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924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机械,特别是指一种生产陶瓷砖的布料系统。
技术背景
陶瓷砖的表面装饰效果和生产效率与布料设备及其布料工艺有极大关系。当 前的布料设备及其布料工艺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先将各色基、微粉料分装 于多个料斗,其中多个微粉料斗将各色微粉料分投放到其下运转的皮带机上,皮 带机再将各色微粉料混投放到其下一个集料斗中,集料斗中的微粉料最后布于平 台上的承粉格栅中。而分装基粉料的料斗则将基粉料投放到平台上的承粉小斗 中,然后格栅和小斗被推送到压砖机下将微、基粉料顺序填入压砖模腔中,再返 回来作下一循环。另一类是加长布料设备增设多个布料工位,将各色微、基粉料 依次布于皮带等其它承粉载体上,然后将粉料运送至压砖机下填入压砖模腔中, 再返回来作下一循环。上述前一类方式主要缺陷是其一,生产的陶瓷砖的表面 主图纹与格栅的构成有关,而格栅的内部是由数十根矩形条状金属按所设定的图 纹弯曲构成,由此可知格栅不仅制作困难,而且能构成的图纹有限,图纹呆板、 不自然。其二,布料工艺复杂、环节较多,布料、填料均须依次进行以避相互碰 撞,因此生产效率低下,且难以实现更多层次的布料。上述后一类方式的主要缺 陷是增设多个布料工位意味着布料设备体积变得庞大与复杂,设备制作、维护 成本也相应大幅上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当前布料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布 料设备简化、生产成本低、可使陶瓷砖表面获得丰富多彩的、自然的、仿真度高 的图纹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 模板组合布料系统,包括布料架、基粉布料装置、微粉布料装置、料管补料装置、 行走导向装置和行走驱动装置。所述基粉布料装置和至少两组微粉布料装置前后 并列安装在布料架上;所述料管补料装置安装在布料架上且位于基粉布料装置、 微粉布料装置上方;所述布料架两侧设有行走导向装置,端部设有行走驱动装置。
所述基粉布料装置在布料架上呈倾斜状安装,其上部设有驱动装置和主动
4轴,下端设有基粉包容料仓和基粉配料叶片轮。传动轮安装于主动轴和基粉配料 叶片轮之两轴端部,并通过传动带将主动轴的旋转运动传递与基粉配料叶片轮使
之同步旋转。
所述微粉布料装置在布料架上呈倾斜状安装,其上部设有驱动装置和主动 轴,下端设有微粉包容料仓和微粉配料叶片轮。传动轮与单向传动轮分别安装于 主动轴与微粉配料叶片轮之两轴端部。单向传动轮内置有单向超越离合器,并通 过传动带将主动轴的旋转运动传递与微粉配料叶片轮使之单向旋转。环绕模板固 定在传动带上并随其同步运动。
所述传动带可为同步齿形带、V带、联组V带、多楔带、平带或链条。
所述传动轮和单向传动轮为同步齿形带轮、V带轮、联组V带轮、多楔带轮、 平带轮或链轮中的一种。
所述基粉配料叶片轮轮体外圆面上镶嵌有叶片D。
所述微粉配料叶片轮轮体外圆面上镶嵌有长叶片E或错位的短叶片F。
所述基粉包容料仓空套在基粉配料叶片轮上,仓底内弧半包容叶片D的径向 外端,仓底最低处开有基粉布料口M,两端与布料架连接。
所述微粉包容料仓空套在微粉配料叶片轮上,仓底内弧半包容长叶片E或短 叶片F的径向外端,仓底最低处开有微粉布料口N,两端与布料架连接。
所述环绕模板可由橡胶板、柔性塑料板或柔性金属薄板构成,模板上至少有 一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陶瓷砖面积的穿透的图纹区域S。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可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一,多组环绕模板组合使用为陶瓷 砖表面获取丰富多彩的、自然的、仿真度高的图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使 用旋轮叶片轮限定色微料的布施厚度,可节省高成本的色微粉料。其三,将多种 色微粉料在较短的工位距离内逐层次的组合或叠加布施于承粉载体上,可縮短布 料时间并简化布料设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角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角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基粉布料装置主零件组合角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微粉布料装置主零件组合角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传动带与环绕模板组合角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基粉配料叶片轮角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长叶片的微粉配料叶片轮角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错位短叶片的微粉配料叶片轮角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静止的布料系统对移动的承粉载体
