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11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并且具体地涉及适用于湿式或半干式施工法
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背景技术
随着居住文化中墙壁与楼板结构的建筑(例如像大楼或公寓之类公共建筑)的普 及,对降低楼板_天花板之间噪音、以实现更好的生活条件的需求日益增加。
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方案是使得楼板_天花板之间不产生噪音,但在实际生活中这 是不可能的。因此,诸如膨胀聚苯乙烯泡沫(e邓anded polystyrenefoam)的吸声材料简单 地被用来降低噪音。然而,从2008年起,南韩修订的噪音管治法规定,应当用楼板撞击声吸 收板(floor impact sound absorptionpanel)来建造用于1000户或更多户家庭的公共建 筑物,以使得楼板撞击声能够在穿过板坯层传递时被分散和吸收。 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可以分为湿型和半干型。湿型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应用于具有通 过湿式施工法(wet construction method)制成的楼板的公共建筑物,而半干型楼板撞击 声吸收板应用于具有通过半干式施工法(semidrycontruction method)制成的楼板的公共 建筑物。半干式施工法将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安装在板坯层(slab layer)上,并直接将高粘 度的灰浆倾倒在该板上。并且,湿式施工法将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安装在板坯层上,将低粘度 的轻质泡沫混凝土倾倒在该板上,并在轻质泡沫混凝土固化之后,将高粘度的灰浆倾倒在 轻质泡沫混凝土上。 半干式施工法直接在楼板撞击声吸收板之上形成灰浆层,并由此实现比湿式施工 法更简易的构造。湿式施工法在楼板撞击声吸收板之上形成轻质泡沫混凝土层,由此实现 相对提高了的绝缘特性以及提高了的楼板平坦性。当前,建筑公司考虑周边环境和施工方 法的优点,适当地选择上述任何一种施工方法。 同时,建筑公司为了增大其利益而试图确保在建筑物的同一高度处有更多的家 庭。为此目的,相关的产业已在进行稳定的开发以降低公共建筑物的楼板的厚度,特别是降 低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厚度。特别是,湿式施工法由于使用轻质泡沫混凝土而导致比半干 式施工法更厚的楼板,因此建筑公司更强烈地感到需要降低应用于湿式施工法的楼板撞击 声吸收板的厚度。 然而,具有较低厚度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在降低楼板撞击声方面可能比相对较厚 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效率更低。由于这个原因,建筑产业寻求开发出具有较小厚度而在 降低楼板撞击声方面效率较高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为满足上述需求,韩国专利No. 0659513公开了 一种楼板撞击声的隔离结构,其 中以网格形设置有凸起和凹槽并连续地形成各层。韩国专利No. 0629249公开了一种楼 板撞击声的隔离结构,该结构包括多孔板和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隔离片。韩国公开专利 No. 2004-0049061公开了一种隔音技术,其采用蜂巢结构层构成的穴窝并以膨胀蛭石填充 到这些穴窝中。韩国实用新型No. 20-0419652公开了一种没有轻质泡沫的半干型隔音结
4构,其中叠置有纤维板(聚酯)层和多层结构的泡沫层。这些现有技术主要公开了材料的 简单混合而不是材料的特性。 如上所述,已经研发出了各种形状的常规的降低楼板撞击声的结构。然而,在实际 中,这些结构的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果并不太大或者非常小。它们主要教示了在形状方面 进行简单的组合,却没有为这种教示提供任何数字化指标,从而使得实际应用成为不可能。 具体地说,在降低楼板撞击声方面实际上较为有效的常规结构的厚度为80-100mm,且因此 在应用于许多建筑公司优选的湿式施工法时有困难。实际上,轻质泡沫混凝土和泡沫灰浆 均主要用于建造公寓,因此,存在着对用于降低楼板撞击声、而又适用于湿式施工法的高性 能超薄材料的需求。 此外,常规技术应当重点考虑材料的长期稳定性,但却因为将材料应用于施 工而趋向于首先考虑特性。 一些技术具有在长期使用后下陷的风险。韩国实用新型 No. 20-0419652具有与楼板直接接触的纤维板,结果却不能满足湿型板所需的防水或耐水 特性。并且,如果至少两个具有不均匀截面厚度的纤维板被叠置用作施工材料,则吸收层本 身就不能在大面积上满足平坦性和水平性的要求。并且,就施工材料的单位成本而言,多层 结构使建造时间和产品的单位成本增加。而且,韩国实用新型No. 20-0342615公开了一种 膨胀PE与膨胀PS的简单组合物。该结构与板层产生回响,因此难以降低楼板撞击声。该 技术没有考虑需用以降低楼板撞击声的任何墙壁隔音材料。 具体地,韩国公开专利No. 2008-0022905和No. 2007-0065854提到了使用天然纤 维、木纤维或类似材料的木板环保并且吸声效果优良,因此适合用作施工材料或施工用的 吸声板。然而,如果将上述木板实际应用于建筑物的难以移除的楼板,则这类木板就会因天 然纤维的特性而遇水膨胀或在潮湿环境中产生霉菌,并且如果该木板在潮湿环境中放置较 长时间就会腐烂或变质。为抑制这些现象的发生,可进行防水处理,但是昂贵的防水剂会增 加材料的单位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意图是满足建筑工业的需求,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厚度薄且吸收撞 击声效能高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板撞击声吸收板,该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安装在 板坯层上,用于降低通过楼板传递的撞击声。