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中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147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房中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房中房,尤指在人员居住或使用的内房外建筑出外房,且外房与内房之间间隔有调节空间的房中房。
背景技术
一般房屋皆利用外墙作为遮蔽风雨以及隔热保温使用,此种方式对于房屋内外的温差较小,也就是对于温度的调节无太大的作用,例如夏季空气就不易流通,反而较热,或者在屋顶上加盖一层铁皮屋防日晒,但是只有在夏季发生作用,而墙壁一样会受到日光照射,尤其是水泥墙吸收热能后,到夜晚时必须等待非常长的时间,水泥墙所吸收的热才能散退,因此大多数人会加装冷暖器机来调节室内温度,如此便会耗费资源,而无法有效的节省资源,并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相关业者所亟欲改善的课题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在人员居住或使用的内房外建筑出外房,且外房与内房之间间隔有调节空间,利用调节空间使内房的温度较不易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化,进而可节省资源,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中房,所述房中房设置有外房,外房内容纳有内房,外房与内房之间间隔有调节空间。于较佳实施例中,该内房为一栋以上。于较佳实施例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集水道连接有水管,水管连接有集水塔。于较佳实施例中,该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于较佳实施例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而外房顶面处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于前后外墙之间设置有多个钢索,各钢索为间隔排列设置,且钢索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侧壁,外房内间隔排列有多个支柱,支柱为固定于外房内的地面,支柱上方设有缺槽,而位于第二侧壁顶端处的钢索位于多个缺槽内。于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侧壁顶端处的钢索间隔设置有多个座体,于座体上端设有轴承,座体具有容置空间,钢索位于容置空间内,容置空间下方锁固有螺丝,容置空间上方设置有穿孔,穿孔内穿设有绳索,绳索两端固定于第一侧壁上。于较佳实施例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第二侧壁处于集水道上设置有帆布装置,该帆布装置于集水道两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支柱,支柱上设置有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且两第一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帆布卷,两第二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帆布卷,第一帆布卷设置有第一轴心,第一轴心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轴座,且第一轴心上绕设有第一帆布,而第二帆布卷设置有第二轴心,第二轴心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轴座,且第二轴心上绕设有第二帆布。于较佳实施例中,该帆布装置的第一轴心与第二轴心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各自利用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连接于马达,而固 定座于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两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抵压元件。于较佳实施例中,该抵压元件于两固定杆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杆,各第一活动杆末端枢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并于两第二活动杆之间枢接有抵压轮。于较佳实施例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第二侧壁处于集水道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于两第二侧壁顶端处分别设置有滑轮座,滑轮座上枢接有第一传动轮,两第一传动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并于第一传动轮一侧枢接有第二传动轮,且传动装置于两第二侧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链轮座及其链轮,在链轮上绕设有链条,两链轮座的链轮之间枢接有连动杆,连动杆上枢接有支撑座固定于第二侧壁,连动杆上设置有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三传动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皮带与第四皮带,且第三皮带与第四皮带连接有马达。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功效在于(一)利用外房与内房之间间隔的调节空间,使内房的温度较不易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化。( 二)夏天或天气较热时,可以用深色的第一帆布罩覆于外房顶面,使阳光无法照射至内房,再配合外房四周窗户打开通风,以及百叶窗隔离阳光照射入内,并且利用调节空间阻绝热源传导,让内房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升。(三)冬天或天气较冷时,可以用透明或浅色的第二帆布罩覆于外房顶面,让阳光可照射至内房,再配合外房的四周窗户保留部分通风外,其他部分窗户可关上,让内房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度下降。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房的立体外观图。[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房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房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墙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外房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柱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座体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帆布装置的局部剖面立体图。