实施布料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移动的布料系统对静止的承粉载体
实施布料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实施方式——静止的布料系统对运动的带式承粉
载体实施布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布料架1两侧安装有行走导向装置5,端部安装 有行走驱动装置6,布料架1设在布料机主机架上。行走驱动装置6可驱动布料 系统在主机架上行走以对静止的承粉载体J布施粉料;行走驱动装置6也可弃用 或停用,此时布料系统将固定或静止在主机架上由承粉载体H运动来完成粉料布 施。
料管补料装置4安装在布料架1上且位于基粉布料装置2和微粉布料装置3 之上方,料管组合402由驱动装置401驱动,可左右运动对基粉包容料仓205和 微粉包容料仓302实施补料。
基粉布料装置2和至少两组微粉布料装置3呈倾斜状并列安装在布料架1上。
基粉布料装置2上部设置有驱动装置201和主动轴202,下端设置有基粉包 容料仓205和基粉配料叶片轮206,传动轮203与传动带204安装于主动轴202 和基粉配料叶片轮206之两轴端部。驱动装置201驱动主动轴202转动时基粉配 料叶片轮206亦同步转动。基粉包容料仓205空套在基粉配料叶片轮206上并与 布料架1连接,基粉包容料仓205仓底最低处开有基粉布料口 M,仓底内弧面半 包容基粉配料叶片轮206且紧贴叶片D的径向外端面。基粉配料叶片轮206旋转 时将刮动基粉料从基粉布料口 M排出,基粉配料叶片轮206转动的快慢可控制基粉料的布施厚度。
微粉布料装置3上部设置有驱动装置301和主动轴202,下端设置有微粉包 容料仓302和微粉配料叶片轮303,主动轴202与微粉布料叶片轮303两端部分 别安装有传动轮203与单向传动轮304,单向传动轮304内置有单向超越离合器 305,传动带204绕套在传动轮203和单向传动轮304之轮面上,环绕模板306 固定在传动带204上并环绕在微粉包容料仓302的前、后与底部外表面上。驱动 装置301驱动主动轴202正转或反转时,传动带204携环绕模板306亦作同步的 正、反回转,而微粉配料叶片轮303只能随传动带204作同步正转,反转则停止。 微粉包容料仓302空套在微粉配料叶片轮303上并与布料架1连接,微粉包容料 仓302仓底最低处开有微粉布料口 N,仓底内弧面半包容微粉配料叶片轮303且 紧贴叶片E或F的径向外端面。微粉配料叶片轮303旋转时将刮动色微粉料从微 粉布料口N排出,轮体外圆面与仓底弧面的间隙决定色微粉料的布施厚度,错位 短叶片的微粉配料叶片轮303对微粉包容料仓302内的多种色微粉料有搅拌作 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以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为例,布料机构运作前
首先要确立起始条件,第一,料管组合402左右运动向基粉包容料仓205与微粉 包容料仓302注入足够的粉料。第二,调节各组微粉布料装置3的传动带204运 动,使环绕模板306的图纹区域起始线T位于微粉包容料仓302的微粉布料口 N 的正下方。第三,承粉载体H在静止的布料系统与压砖模G之间往复运动。
起始条件确立后,布料开始过程如下当承粉载体H运动进入到第一组微粉 布料装置3的微粉包容料仓302的微粉布料口 N的正下方时,发出第一布料信号 一--第一组的主动轴202驱动第一组的传动带204 (携第一组的环绕模板306)、 第一组的微粉配料叶片轮303同步转动——叶片E或F刮动色微粉料从微粉包容 料仓302的微粉布料口 N排出——色微粉料穿过环绕模板306的图纹区域S布施 到承粉载体H之中。当承粉载体H进入到第二组微粉包容料仓302的微粉布料口 N的正下方时,第二布料信号发出,第二层布料开始,其微粉料布施过程与第一 层相同。第N层照此类推,各层色微粉料相互组合或叠加构成陶瓷砖表面所需的 图纹。当承粉载体H进入到基粉布料装置2的基粉包容料仓205的基粉布料口 M 的正下方时,最后一个布料信号发出——相应的主动轴202驱动传动带204、基粉配料叶片轮206同步转动——叶片D刮动基粉料从基粉包容料仓205的基粉布 料口 M排出——基粉料落到下方的承粉载体H之中,覆盖先前布下的色微粉料。
色微粉布料结束过程如下当承粉载体H越过每一组微粉布料口 N的正下方 时,发出结束信号,其上方相应的主动轴202反转,直至传动带204 (携环绕模 板306)退返回复到原位时停止运动,而微粉配料叶片轮303则在主动轴202反 转时停止转动,微粉布料口N亦停止排料。
基粉布料结束过程如下当承粉载体H越过基粉包容料仓205的基粉布料口 M正下方时,发出结束信号,基粉布料装置2停止运动,基粉布料口M亦停止排 料。
布料全过程结束如下当基粉料布施完毕发出结束信号后,承粉载体H反向
