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烤漆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357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建筑用烤漆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建筑用烤漆钢板。
目前停车台架板通常需利用固定片与固设板搭设组合而成,并需以C型钢或工字型钢于波浪板下方固设,致使施工时耗费型材多而成本高。
另,目前由金属板搭设的厂房或房屋,其为节省施工时用以补强层板的钢筋,通常使用波浪板。这种波浪板其结构虽坚固,唯其呈均匀的大的凹、凸缘于上层灌注混凝土后,其下层则会形成明显的内凹槽,致使其欲作为楼层天花板时,下表面不平整,相当不雅观,且使上层混凝土形成厚薄不一的情况,而该下层亦无法适当地固设轻钢架固定柱,仍需以钉固方式,与传统结构并无差别。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施工质量好的建筑用烤漆钢板。
本发明具有平板面,平板面两侧向上延设延伸部,并于两延伸部顶缘分别横向延设延伸面;两本发明以其相邻的向上延设的延伸部及延伸面互相结合。
其中平板面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两延伸部具有相同形状;于两延伸部上分别凸设结合部;延伸面为波浪面。
平板面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两延伸部上分别向内侧凹设凹槽;延伸面为波浪面;互相结合的两本发明于两凹设于相邻延伸部内侧的凹槽形成下方具小开口的夹槽。
平板面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两延伸部顶缘分别横向延设波浪面及圆弧面,并于圆弧面外侧内缘形成构成勾槽的反折勾部;于横向延设圆弧面的延伸部组设有骑板;骑板具有设复数贯穿孔的平板面,平板面一侧向上延设延伸部,并于延伸部顶缘横向延设波浪面;骑板藉由穿过其平板面贯穿孔的螺栓与隔热层栓固,并以其延伸部及横向延设于延伸部顶缘的波浪面与两相邻浪板的延伸部及横向延设于延伸部的波浪面、圆弧面结合。
两延伸部具有相同形状;于两延伸部上分别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两延伸面上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两延伸部之间的平板面上成型有一个、两个或多个下方形成小开口的夹槽。
夹槽呈倒三角形且设有直边。
由于本发明具有平板面,平板面两侧向上延设延伸部,并于两延伸部顶缘分别横向延设延伸面;两本发明以其相邻的向上延设的延伸部及延伸面互相结合。本发明向上延设的延伸部,便于相邻两本发明互相结合,以形成楼层板;不仅用途广泛、成本低,而且施工质量好,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填入混凝土后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填入混凝土后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平板面成型有一个夹槽)。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结构示意立体图(平板面成型有一个夹槽)。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剖视图(平板面成型有一个夹槽)。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剖视图(平板面成型有二个夹槽)。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剖视图(平板面成型有复数个夹槽)。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填入混凝土后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与轻钢架固定柱结合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25为具有平板面26的浪板,平板面26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平板面26两侧向上延设相同形状的延伸部27、28,于两延伸部27、28上分别凸设结合部29,并于两延伸部27、28顶缘分别横向延设波浪面30。
两本发明25藉由其相邻的向上延设的延伸部27、28及波浪面30互相结合,达到强固的功效。且当混凝土填入后,可以该波浪面30及结合部29形成混凝土的拉持部件,使作为楼层板具有极坚固的功用,平板面26形成的小纹饰更增加美感。
实施例二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发明31为具有平板面32的浪板,平板面32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平板面32两侧向上延设延伸部33、34,于两延伸部33、34上分别向内侧凹设凹槽35,并于两延伸部33、34顶缘分别横向延设波浪面36。
两本发明31藉由其相邻的横向延设于延伸部33、34顶缘的波浪面36互相结合,并于两凹设于相邻延伸部33、34内侧的凹槽35形成下方具小开口38的夹槽37。欲组设轻钢架时,轻钢架的T型固定柱39自小开口38伸入夹槽37,并转动一角度后,便可使轻钢架的T型固定柱39两侧卡固于夹槽37壁,即可将轻型钢架固定于本发明31下方。
实施例三如图9、图10、图11所示,本发明40为具有平板面41的浪板,平板面41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平板面41两侧向上延设延伸部42、43,并于一侧延伸部43顶缘横向延设波浪面47,于另一侧延伸部42顶缘横向延设圆弧面44,并于圆弧面44外侧内缘形成构成勾槽46的反折勾部45。于横向延设圆弧面44的延伸部42组设有骑板48;骑板48具有设复数贯穿孔52的平板面49,平板面49一侧向上延设延伸部50,并于延伸部50顶缘横向延设波浪面51。
