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90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铺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铺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墙用的铺灰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墙时,建筑工人通常采 用灰刀并凭借经验来铺设砂浆,这样容易使灰浆厚薄不均匀,影响墙体的质量,而且还容易发生灰浆掉落而造成浪费。同时,为了增强墙体的强度,通常需要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的边肋上设置拉筋以增加墙体的强度,而由于砌块边肋只有30mm,固定拉筋且取中有困难,如果拉筋未被灰浆包裹,容易产生锈蚀。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铺灰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铺浆均匀且能准确定位拉筋的铺灰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铺灰器,其包括边框、内模、连接肋以及手柄;其中,所述内模收容于边框内,两者之间形成铺灰区;所述内模通过连接肋连接至边框上;所述手柄固定于边框的下端;于所述边框的上下两端表面设有一拉筋定位槽。本实用新型的铺灰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铺灰区的深度为15mm。本实用新型的铺灰器还可设置为所述拉筋定位槽的深度、宽度均为8_。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铺灰器的结构简单,其能将灰浆厚度铺设均匀,且能将拉筋固定在砌块的肋中心,拉筋被灰浆包裹不易锈蚀,以达到墙体的牢固和整体性,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能够保证墙体质量,还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节省砌筑砂浆。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铺灰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铺灰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说明书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铺灰器,其由边框I、内模2、连接肋3以及手柄4等几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边框I、内模2和连接肋3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内模2收容于边框I内,两者之间形成铺灰区5,该铺灰区5的深度为15mm,从而使铺设的灰浆厚度为15mm。所述内模2通过连接肋3连接至边框I上。所述手柄4固定于边框I的下端。于所述边框I的上下两端表面设有一拉筋定位槽6,该拉筋定位槽6的深度、宽度均为8mm。本实用新型的铺灰器在使用时,将拉筋放置于拉筋定位槽6内,并将该铺灰器倒扣在混凝土空心砌块上,在铺灰区5填充灰浆,之后取下该铺灰器即能将灰浆均匀的铺设在混凝土空心砌块上,并能将拉筋准确的定位并完全被灰衆包裹。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本创作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创作,凡在本创作的精神及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创作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铺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内模、连接肋以及手柄;其中,所述内模收容于边框内,两者之间形成铺灰区;所述内模通过连接肋连接至边框上;所述手柄固定于边框的下端;于所述边框的上下两端表面设有一拉筋定位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铺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灰区的深度为1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铺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定位槽的深度、宽度均为8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铺灰器,其包括边框、内模、连接肋以及手柄;其中,所述内模收容于边框内,两者之间形成铺灰区;所述内模通过连接肋连接至边框上;所述手柄固定于边框的下端;于所述边框的上下两端表面设有一拉筋定位槽。本实用新型的铺灰器的结构简单,其能将灰浆厚度铺设均匀,且能将拉筋固定在砌块的肋中心,拉筋被灰浆包裹不易锈蚀,以达到墙体的牢固和整体性,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能够保证墙体质量,还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节省砌筑砂浆。
文档编号E04G21/20GK202672760SQ20122037024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
发明者李文瑾, 陈震, 王玉山 申请人:天津市兴业龙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