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遮阳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69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遮阳蓬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遮阳篷。
背景技术
一般车用遮阳篷,仅能将遮阳垫由车内遮掩日光,日光照常能照射在车体上, 使汽车内温度上升,效用不佳,且在前后挡风玻璃与每一车窗上装设,当使用车 子时又需要将遮阳垫拆卸,相当费时不便;或有露天遮阳篷,当日光照射强烈, 在桌子中央架设一遮阳伞,不使用时再将其拆卸,相当费时费力,且遮阳伞体积 庞大,需有一放置处安置;有鉴于此,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 品设计的经验,有感在上述现有品的不便,经潜心研究,试作改良,终使本实用 新型得以诞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遮阳篷,可 自动伸縮与遮阳篷自动开合、节省时间与人力、且不占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螺杆、 一第一撑杆、--第二撑杆、 一管体、 一主轴与一主撑座所述的螺杆由马达驱动,其前后伸縮移动带动第一 撑杆与第二撑杆往前或往后滑动,与推动自由转子与固定转子推动主撑座带动第
一主撑杆;所述的第一撑杆,设置有挡体,所述的挡体往前滑动时卡在所述的管 体一端的卡止环上,所述的管体一端在管内设有所述的卡止环,且在管外套设有 套环,另一端设有一个外套卡止环提供第一撑杆与管体间紧密固定;所述的第二 撑杆,顶端设置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是有榫接部,连接主连动杆,其内设置深 浅沟槽与斜坡与内螺纹,且置入所述的自由转子与所述的固定转子,所述的固定 转子设有高凸部,而所述的自由转子设有低凸部,而第二撑杆更设置挡体,挡体 往前滑动时卡在第一撑杆一端的卡止环,且也设有一个外套卡止环提供第二撑杆 与第一撑杆间紧密固定;所述的管体套在第一撑杆外且固定在马达座上;所述的
主轴凭借螺丝锁固套管并连接螺杆;所述的主撑座套放置在所述的主轴与第二撑 杆间,且所述的主撑座与主轴间设置弹簧;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更包含至少一 第一主撑杆,其一端连接主撑座,由主撑座拉升或下降带动第一主撑杆,第一主 撑杆同时带动主连动杆与第一连动副杆,第-主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撑杆连结; 一主连动杆,其一端连在第二撑杆的固定座,另一端连接第一主撑杆; 一第一连 动副杆,其--端设置齿条与第二主撑杆的齿轮啮合,并与内拉弹簧连结,另一端 连接主动连杆; 一第二主撑杆,其一端设置齿轮与第一连动副杆的齿条啮合,并 与内拉弹簧连结,另一端与第三主撑杆连结; 一第二连动副杆,其一端连接第一 主撑杆,另一端连接第三主撑杆; 一第三主撑杆,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 第二主撑杆与第二连动副杆。
较佳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附加以下技术特征
更包含一外管。
所述的螺杆更包括至少A杆件、B杆件、C杆件、D杆件,这些杆件粗细不 同,且可前后伸缩。
所述的D杆件设有一推体,所述的推体前后移动推动自由转子与固定转子。
所述的主撑座设置麻花接头,麻花接头顶端与主轴卡缘将弹簧压缩,后端顶 在固定转子与自由转子上。
所述的麻花接头是有接合部与第一主撑杆相连。
所述的斜坡是供固定转子与自由转子卡制在斜坡上,使主撑座固定,且当马 达带动螺杆将自由转子推送,使自由转子与固定转子啮合后由斜坡导引进入深沟 槽中。
所述的第一主撑杆由主撑座拉升,第一主撑杆同时带动主连动杆与第一连动 副杆,并利用第一连动副杆一端齿条带动齿轮与撑开一内拉弹簧,使第二主撑杆 和第二连动副杆及其连接的第三主撑杆撑开遮阳篷,转子卡制在浅斜坡上,使主 撑座固定。
所述的第一主撑杆由主撑座下降,主连动杆与第一连动副杆靠拢第二撑杆, 同时内拉弹簧将第二主撑杆和第二连动副杆与第三主撑杆收回,再由马达驱动螺 杆将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与主撑座与主连动杆与各主撑杆和连动副杆收入外管 内。
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自动收合时,主撑座的麻花接头与第二撑杆的固定座是
