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942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辅助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建筑模板的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经常需要用到模板来制作建筑材料。常用的模板制作材料为木材、竹子等极易破碎的材料。因此,在制造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拆模的过程中,由于模具和建材间连接紧密,有的甚至相互粘连,施工人员必须使用撬棍撬开模板。这样就很容易撬坏模板,影响模板的使用寿命,被撬棍撬坏的模板不能重复利用,严重浪费资源;而且还加大了拆模的劳动强度,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在遇到难拆的模板时,更是费时费力。为此,有人申请了一种建筑模板脱模设备(申请号90209068.2)的专利,模板从垂直于结构体方向退出,使模板和结构体分离的脱模作业顺利进行。但是其结构复杂,采用了液压装置,使用成本高。还有人申请了一种易拆模板(申请号99244128.5),由阴角模板、异形块模板、标准块模板等部件组成,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建筑模板不易拆卸、容易被损坏、浪费竹木资源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拆模过程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包括模板、设于其上的螺纹柱、在螺纹柱上设有螺母,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螺纹柱的一端设有受力垫片,所述的螺母上设有环形拉环,所述的螺母与螺纹柱相配接,所述的模板设于受力垫片和螺母之间。
受力垫片的形状可以设为矩形、多边形等几何形状,为了使受力垫片受力均匀,作为优选,所述的受力垫片设为圆形,所述的受力垫片与螺纹柱的中轴线相垂直。在拆模的过程中,受力垫片受到来自外界的力;如果受力不均匀,受力垫片极容易变形,从而破坏模板的表面。
为了使模板具有一定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的模板的厚度为10~30mm,所述的模板为竹、木板材。制作模板的材料也可以是玻璃钢、塑钢等牢固度不是特别强的材料。
安装时,需要在建筑模板上开有与螺纹柱相适应的孔,为了使得螺纹柱能够承受拆模时的力,又使得模板的强度不受影响,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柱的直径为6~15mm;在遇到难拆的模板时,可以将撬棍插入环形拉环内,以便于用力。为了便于撬棍的插入,所述的环形拉环的内径为30~70mm。一般螺纹柱和螺母在装上后就不再拆卸下来,与模板作为一个整体使用。
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所述的受力垫片嵌在模板的内侧,所述的受力垫片的底面与模板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由于受力垫片的厚度不大,在建材的表面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受力垫片嵌在模板内侧。
螺纹柱与受力垫片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的螺纹柱的一端直接焊接在受力垫片的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的受力垫片中心设有带螺纹的圆孔,所述的螺纹柱的一端与圆孔相旋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受力垫片中心设有圆孔,所述的螺纹柱的一端焊接在圆孔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2.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护模板不受损坏;3.延长模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在使用中既便于模板的拆除,又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目前模板在拆模时易受损坏的问题,非常适用于建筑施工中模板的拆卸工作。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附图2中,包括由木材制成的、厚度为25mm的模板、设于模板上的螺纹柱、在螺纹柱上设有螺母,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设有受力垫片2,所述的螺母3上设有环形拉环4,所述的螺母3与螺纹柱1相配接,所述的模板5设于受力垫片2和螺母3之间。所述的受力垫片2设为圆形,所述的受力垫片与螺纹柱1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的环形拉环4的内径为50mm,所述的螺纹柱1的直径为10mm。所述的受力垫片2嵌在模板5的内侧,所述的受力垫片的底面与模板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直接焊接在受力垫片2的中心。
使用时,将螺纹柱穿过设在模板上的孔,使得受力垫片与模板的内侧向靠,将螺母拧紧在螺纹柱上。然后向模具中填入混凝土,等混凝土凝结后,就可以开始拆除模板。拆木板时,拉住环形拉环,进行拆模。如果遇到比较难拆的模板,可以将撬棍插入螺母的环形拉环进行拆模。模板拆除后,清理干净,留待下次浇注时继续使用。
实施例2包括由玻璃钢制成的、厚度为30mm的模板、设于模板上的螺纹柱、在螺纹柱上设有螺母,在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设有受力垫片2,所述的螺母3上设有环形拉环4,所述的螺母3与螺纹柱1相配接,所述的模板5设于受力垫片2和螺母3之间。所述的受力垫片2设为圆形,所述的受力垫片与螺纹柱1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的环形拉环4的内径为60mm,所述的螺纹柱1的直径为12mm。所述的受力垫片2嵌在模板5的内侧,所述的受力垫片的底面与模板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所述的受力垫片2中心设有带螺纹的圆孔,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与圆孔相旋接。
使用时,先将螺纹柱的一端旋入设于受力垫片上的带螺纹的圆孔,其余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实施例3包括由木材制成的、厚度为30mm的模板、设于模板上的螺纹柱、在螺纹柱上设有螺母,在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设有受力垫片2,所述的螺母3上设有环形拉环4,所述的螺母3与螺纹柱1相配接,所述的模板5设于受力垫片2和螺母3之间。所述的受力垫片2设为圆形,所述的受力垫片与螺纹柱1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的环形拉环4的内径为70mm,所述的螺纹柱1的直径为15mm。受力垫片2紧靠在模板5的内侧。所述的受力垫片中心设有圆孔,所述的螺纹柱的一端焊接在圆孔内。其余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包括模板、设于其上的螺纹柱、在螺纹柱上设有螺母,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设有受力垫片(2),所述的螺母(3)上设有环形拉环(4),所述的螺母(3)与螺纹柱(1)相配接,所述的模板(5)设于受力垫片(2)和螺母(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受力垫片(2)设为圆形,所述的受力垫片与螺纹柱(1)的中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模板(5)的厚度为10~30mm,所述的模板为竹、木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螺纹柱(1)的直径为6~15mm;所述的环形拉环(4)的内径为30~7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螺纹柱(1)的直径为6~15mm;所述的环形拉环(4)的内径为30~7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受力垫片(2)嵌在模板(5)的内侧,所述的受力垫片的底面与模板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受力垫片(2)嵌在模板(5)的内侧,所述的受力垫片的底面与模板的内侧面在同一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直接焊接在受力垫片(2)的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受力垫片(2)中心设有带螺纹的圆孔,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与圆孔相旋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易拉环的建筑模板,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受力垫片(2)中心设有圆孔,所述的螺纹柱(1)的一端焊接在圆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于拆卸的建筑模板的结构改良。包括模板、设于其上的螺纹柱、在螺纹柱上设有螺母,在所述的螺纹柱的一端设有受力垫片,所述的螺母上设有环形拉环,所述的螺母与螺纹柱相配接,所述的模板设于受力垫片和螺母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2.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护模板不受损坏;3.延长模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使用安全、工作效率高,在使用中既便于模板的拆除,又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目前模板在拆模时易受损坏的问题。
文档编号E04G19/00GK2653043SQ0320997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0日
发明者叶昌财 申请人:叶昌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