图10为图9中A部分第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图11为帆布装置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12为帆布装置的又一动作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装置的局部剖面立体图。图14为图13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15为图13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铺盖帆布后的局部侧视剖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外房11、外墙12、开口13、窗户14、走道15、集水道16、水管17、升降装置18、第一侧壁19、第二侧壁191、缺口2、内房21、集水塔3、调节空间4、支撑装置41、钢索42、支柱421、缺槽422、镂空部43、座体431、容置空间432、螺丝433、穿孔434、轴承[0061]44、绳索5、帆布装置51、固定座511、支柱52、第一轴座53、第二轴座54、第一帆布卷 541、第一轴心542、第一帆布543、第一皮带轮55、第二帆布卷551、第二轴心552、第二帆布553、第二皮带轮56、第一皮带561、第二皮带57、马达58、固定杆581、螺丝59、抵压元件591、第一活动杆592、第二活动杆593、弹性元件594、抵压轮6、传动装置61、滑轮座611、第一传动轮612、第二传动轮62、传动带63、链轮座631、连动杆632、支撑座633、链轮634、第三传动轮64、链条Ml、定位柱642、帽盖65、第三皮带66、第四皮带[0100]67、马达68、螺丝69、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房中房设置有外房1,外房I内容纳有一栋或一栋以上用以供人员居住或使用的内房2,外房I与内房2之间间隔有调节空间3,外房I四周以外墙11环绕形成正方体或长方体,且外墙11于适当处开设有开12作为人员出入用,并于外墙11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13,窗户13可为气密窗和/或百叶窗,且外墙11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14用以供使用者行走,进而开启或关闭窗户13以调节 空气或光线,并于外房I内一侧设置有升降装置17,以供人员搭乘或行走至各走道14,升降装置17可为电梯或者旋转式楼梯;外墙11内侧顶面处设置有用以收集雨水的集水道15, 集水道15连接有水管16,水管16连接有设置于内房2的集水塔21,让雨水可回收使用,靠近左右两侧外墙11的集水道15竖立有第一侧壁18,靠近前后两侧外墙11的集水道15竖立有第二侧壁19,第二侧壁19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19呈三角形,且第一侧壁18与第二侧壁19端部呈相互连接,而第二侧壁19顶端处设置有缺口 191 (参阅图6)。请参阅图4及图6至图9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外房I顶面处设置有支撑装置4,支撑装置4于前后外墙11之间设置有多个钢索41,各钢索41为间隔排列设置,且钢索41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侧壁19 ;外房I内间隔排列有多个支柱42,支柱42为固定于外房I内的地面,支柱42上方设有缺槽421,缺槽421下方设置有镂空部422,而位于第二侧壁19顶端处的钢索41位于多个缺槽421内,使钢索41受到支撑,而位于第二侧壁19顶端处的钢索41间隔设置有多个座体43,座体43具有容置空间431,钢索41位于容置空间431内,容置空间431下方锁固有螺丝432,以迫紧容置空间431夹固钢索41,容置空间431上方设置有穿孔433,穿孔433内穿设有绳索44,绳索44两端固定于第一侧壁18上,且座体43于穿孔433上方设置有轴承434。请参阅图9至图12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外房I 一侧的第二侧壁19处,于集水道15上设置有帆布装置5,该帆布装置5于集水道15两侧设置有固定座51,固定座51上设置有支柱511,并于支柱511上安装第一轴座52与第二轴座53,且两第一轴座52之间设置有第一帆布卷54,两第二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帆布卷55,第一帆布卷54设置有第一轴心541,第一轴心541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轴座52,且第一轴心541上绕设有第一帆布542,第一帆布542为深色帆布,而第二帆布卷55设置有第二轴心551,第二轴心551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轴座53,且第二轴心551上绕设有第二帆布552,第二帆布552为透明或浅色帆布;该第一轴心541与第二轴心551 —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皮带轮543与第二皮带轮553,且第一皮带轮543与第二皮带轮553可选择各别利用第一皮带56、第二皮带561连接于马达57 ;该固定座51于第一轴座52与第二轴座53 —侧设置有固定杆58,两固定杆58之间设置有抵压兀件59,抵压兀件59于两固定杆58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杆591,各第一活动杆591末端枢接有第二活动杆592,第一活动杆591与第二活动杆592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593,并于两第二活动杆592之间枢接有抵压轮594,抵压轮594通过弹性元件593拉动第二活动杆592而抵压于第一帆布542或第二帆布552表面,而固定杆58上设置有螺丝581,以锁固第一活动杆591的位置。请参阅图13至图1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外房I 一侧的第二侧壁19处,于远离帆布装置5另一侧的集水道15上设置有传动装置6,该传动装置6于两第二侧壁19顶端处的缺口 191两侧分别设置有滑轮座61,滑轮座61上枢接有第一传动轮611,两第一传动轮611之间绕设有传动带62,传动带62抵持于座体43的轴承434表面(如图8所示),以及位于镂空部422内(如图7所示),并于前面第一传动轮611 —侧枢接有第二传动轮612 ;该传动装置6于两第二侧壁19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链轮座63及其链轮633,前面两链轮座63的链轮633之间枢接有连动杆631,连动杆631上枢接有支撑座632固定于第二侧壁19,而两第一侧壁18两端的链轮633上绕设有链条64,链条64的侧方间隔设置有定位柱641,而连动杆631上设置有第三传动轮634,而第二传动轮612与第三传动轮634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皮带65与第四皮带66,且第三皮带65与第四皮带66连接有马达67,而链条64下方于第一侧壁18表面以螺丝68锁固有固定板69。