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全自动遮阳篷自动撑开时,主撑座的麻花接头与第二撑杆的 固定座保持一适当距离,遮阳篷完全撑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开合 省力、使用方便、收纳后不占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一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撑杆的俯视与透视图; 图4一2是本实用新型主撑座的俯视与透视图; 图4一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转子的俯视与透视图; 图4一4是本实用新型主轴的俯视与透视图; 图4一5是本实用新型自由转子的俯视与透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设放置在车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设放置在车顶的遮阳篷打开示 意图9是本实用新型全自动遮阳篷一较佳实施例设放置在车顶的遮阳篷罩住车 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l-浅沟槽;2-深沟槽;3-斜坡;4-挡体;10-螺丝;11A-杆件-,
12B-杆件;13C-杆件;14D-杆件;20-套管;30-自由转子;40-固定转子;50-弹簧: 51-主连动杆;52-第一主撑杆;53-第一连动副杆;54-第二主撑杆55-第三主撑 杆;56-第二连动副杆;70-盖体;lOO-螺杆;101-啮齿;140-推体;200-第一撑杆;
300-第二撑杆;301-低凸部;310-固定座;311-榫接部;400-管体;401-高凸部;
410-卡止环;420-套环;430-外套卡止环;500-主轴;510-卡缘;531-齿条;540-齿轮;541-内拉弹簧;600-主撑座;610-麻花接头;611-接合部;700-外管;800-全自动遮阳篷;900-汽车;1000-遮阳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图2、图2-A、图3和图4一1 图4 —5,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 动遮阳篷,其主要包含 一螺杆100、 一第一撑杆200、 一第二撑杆300、 一管体 400、 一主轴500与一主撑座600,主轴500凭借螺丝10锁固套管20并连接螺杆 100,所述的螺杆100由马达驱动,螺杆IOO包括A杆件11、 B杆件12、 C杆件 13、 D杆件14等不同粗细杆件,可前后伸縮,将第-一撑杆200和第二撑杆300往 前或往后推动,所述的D杆件14设置一推体140,推体140前端设置自由转了 30与固定转子40,其是可前后移动推动自由转子30与固定转子40,凭借螺杆100 前后伸縮移动并带动第一撑杆200与第二撑杆300往前或往后滑动,其中,所述 的主轴500与第二撑杆300间套置主撑座600,主撑座600与主轴500间设置弹 簧50,所述的第二撑杆300内设置浅沟槽l和深沟槽2与斜坡3,且置入一自由 转子30与一固定转子40,并有一管体400套在第一撑杆200外且固定在马达座 上,所述的管体400前端设卡止环410在管内,套环420套在管外,然后再套设 一外管700。
如上所述,主轴500套在一盖体70,凭借螺丝10锁固套管20并连接螺杆100, 将第二撑杆300套在螺杆100,第一撑杆200套在第二撑杆300,所述的主轴500 与第二撑杆300间套置主撑座600,主撑座600与主轴500间设置弹簧50,管体 400套在第一撑杆200外,且固定在马达座上,然后再套设 一外管700;其中,所 述的第一撑杆200为六角形,其外设置挡体4,以使往前滑动时卡在管体400 — 端的卡止环410,且第一撑杆200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卡止环410和套环420与外 套卡止环430,所述的前端卡止环410设在管内,套环420套在管外,使第二撑 杆300的挡体4可卡在第一撑杆200的卡止环410,其后端外套卡止环430提供 第一撑杆200与管体400间紧密固定,不易晃动。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的第二撑杆300为六角形,其外设置挡体4,以使往 前滑动时卡在第一撑杆200 —端的卡止环410,第二撑杆300前端设置固定座310, 其后端外套卡止环430提供第二撑杆300与第一撑杆200间紧密固定,不易晃动。
如上所述,其中,所述的固定转子40设有高凸部401,而自由转子30设有 低凸部301,且固定转子40与自由转子30设有互相啮合的啮齿101,当马达转动 螺杆IOO将A杆件11、 B杆件12、 C杆件13、 D杆件14收回时,马达带动螺杆
