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站与老车站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194113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车站与老车站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防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新车站与老 车站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如车站防水节点处理方法比较多,但新老车站之 间的有效防水节点处理技术相对不成熟,缺少这方面行之有效的技 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新车站与老车站之间的 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以满足有关领域的需要。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老车站地下墙内水平或竖向植入钢筋,新车站顶板与老车站地 墙结合处设置钢牛腿并与植入钢筋焊接,牛腿下方设置钢筋网片,顶 板与地下墙相接处设置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和全断面可注浆的注浆 管,然后在所说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即可。
本发明可以充分解决新老结构相接时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漏 水问题。采用本发明的防水节点处理技术后,可以有效保证新老结构 接缝处的防水,同时又保证了两者间的沉降。


图1为新车站顶板与老车站齐平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2为高出新车站顶板的老车站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歩骤
在老车站地下墙1内水平或竖向植入直径为25~32mm的钢筋2, 新车站顶板3与老车站地下墙1结合处设置钢牛腿4并与植入钢筋2 焊接,牛腿4下方设置直径为25 50mm的钢筋网片5,新车站顶板 3与地下墙1相接处设置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6和全断面可注浆的注 浆管7,然后在所说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即可。
所说的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6可采用市售产品,如上海长宁橡胶 厂生产的牌号为长宁牌的产品。
图1中是新车站顶板3与老车站地下墙齐平的情况,在该情况下, 在老车站地下墙1内竖向植入直径为25 32rnrn的钢筋2。
进一步,参见图2,当老车站的地下墙1高出新车站顶板3时, 先在高出新车站顶板3的老车站的地下墙1的侧面,凿出锲型凹口 , 然后在老车站地下墙内水平植入直径为20 30mm的钢筋2,凹口处 通过钢牛腿4与老车站的地下墙1中的主筋8及植入的钢筋2焊接。
本发明的方法,已经经过测试,根据实施效果,新老结构结合处 基本不存在渗漏水现象,两者也相互对立脱开沉降,取得了很好的实
用价值。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车站与老车站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老车站地下墙(1)内水平或竖向植入钢筋(2),新车站顶板(3)与老车站地墙(1)结合处设置钢牛腿(4)并与植入钢筋(2)焊接,牛腿(4)下方设置钢筋网片(5),新车站顶板(3)与地下墙(1)相接处设置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6)和全断面可注浆的注浆管(7),然后在所说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即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高出新车站 顶板(3)的老车站的地下墙(1)的侧面,凿出锲型凹口,凹口处通 过钢牛腿(4)与老车站的地下墙(1)中的主筋(8)及植入的钢筋(2) 焊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老车站地下墙 (1)内水平或竖向植入直径为25 32mm的钢筋(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牛腿(4)下方设 置直径为25 50mm的钢筋网片(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车站与老车站之间的接缝处的防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老车站地下墙(1)内水平或竖向植入钢筋(2),新车站顶板(3)与老车站地墙(1)结合处设置钢牛腿(4)并与植入钢筋(2)焊接,牛腿(4)下方设置钢筋网片(5),新车站顶板(3)与地下墙(1)相接处设置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6)和全断面可注浆的注浆管(7),然后在所说的注浆管中注入水泥浆,即可。本发明可以充分解决新老结构相接时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漏水问题。采用本发明的防水节点处理技术后,可以有效保证新老结构接缝处的防水,同时又保证了两者间的沉降。
文档编号E04G23/02GK101205766SQ20061014762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20日
发明者乔恒昌, 周慕忠, 姜向红, 朱毅敏, 陈昌琪, 龚振斌 申请人: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