请参阅图I与图7至图16所示,当帆布装置5的第一帆布542欲铺盖于支撑装置4的钢索41与绳索44表面时,先将帆布装置5的第一皮带56连接于马达57与第一帆布卷54的第一皮带轮543,并调整抵压元件59的抵压轮594抵压于第一帆布542表面,再将第一帆布542拉出,并使第一帆布542末端固定于传动带62与链条64上,再驱动马达57、67,以拉动第一帆布542朝向传动装置6移动,进而铺盖于钢索41与绳索44表面,而第一帆布542两侧位于链条64表面位置处,并且穿过定位柱641,而定位柱641上套设有帽盖642固定第一帆布542,且第一帆布542两端抵压于固定板69,使螺丝68锁固固定板69,将第一帆布542两端固定于第一侧壁18与固定板69之间;相同的,若要将第二帆布552铺盖于支撑装置4的钢索41与绳索44表面时,也是以上述固定方式固定。当铺盖于支撑装置4的钢索41和绳索44表面上的第一帆布542或第二帆布552,欲卷收回第一帆布卷54或第二帆布卷55上时,只要由铺盖帆布的最后一个动作起,朝反向操作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并增进功效,其关键技术在于(一 )利用外房I与内房2之间间隔的调节空间3,使内房2的温度较不易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化。(二)夏天或天气较热时,可以用深色的第一帆布542罩覆于外房I顶面,使阳光无法照射至内房2,再配合外房I四周窗户13打开通风,以及百叶窗隔离阳光照射入内,并且利用调节空间3阻绝热源传导,让内房2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升。(三)冬天或天气较冷时,可以用透明或浅色的第二帆布552罩覆于外房I顶面,让阳光可照射至内房2,再配合外房I的四周窗户13保留部分通风外,其他部分窗户13可关上,让内房2不会产生较大的温度下降。
权利要求1.一种房中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中房设置有外房,外房内容纳有内房,外房与内房之间间隔有调节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房为一栋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集水道连接有水管,水管连接有集水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而外房顶面处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装置于前后外墙之间设置有多个钢索,各钢索为间隔排列设置,且钢索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侧壁,外房内间隔排列有多个支柱,支柱为固定于外房内的地面,支柱上方设有缺槽,而位于第二侧壁顶端处的钢索位于多个缺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侧壁顶端处的钢索间隔设置有多个座体,于座体上端设有轴承,座体具有容置空间,钢索位于容置空间内,容置空间下方锁固有螺丝,容置空间上方设置有穿孔,穿孔内穿设有绳索,绳索两端固定于第一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第二侧壁处于集水道上设置有帆布装置,该帆布装置于集水道两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支柱,支柱上设置有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且两第一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帆布卷,两第二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帆布卷,第一帆布卷设置有第一轴心,第一轴心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一轴座,且第一轴心上绕设有第一帆布,而第二帆布卷设置有第二轴心,第二轴心两端分别枢接于第二轴座,且第二轴心上绕设有第二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帆布装置的第一轴心与第二轴心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各自利用第一皮带、第二皮带连接于马达,而固定座于第一轴座与第二轴座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两固定杆之间设置有抵压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抵压元件于两固定杆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活动杆,各第一活动杆末端枢接有第二活动杆,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并于两第二活动杆之间枢接有抵压轮。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房中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房四周以外墙环绕形成,且外墙于适当处开设有开口,并于外墙上阵列设置有多个窗户,外墙内侧设置有多排走道,且外墙内侧顶面处设置有集水道,左右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一侧壁,靠近前后两侧外墙的集水道竖立有第二侧壁,第二侧壁为由中央处朝向两端呈倾斜状,使第二侧壁呈三角形,第二侧壁处于集水道上设置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于两第二侧壁顶端处分别设置有滑轮座,滑轮座上枢接有第一传动轮,两第一传动轮之间绕设有传动带,并于第一传动轮一侧枢接有第二传动轮,且传动装置于两第二侧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链轮座及其链轮,在链轮上绕设有链条,两链轮座的链轮之间枢接有连动杆,连动杆上枢接有支撑座固定于第二侧壁,连动杆上设置有第三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第三传动轮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皮带与第四皮带,且第三皮带与第四皮带连接有马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中房,其涉及建筑物领域,所述房中房设置有外房,外房内容纳有内房,外房与内房之间间隔有调节空间,利用调节空间使内房的温度较不易因外界温度影响而产生较大变化,进而可节省资源,并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文档编号E04H14/00GK202745464SQ20122035198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黄秀炳 申请人:黄秀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