100先往前将自由转子30推送,使其与固定转子40啮合后往回收,固定转子40 被带动旋转一角度,再由斜坡3导引进入深沟槽2中。
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的第二撑杆300顶端设置固定座310,所述的固定座 310配合榫接部311各连接一主连动杆51,主连动杆51另一端连在第一主撑杆 52适当处,并在主连动杆51适当处与第一连动副杆53连接,所述的第二撑杆300 与主轴500间套置主撑座600,所述的主撑座600设置麻花接头610,麻花接头 610顶端与主轴500卡缘510将弹簧50压縮,后端顶在固定转子40与自由转子 30,其中,麻花接头610的接合部611与第一主撑杆52相连,由主撑座600拉升 或下降,第一主撑杆52同时带动主连动杆51与第一连动副杆53,所述的第一连 动副杆53,其一端设置齿条531与第二主撑杆54的齿轮540啮合,并与内拉弹 簧541连结,另一端连接在主动连杆51适当处,第一主撑杆52另一端与第二主 撑杆54连结,所述的第二主撑杆54与第三主撑杆55连结,所述的第三主撑杆连 55接第二连动副杆56,所述的第二连动副杆56另一端与第一主撑杆52连接。
请参阅图6所示,所述的螺杆100由马达驱动,带动第一撑杆200与第二撑 杆300往前或往后滑动,与推动自由转子30与固定转子40推动主撑座600带动 第一主撑杆52,当往前滑动时第二撑杆300的挡体4卡在第一撑杆200 —端的卡 止环410,带动第一撑杆200往前滑动,直到第一撑杆200的挡体4卡在管体400 一端的卡止环410,即停止往前,此时,螺杆IOO的D杆件14推动固定转子40 与自由转子30,并推动主撑座600,弹簧50因主轴500往前伸将盖体70打开并 使弹簧50撑开顶在主轴500与主撑座600的麻花接头610之间。
请参阅图7、图8与图9,并配合图5与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 中将全自动遮阳篷800设置在汽车卯0上,当驱动装置使全自动遮阳篷800直立 在车顶上,马达驱动螺杆IOO,带动第一撑杆200与第二撑杆300往前滑动后, 将主连动杆51与第一主撑杆52、第二主撑杆54、第三主撑杆55和第一连动副杆 53、第二连动副杆56带出,螺杆100继续前进推动自由转子30与固定转子40 推动主撑座600带动第一主撑杆52,以使第一主撑杆52同时带动主连动杆51与 第一连动副杆53,并利用第一连动副杆53 —端齿条531带动齿轮540与撑开一 内拉弹簧541 ,使第二主撑杆54和第二连动副杆56及其连接的第三主撑杆55撑 开遮阳篷1000,马达带动自由转子30与固定转子40卡制在斜坡3上,使主撑座 600固定,遮阳篷1000罩住车体,即完成自动撑开的动作,当自动收合时,马达
带动螺杆100将主撑座600推送,遮阳篷1000往上提高,使自由转子30与固定 转子40啮合后,主撑座600下降,再由斜坡3导引进入深沟槽2中,此时,第一 主撑杆52下降,主连动杆51与第一连动副杆53靠拢第二撑杆300,同时内拉弹 簧541将第二主撑杆54和第二连动副杆56与第三主撑杆55收回,再由马达驱动 螺杆100将第一撑杆200和第二撑杆300与主撑座600与主连动杆51与第一主撑 杆52、第二主撑杆54、第三主撑杆55和第一连动副杆53、第二连动副杆56收 入外管700内,达到自动幵合、节省时间与人力、且不占空间的全自动遮阳篷。
如上所述,当全自动遮阳篷800自动收合时,主撑座600的麻花接头610与 第二撑杆300的固定座310为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全自动遮阳蓬800自动撑开时, 主撑座600的麻花接头610与第二撑杆300的固定座保持一适当距离,以利将遮 阳篷IOOO完全撑开。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 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螺杆、一第一撑杆、 