该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包括第一层,其上具有 灰浆层或轻质泡沫混凝土层,用于防止水从所述灰浆层或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层渗透,并 降低撞击声;第二层,其位于所述第一层下方,并由缠结的聚合物纤维制成,用于降低撞击 声并确保长期稳定性;第三层,其位于所述第二层下方,并由一叠塑料板制成,用于降低撞 击声并提高平坦性;第四层,其位于所述第三层下方,用于降低撞击声并确保长期稳定性; 以及第五层,其部分位于所述第四层下方,并由具有弹性保持特性的发泡聚合物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由呈封闭孔状的发泡聚合物制成且厚度为2mm至7mm,并且所 述发泡聚合物的密度为20kg/m3至60kg/m3且动态弹性模量为80MN/M3或更低。
或者,通过将密度为200kg/m3至300kg/m^动态弹性模量为70MN/M3或更低的三个 无孔塑料板叠置,来形成厚度为2mm至7mm的所述第一层。此时,在所述塑料板中,中间的 塑料板具有多个使外层的塑料板与所述中间的塑料板相互隔开的凸起,并且所述凸起是空的。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20微米至100微米,并且所述第 二层的密度为30kg/m3至90kg/m3,厚度为5mm至25mrn,且动态弹性模量为10MN/M3或更低。
优选地,所述第三层是通过叠置三个塑料板来形成的,其中在所述塑料板中,中间 的塑料板具有多个使外层的塑料板与所述中间的塑料板相互隔开的凸起,并且所述凸起是 空的。 更优选地,所述塑料板的密度为250kg/m3至500kg/m3,弯曲弹性模量(flexural
elastic modulus)为0. 5Gpa至1. 5Gpa,并且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3mm至lOmrn。 优选地,所述第四层包括用于确保长期稳定性的框架和用于降低撞击声的填料,
所述框架由发泡聚合物制成并具有多个孔,并且所述填料由缠结的聚合物纤维制成并填充
在所述多个孔中。 更优选地,所述框架的密度为30kg/m3至50kg/m3 ,耐压强度为1. 5kgf/cm2至 7.0kgf/cm、基于第三层的下部空间,所述填料的占空比(space ratio)为60%至90%,并 且第四层的厚度为5mm至30mm。而且,更优选地,所述填料的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20微米 至100微米,并且所述填料的密度为25kg/m3或更低。 优选地,基于第四层的下部空间,第五层的占空比为15%至30%,密度为25kg/m3
至65kg/m 动态弹性模量为100MN/M3或更低且厚度为2mm至15mm。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至第五层被模块化成易于运输和安装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该楼板撞击声吸收板非常薄且具有非常好的降低楼板撞击声的功能
且具有长期稳定性。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第三层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切开的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第四层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1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第五层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优选实施例。 楼板撞击声吸收板既适用于半干式施工法也既适用于湿式施工法。无论哪种施工法应用上 述楼板撞击声吸收板,该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结构都不改变。在下文中,基于楼板撞击声吸 收板应用于湿式施工法的情况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安装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图 l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第三层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沿图2的线A-A'切开的剖视图。图 4是图1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第四层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1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的 第五层的立体图。 根据本发明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包括设置在板坯层10与轻质泡沫混凝土层 20之间的第一层至第五层11Q、130、150、170和190。板坯层10与壁40—体形成,并且轻质泡沫混凝土层20位于灰浆的修整层30下方。 第一层110是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最顶层。当建造公共建筑物的楼板时,低粘 度的轻质泡沫混凝土施加到第一层110上。在低粘度的轻质泡沫混凝土施加到第一层110 上之后,轻质泡沫混凝土中所包含的水可以渗透至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内直至轻质泡沫 混凝土固化为止。出于这一原因,第一层110具有防水功能。第一层110还具有吸收楼板 撞击声的功能,因此能够首先吸收楼板撞击声。 为此,第一层110可由呈封闭孔状的发泡聚合物例如发泡聚乙烯(EPE)制成。在 第一层由呈封闭孔状的聚合物制成的情况下,第一层能够防止轻质泡沫混凝土中所包含的 水渗透到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内。并且,在第一层110由发泡聚合物制成的情况下,楼板 撞击声能够首先被第一层降低。 优选地,上述发泡聚合物的密度为20kg/mL60kg/i^。如果该密度超出最大限度,则
