连接于机台100的支架120且位于工作台面110的上方。多个第二镭射灯620呈一列状分布。多个第二镭射灯620用于朝向吸风板310上射出线状光线。调节板510根据该线状光线来覆盖住吸风板310上的部分吸风孔311。也即,根据筒贴需要折叠的布边的宽度,来调节多个第二镭射灯620射出的光线的位置,再根据该位置来调节调节板510的位置。
[0042]本实施例涉及的压筒贴机构10在用于筒贴与朴条的压合,涉及了一种压筒贴方法。一种压筒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3]将筒贴置于吸风装置300的吸风板310上。吸风装置300的吸风部件通过吸风板310的吸风孔311吸风来将筒贴吸住。
[0044]将朴条置于筒贴上。
[0045]铲布边装置200的第一铲片驱动元件230驱动第一铲片210移动并带动筒贴的一侧布边朝向筒贴的中间折叠。铲布边装置200的第二铲片220驱动元件驱动第二铲片220移动并带动筒贴相对的一侧布边朝向筒贴的中间折叠。
[0046]吸风部件通过吸风板310的吸风孔311吸风来将折叠后的布边以及朴条吸住。
[0047]压烫装置400的压烫移动部件430驱动烫板410朝向筒贴以及朴条移动并压在筒贴以及朴条上。烫板410将折叠后的布边以及朴条压烫粘合。
[0048I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压筒贴机构10,设置了吸风装置300,吸风装置300的吸风部件从吸风板310的下方连通于所风孔且能够通过吸风孔311吸风,吸风能够将筒贴吸住。设置了铲布边装置200,铲布边装置200具有第一铲片210、第二铲片220、第一铲片驱动元件230以及第二铲片驱动元件240,第一铲片驱动元件230可以用于驱动第一铲片210沿着工作台面110移动,第二铲片驱动元件240可以驱动第二铲片220沿着工作台面110移动;第一铲片210、第二铲片220能够将筒贴的布边折叠,也即铲止口。压烫装置400的压烫移动部件430驱动烫板410移动至筒贴与朴条上,实现筒贴折叠后的布边与朴条的压烫粘合。压烫粘合后的筒贴与朴条再用于后续工序时,即不会产生移位现象。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压筒贴机构10,能够实现筒贴与朴条定位,便于下游工序如拉筒机进一步地操作,使得生产效率提高。
[004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5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台,所述机台上设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具有凹陷部; 铲布边装置,所述铲布边装置具有第一铲片、第二铲片、第一铲片驱动元件以及第二铲片驱动元件,所述第一铲片以及所述第二铲片相对设在所述凹陷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铲片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铲片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铲片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所述第二铲片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二铲片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铲片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 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具有吸风板以及吸风部件,所述吸风板具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板设在所述凹陷部内且所述工作台面相对所述吸风板的上表面突出;所述吸风部件从所述吸风板的下方连通于所述吸风孔且能够通过所述吸风孔吸风;以及 压烫装置,所述压烫装置具有烫板以及压烫移动部件,所述压烫移动部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烫板,所述压烫移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烫板移动至所述凹陷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部件具有吸风机以及吸风管,所述吸风管连通于所述吸风孔,所述吸风机连通于所述吸风管,所述吸风机能够通过所述吸风管吸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烫移动部件包括第一压烫移动元件以及第二压烫移动元件,所述第一压烫移动元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所述第一压烫移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相对所述工作台面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连接于所述烫板以用于驱动所述烫板沿着所述工作台面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烫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一压烫移动元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压烫移动元件设在所述连接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具有多个第一镭射灯,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连接于所述机台且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呈一列状分布,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用于朝向所述吸风板上射出线状光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上还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呈龙门状,多个所述第一镭射灯设在所述支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装置还具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具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位于所述凹陷部内且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作台面平齐,所述调节板用于覆盖所述吸风板上的部分所述吸风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还具有调节驱动元件,所述调节驱动元件设在所述机台上且连接于所述调节板,所述调节驱动元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板相对所述吸风板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筒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镭射灯,多个所述第二镭射灯连接于所述机台且位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方,多个所述第二镭射灯呈一列状分布,多个所述第二镭射灯用于朝向所述吸风板上射出线状光线,所述调节板根据该线状光线来覆盖住所述吸风板上的部分所述吸风孔。
【文档编号】D05B35/06GK205636075SQ201620459504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8日
【发明人】张润明, 陆全开, 李文乐, 毛志刚, 陈晓升, 吴荣康, 金峥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