骑板48藉由穿过其平板面49贯穿孔52的螺栓53与隔热层54栓固,开以其延伸部50及横向延设于延伸部50顶缘的波浪面51与两相邻本发明40的延伸部42、43及横向延设于延伸部42、43的圆弧面44、波浪面47结合,以构成具隔热效果的外墙面或屋顶。
实施例四如图12所示,本发明1’具有平板面10’的浪板,平板面10’可为平板,亦可具有补强的凹凸饰纹,平板面10’两侧向上延设相同形状的延伸部11’、12’,于两延伸部11’、12’上分别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110’、120’,并于两延伸部11’、12’顶缘分别横向延设延伸面111’、121’,并于延伸面111’、121’上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110’、120’。
两本发明1’藉由其相邻的向上延设的延伸部11’、12’及延伸面111’、121’互相结合,达到强固的功效。且当混凝土填入后,可以该延伸面111’、121’及结合部110’、120’形成混凝土的拉持部件,使作为楼层板具有极坚固的功用。
实施例五如图13、图14、图15所示,本发明具1有平板面10的浪板,平板面10可为平板,亦可为具有补强的凹凸饰纹,平板面10两侧向上延设相同形状的延伸部11、12,于两延伸部11、12上分别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110、120,并于两延伸部11、12顶缘分别横向延设延伸面111、121,并于延伸面111、121上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110、120;如图13、图14、图15所示,于两延伸部11、12之间的平板面10上成型有一个下方形成小开口200的夹槽20;亦可如图16所示,于两延伸部11、12之间的平板面10上成型有两个下方形成小开口200的夹槽20;亦可如图17所示,于两延伸部11、12之间的平板面10上成型有复数个下方形成小开口200的夹槽20。夹槽20可为任何形状,其中以倒三角且设有适当直边201为最佳,使其具有结构坚实、承受力量最大的优点。如图18、图19所示,两本发明1藉由其相邻的向上延设的延伸部11、12及延伸面111、121互相结合,达到强固的功效。且当混凝土填入后,可以该延伸面111、121及结合部110、120形成混凝土的拉持部件,使作为楼层板具有极坚固的功用。欲组设轻型架时,轻钢架的T型固定柱3自小开口200伸入夹槽20,并转动一角度后,便可使轻钢架的T型固定柱3两侧卡固于夹槽20壁,即可将轻型钢架固定于本发明下方。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1、本发明向上延设的延伸部,便于相邻两本发明互相结合,以形成楼层板。
2、两向上延设有延伸部设有相对的凹槽,以便于两本发明结合形成夹槽,便于轻钢架的T型固定柱伸入,并转动一角度后,T型固定柱的两端定位于夹槽壁,藉以固定轻钢架。
3、藉由栓设隔热层的骑板与两相邻本发明延伸部结合,可作为隔热的外墙板或屋顶板。
4、藉由预先成型于平板面上的夹槽,便于轻钢架的T型固定柱伸入卡固,以将轻钢架固定本发明下方。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用烤漆钢板,它具有平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面两侧向上延设延伸部,并于两延伸部顶缘分别横向延设延伸面;两本发明以其相邻的向上延设的延伸部及延伸面互相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烤漆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面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两延伸部具有相同形状;于两延伸部上分别凸设结合部;延伸面为波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烤漆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板面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两延伸部上分别向内侧凹设凹槽;延伸面为波浪面;互相结合的两本发明于两凹设于相邻延伸部内侧的凹槽形成下方具小开口的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烤漆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面具有较小的凹凸饰纹;两延伸部顶缘分别横向延设波浪面及圆弧面,并于圆弧面外侧内缘形成构成勾槽的反折勾部;于横向延设圆弧面的延伸部组设有骑板;骑板具有设复数贯穿孔的平板面,平板面一侧向上延设延伸部,并于延伸部顶缘横向延设波浪面;骑板藉由穿过其平板面贯穿孔的螺栓与隔热层栓固,并以其延伸部及横向延设于延伸部顶缘的波浪面与两相邻浪板的延伸部及横向延设于延伸部的波浪面、圆弧面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烤漆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延伸部具有相同形状;于两延伸部上分别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两延伸面上凸设结合部或补强部;两延伸部之间的平板面上成型有一个、两个或多个下方形成小开口的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用烤漆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槽呈倒三角形且设有直边。
全文摘要
一种建筑用烤漆钢板。为提供一种用途广泛、成本低、施工质量好的建筑材料,提出本发明,它具有平板面,平板面两侧向上延设延伸部,并于两延伸部顶缘分别横向延设延伸面;两本发明以其相邻的向上延设的延伸部及延伸面互相结合。
文档编号E04C2/32GK1336475SQ0012085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2日
发明者苏茂璇 申请人:佳埼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