第一层iio变得刚度太大,因此就使用的便利性以及降低楼板撞击声而言不是优选的。如
果该密度小于最小限度,则第一层110易于破裂,因此就稳定性而言不是优选的。 并且,第一层110的厚度优选为2mm至7mm。如果该厚度小于最小限度,则第一层
110易于破裂并且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如果该厚度大于最大限度,则第一层110具
有不必要的附加厚度从而超出用以降低楼板撞击声的充分厚度,结果产生泡沫混凝土的浪
费,并且这违背了本发明的降低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厚度的目的。因此,优选的是,第
一层10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 优选地,该泡沫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为80MN/M3或更低。如果该动态弹性模量 超出最大限度,则第一层IIO变得刚度太大大并且第一层11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 因此,优选的是,该泡沫混凝土的动态弹性模量处于上述范围内。 在此,动态弹性模量表示出特定材料的刚度,并与损耗系数一起用来理解减振特 性。动态弹性模量越小,则材料越柔软,而动态弹性模量越大,则材料的刚度越大。利用频 率响应中的固有频率,由下面的公式1计算动态弹性模量。利用在固有频率的左侧和右侧 产生3dB衰减的点的频率,由下面的公式2计算损耗系数。
〈公式1>
S = (2 Ji f0)2Xm 其中S是动态弹性模量(根据KSF2868,用于测量居住空间的浮置楼板材料的动态 弹性模量的标准测试),m是承压板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而f。是样本的固有频率。
〈公式2>
n = (fK_fL)/f0 其中n是损耗系数,fK是在固有频率的右侧产生3dB衰减的点的频率,^是在固 有频率的左侧产生3dB衰减的点的频率,而f。是样本的固有频率。 第二层130位于第一层IIO下方,并且采用缠结的聚合物纤维例如聚酯纤维制成, 因此在降低楼板撞击声的同时确保了长期稳定性。在第二层130采用缠结的聚合物纤维制 成的情况下,楼板撞击声可以被聚合物纤维中的内部空间吸收,由此第二层130降低了楼 板撞击声。 优选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20微米至100微米,这大于典型的用于吸音的聚合 物纤维的直径。如果该直径超出最大限度,第二层130就变得刚度太大,并且第二层130的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如果该直径小于最小限度,则第二层130在长期使用后就极 有可能下陷。因此,优选的是,聚合物纤维的直径处于上述范围内。 优选地,第二层130的密度为30kg/m3至90kg/m3。如果该密度超出最大限度,则 第二层130变得刚度太大,并且第二层13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如果该密度小于 最小限度,则第二层130变得太软,因此就长期稳定性而言这不是优选的。因此,优选的是, 第二层130的密度处于上述范围内。 并且,第二层130的厚度优选为5mm至25mm。如果该厚度小于最小限度,则第二层 130易于破裂,并且第二层13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如果该厚度大于最大限度,则 第二层130具有不必要的附加厚度从而超出用以降低楼板撞击声的充分厚度,结果产生泡 沫混凝土的浪费,并且这违背了本发明的降低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厚度的目的。因此, 优选的是,第二层130的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 并且,第二层130的动态弹性模量优选为10丽/M3或更低。如果该动态弹性模量 超出最大限度,则第二层130变得刚度太大,并且第二层13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
第三层150位于第二层130下方并构造为降低楼板撞击声并提高楼板的平坦性。 第三层150采用分层塑料泡沫(layered plastic bubble,LPB)薄板制成。如图2所示,该 LPB薄板包括叠置的三个塑料板152、 154和160。中间的塑料板154具有多个用于使外层 的塑料板152和160与该中间的塑料板相互隔开的多个凸起156。如图3所示,每个凸起 156具有内部可填充有空气的空区158。在第三层采用LPB薄板制成的情况下,外层的塑料 板152和160与凸起156的内部空区158之间的空隙填充有能够吸收楼板撞击声的空气, 由此提高了第三层15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果。塑料板152、 154和160采用例如聚丙烯、 聚乙烯和PVC等制成。 优选地,塑料板152、 154和160的密度为250kg/m3至500kg/m3。当该密度处于上 述范围内时,可以防止凸起156因施加于第三层150上的载荷而导致下陷,由此确保楼板撞 击声吸收板100的长期稳定性。 优选地,塑料板152、 154和160的弯曲弹性模量为0. 5Gpa至1. 5Gpa。当弯曲弹性 模量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可防止第四层170的填料176因施加于第三层150上的载荷对第 三层150的挤压而掉落到多个孔174中,由此确保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长期稳定性并 提高楼板的平坦性。 