运动将布好的粉料向压砖模G推送,同时料管组合402左右运动向基粉包容料仓 205、微粉包容料仓302补料,至此布料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 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被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8
权利要求1.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包括有布料架(1)、基粉布料装置(2)、微粉布料装置(3)、料管补料装置(4)、行走导向装置(5)、行走驱动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粉布料装置(2)和至少两组微粉布料装置(3)前后并列安装在布料架(1)上;所述料管补料装置(4)安装在布料架(1)上且位于基粉布料装置(2)和微粉布料装置(3)上方;所述布料架(1)两侧设有行走导向装置(5),端部设有行走驱动装置(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基粉布料装置(2)在布料架(1)上呈倾斜状安装,其上部设有 驱动装置(201)和主动轴_(202),下端设有基粉包容料仓(205)和基粉配料叶 片轮(206);传动轮(203)安装于主动轴(202)和基粉配料叶片轮(206)之 两轴端部,并通过传动带(204)将主动轴(202)的旋转运动传递与基粉配料叶 片轮(206)使之同步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微粉布料装置(3)在布料架(1)上呈倾斜状安装,其上部设有 驱动装置(301)和主动轴(202),下端设有微粉包容料仓(302)和微粉配料叶 片轮(303);传动轮(203)与单向传动轮(304)分别安装于主动轴(202)与 微粉配料叶片轮(303)之两轴端部,单向传动轮(304)内置单向超越离合器(305), 并通过传动带(204)将主动轴(202)的旋转运动单向传递与微粉配料叶片轮(303) 使之单向旋转;环绕模板(306)固定在传动带(204)上并随其同步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204)为同步齿形带、V带、联组V带、多楔带、 平带或链条中的一种。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203)和向传动轮(304)分别为同步齿形带轮、 V带轮、联组V带轮、多楔带轮、平带轮或链轮中的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板组合布料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粉配料叶片轮(206)轮体外圆面上镶嵌有叶片(D)。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配料叶片轮(303)轮体外圆面上镶嵌有长叶片(E)或错位的短叶片(F)。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粉包容料仓(205)空套在基粉配料叶片轮(206)上, 仓底内弧半包容叶片(D)的径向外端,仓底最低处开有基粉布料口 (M),两端 与布料架(1)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 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粉包容料仓(302)空套在微粉配料叶片轮(303)上, 仓底内弧半包容长叶片E或短叶片F的径向外端,仓底最低处开有微粉布料口(N),两端与布料架(1)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环绕模板(306)可由橡胶板、柔性塑料板或柔性金属薄板构成, 模板上至少有一处面积等于或略大于陶瓷砖面积的穿透的图纹区域(S)。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片轮、包容料仓与环绕模板组合布料系统。包括布料架、基粉布料装置、微粉布料装置,料管补料装置、行走导向装置和行走驱动装置。所述布料架可在主机架上行走或固定,所述基、微粉布料装置设有包容料仓和配料叶片轮,微粉布料装置还设有循环运动的环绕模板。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可获得如下良好效果一,多组环绕模板组合使用为陶瓷砖表面获取丰富多彩的、自然的、仿真度高的图纹,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使用旋轮叶片轮限定色微料的布施厚度,可节省高成本的色微粉料。三,将多种色微粉料在较短的工位距离内逐层次的组合或叠加布施于承粉载体上,可缩短布料时间并简化布料设备。
文档编号B28B3/02GK201389900SQ200920055579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
发明者吕其安 申请人:吕其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