一第二撑杆、一管体、一主轴与一主撑座所述的螺杆由马达驱动,其前后伸缩移动带动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往前或往后滑动,与推动自由转子与固定转子推动主撑座带动第一主撑杆;所述的第一撑杆,设置有挡体,所述的挡体往前滑动时卡在所述的管体一端的卡止环上,所述的管体一端在管内设有所述的卡止环,且在管外套设有套环,另一端设有一个外套卡止环提供第一撑杆与管体间紧密固定;所述的第二撑杆,顶端设置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是有榫接部,连接主连动杆,其内设置深浅沟槽与斜坡与内螺纹,且置入所述的自由转子与所述的固定转子,所述的固定转子设有高凸部,而所述的自由转子设有低凸部,而第二撑杆更设置挡体,挡体往前滑动时卡在第一撑杆一端的卡止环,且也设有一个外套卡止环提供第二撑杆与第一撑杆间紧密固定;所述的管体套在第一撑杆外且固定在马达座上;所述的主轴凭借螺丝锁固套管并连接螺杆;所述的主撑座套放置在所述的主轴与第二撑杆间,且所述的主撑座与主轴间设置弹簧;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更包含至少一第一主撑杆,其一端连接主撑座,由主撑座拉升或下降带动第一主撑杆,第一主撑杆同时带动主连动杆与第一连动副杆,第一主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撑杆连结;一主连动杆,其一端连在第二撑杆的固定座,另一端连接第一主撑杆;一第一连动副杆,其一端设置齿条与第二主撑杆的齿轮啮合,并与内拉弹簧连结,另一端连接主动连杆;一第二主撑杆,其一端设置齿轮与第一连动副杆的齿条啮合,并与内拉弹簧连结,另一端与第三主撑杆连结;一第二连动副杆,其一端连接第一主撑杆,另一端连接第三主撑杆;一第三主撑杆,其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接第二主撑杆与第二连动副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外管。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更包括至 少A杆件、B杆件、C杆件、D杆件,这些杆件粗细不同,且可前后伸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杆件设有一 推体,所述的推体前后移动推动自由转子与固定转子。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撑座设置麻花接头,麻花接头顶端与主轴卡缘将弹簧压縮,后端顶在固定转子与自由转子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花接头是有接合部与第一主撑杆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坡是供固定转子与自由转子卡制在斜坡上,使主撑座固定,且当马达带动螺杆将自由转子推 送,使自由转子与固定转子啮合后由斜坡导引进入深沟槽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撑杆由主撑座拉升,第一主撑杆同时带动主连动杆与第一连动副杆,并利用第一连动副 杆一端齿条带动齿轮与撑开一内拉弹簧,使第二主撑杆和第二连动副杆及其连接 的第三主撑杆撑开遮阳篷,转子卡制在浅斜坡上,使主撑座固定。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撑杆由 主撑座下降,主连动杆与第一连动副杆靠拢第二撑杆,同时内拉弹簧将第二主撑 杆和第二连动副杆与第三主撑杆收回,再由马达驱动螺杆将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 与主撑座与主连动杆与各主撑杆和连动副杆收入外管内。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自动遮阳篷 自动收合时,主撑座的麻花接头与第二撑杆的固定座是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全自 动遮阳篷自动撑开时,主撑座的麻花接头与第二撑杆的固定座保持一适当距离, 遮阳篷完全撑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遮阳蓬,是以主轴凭借螺丝锁固套管并连接螺杆,所述的螺杆由马达驱动,带动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往前或往后滑动,所述的第二撑杆内设置深浅沟槽与斜坡,且置入一自由转子与一固定转子,当驱动螺杆,带动第一撑杆与第二撑杆往前滑动,以使第一主撑杆同时带动主连动杆与第一连动副杆,并利用第一连动副杆一端齿条带动齿轮,使第二主撑杆和第二连动副杆及其连接的第三主撑杆撑开遮阳蓬,即完成自动撑开的动作,当自动收合时,马达带动螺杆将一自由转子推送,使其与固定转子啮合后由斜坡导引进入深沟槽中,同时将主连动杆与各主撑杆和连动副杆收回,达到自动开合、节省时间与人力、且不占空间的目的。
文档编号E04H15/00GK201006679SQ200720000668
公开日2008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10日
发明者杨顺富 申请人:杨顺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