优选地,第三层150的厚度为3mm至10mm。当该厚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能够提高 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果以及楼板的平坦性,充分确保楼板的长期稳定性,并满足本发明的 降低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厚度的目的。 第四层170位于第三层150下方,并构造成降低楼板撞击声且确保长期稳定性。如 图4所示,第四层170包括框架172和填料176。框架172构造成支撑施加于第四层170上 的载荷,并采用诸如膨胀聚苯乙烯之类的发泡聚合物制成。框架172具有多个孔174。填料 176采用缠结的聚合物纤维例如聚酯制成,并填充在孔174中以吸收撞击声。填料176吸收 撞击声,但是不对施加到第四层170上的载荷提供结构性支撑。 优选地,框架172的密度为30kg/m3至50kg/m3并且耐压强度为1. 5kgf/cm2至 7. 0kgf/cm2。当该密度和耐压强度处于上述范围内时,可防止框架172因施加于第四层170 上的载荷而导致的下陷,由此确保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长期稳定性。
8
优选地,基于第三层150的下部空间,填料176的占空比为60%至90%。如果该 占空比高于最大限度,则框架172占据较小的空间,导致不充分的长期稳定性。如果该占空 比小于最小限度,则降低了减小楼板撞击声的效率。优选地,第四层170的厚度为5mm至30mm。如果该厚度小于最小限度,则第四层
170易于破裂并且第四层17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如果该厚度大于最大限度,则第
四层170具有不必要的附加厚度从而超出降低楼板撞击声的充分厚度,结果产生材料的浪
费,并且这违背了本发明的降低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厚度的目的。 考虑到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果,填料176的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优选为20微米至
100微米,大于典型的用于吸音的聚合物纤维的直径。 优选地,填料176的密度为25kg/tf或更低。如果该密度超出最大限度,则填料176 变得刚度太大,并且填料176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降低。 如图5所示,第五层190具有多个孔192。这些孔192填充有能够吸收楼板撞击声 的空气,由此可以提高第五层19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并且,第五层190采用具有弹性 保持特性的发泡聚合物例如膨胀聚乙烯制成。在第五层190具有弹性保持特性的情况下, 板坯层10的上表面的不规则性得到补偿,从而提高了楼板的平坦性。 优选地,基于第四层170的整个下部空间,多个孔192具有70%至85%的占空比, 以确保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以及第五层190的长期稳定性。 优选地,第五层190的密度为25kg/m3至65kg/m3,以提高第五层190降低楼板撞 击声的效率以及长期稳定性。并且,第五层190的动态弹性模量为100丽/M3或更低,以提 高第五层19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并且,第五层190的厚度为2mm至15mm,以提高第五 层190降低楼板撞击声的效率以及长期稳定性,并降低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厚度。
同时,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优选被模块化成尺寸例如为1米长和1米宽、1米长 和2米宽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易于运输和安装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
尽管上述实施例示出了第一层110由呈封闭孔状的发泡聚合物制成,但是第一层 110也可通过与第三层150相同的方式由LPB薄板制成。优选地,该LPB薄板的塑料板不 具有孔以提供防水功能,并且密度为200kg/m3至300kg/m3且动态弹性模量为70MN/M3或更 低。优选地,LPB薄板的厚度为2mm至7mm。以上这些数值范围是考虑到降低楼板撞击声的 效率、长期稳定性以及本发明的目的而适当设定的。 在下文中,描述用以验证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的效果的实验性实例。
在实验性实例中,第一层110采用密度为30kg/m^动态弹性模量为50MN/M3且厚 度为5mm的EPE5制成。第二层130由密度为40kg/m^动态弹性模量为1. 5丽/M3且直径为 60微米的聚酯纤维制成,以达到15mm的厚度。通过叠置密度为300kg/m3而弯曲弹性模量 为0. 8Gpa的聚丙烯来形成厚度为5mm的第三层150。通过用密度为20kg/m^直径为60微 米的聚酯纤维制成的填料176填充密度为40kg/tf、耐压强度为1. 5kgf/cm2、占空比为72% 以及厚度为20mm的框架172来形成第四层170。第五层190由密度为50kg/m3而动态弹性 模量为60MN/M3的EPE10制成,并且占空比为80%,厚度为5mm。 并且,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被模块化成尺寸为lm长、lm宽,并通过点胶 (t即ing)连接。板坯层10的厚度为180mm,轻质泡沫混凝土层20的厚度为40mm,并且灰浆 构成的修整层30的厚度为40mm。
在上述状况下铺设本发明的楼板,并且根据KS F2863-l和2(用于测量inverse Aieighted sound level的标准方法)测量楼板撞击声的降低效果。结果是,本发明的楼 板撞击声吸收板100不论对特别重的楼板撞击声还是对特别轻的楼板撞击声都展示出高 水平的降低特性。 根据实验结果,发现楼板撞击声吸收板100具有50mm的非常小的厚度以及极好的 降低楼板撞击声的特性。
权利要求
一种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其安装在板坯层上并构造为降低通过楼板传递的撞击声,所述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包括第一层,其上具有灰浆层或轻质泡沫混凝土层,用于防止水从所述灰浆层或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层渗透,并降低撞击声;第二层,其位于所述第一层下方,并由缠结的聚合物纤维制成,用于降低撞击声并确保长期稳定性;第三层,其位于所述第二层下方,并由一叠塑料板制成,用于降低撞击声并提高平坦性;第四层,其位于所述第三层下方,用于降低撞击声并确保长期稳定性;以及第五层,其部分位于所述第四层下方,并由具有弹性保持特性的发泡聚合物制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其中所述第一层由呈封闭孔状的发泡聚合物制成,并且厚度为2mm至7mm ; 其中所述发泡聚合物的密度为20kg/m3至60kg/m3并且动态弹性模量为80MN/M3或更低。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其中通过将密度为200kg/m3至300kg/m^动态弹性模量为70MN/M3或更低的三个无孔 塑料板叠置,来形成厚度为2mm至7mm的所述第一层;其中,在所述塑料板中,中间的塑料板具有多个使外层的塑料板与所述中间的塑料板 相互隔开的凸起;并且其中所述凸起是空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20微米至100微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二层的密度为30kg/m3至90kg/m3。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5mm至25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二层的动态弹性模量为10MN/M3或更低。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三层是通过叠置三个塑料板来形成的;其中在所述塑料板中,中间的塑料板具有多个使外层的塑料板与所述中间的塑料板相 互隔开的凸起;并且其中所述凸起是空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塑料板的密度为250kg/m3至500kg/m3。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塑料板的弯曲弹性模量为0. 5Gpa至1. 5Gpa。
11.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三层的厚度为3mm至10mm。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其中所述第四层包括用于确保长期稳定性的框架和用于降低撞击声的填料; 其中所述框架由发泡聚合物制成并具有多个孔;并且 其中所述填料由缠结的聚合物纤维制成并填充在所述多个孔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框架的密度为30kg/m3至50kg/m3。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框架的耐压强度为1. 5kgf/cm2至7. 0kgf/cm2。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其中,基于所述第三层的下部空间,所述填料的占空比为60%至90%。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填料的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20微米至100微米;并且 其中所述填料的密度为25kg/m3或更低。
17. 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四层的厚度为5mm至30mm。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其中,基于所述第四层的下部空间,所述第五层的占空比为15%至30%。
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五层的密度为25kg/m3至65kg/m3。
2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五层的动态弹性模量为100MN/M3或更低。
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五层的厚度为2mm至15mm。
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 其中所述第一层至所述第五层被模块化成易于运输和安装的尺寸。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其安装在板坯层上并能降低通过楼板传递的撞击声,包括第一层,其上具有灰浆层或轻质泡沫混凝土层,用于防止水从灰浆层或轻质泡沫混凝土层渗透,并降低撞击声;第二层,其位于第一层下方,并由缠结的聚合物纤维制成,用于降低撞击声并确保长期稳定性;第三层,其位于第二层下方,并由一叠塑料板制成,用于降低撞击声并提高平坦性;第四层,其位于第三层下方,用于降低撞击声并确保长期稳定性;以及第五层,其部分位于第四层下方,并由具有弹性保持特性的发泡聚合物制成。本发明的楼板撞击声吸收板具有非常小的厚度、非常好的降低楼板撞击声的特性以及长期稳定性。
文档编号E04F15/20GK101736887SQ20091021201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
发明者安麒龙, 朴赞容, 李在益, 李正喜, 裵相俊 申请人:Ls电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