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153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
背景技术
[0002]工厂中的电工、管道工等维修工种在进行登高操作时,目前一般采用靠梯或人字梯等梯子进行操作,但使用梯子进行操作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安全性与稳定性差,尤其是靠梯,很容易滑倒,在使用时往往需要用物体抵住梯脚,二是稳定性差,维修人员爬在梯子上进行维修时需要不断调整重心,使得维修费时费力,三是在梯子上操作时,操作范围狭小,需要不断搬动梯子以调整操作角度或操作范围。[0003]授权公告号CN2551716Y,授权公告日2003年5月2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脚手架,可组合为组合脚手架和组合立柱,其中,组合脚手架是利用数个立架、数个斜拉撑、数个调整螺母和一个踏板组构而成。斜拉撑螺固在立架上以增强稳固性,踏板跨置在立架的横杆上,使立架底部所套置的调整螺母配合所欲调整的高度来控制调整,使立架的脚管上升或下降。其不足之处在于,该脚手架在同层平面移动较为不便,使用灵活性差,只能拆卸后将部件依次搬运,再将各部件组装后使用或直接对该脚手架进行拖动,但拆卸后依次搬运或直接拖动均费时费力,直接拖动甚至会在地面留下拖痕,对地面造成损害,此外,该脚手架不便于攀爬。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脚手架移动不便,使用灵活性较差,且不易攀爬上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移动方便,使用灵活性与稳定性好,便于攀爬结构简单,且为整体结构的手推式活动脚手架。[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包括呈矩形的作业平台及设置在作业平台底面四个边角位置处的立杆,所述立杆顶端与作业平台底面固定连接,立杆底端连接有滚轮,其中一立杆上固定有爬梯,所述爬梯由其中一立杆与位于立杆一侧的梯杆以及数根横向设置在立杆与梯杆之间的爬杆构成,所述爬杆两端分别与立杆及梯杆固定连接。立杆起到支撑的作用,作业平台用于操作人员的站立及操作工具的摆放,在作业平台上操作,操作范围大,灵活性好,且安全性也得到大大提高;立杆底端固定有滚轮,只需拉动或推动立杆便能使本实用新型移动,移动方便且省事省力,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而爬梯便于操作人员攀爬上作业平台进行操作,爬梯由其中一立杆与位于立杆一侧的梯杆以及数根横向设置在立杆与梯杆之间的爬杆构成,利用立杆作为爬梯的一部分,以降低制作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为整体结构,可通过滚轮进行整体搬运,使用灵活性好。[0007]作为优选,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框架,所述立杆固定在框架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所述框架内固定有铺板。立杆固定在框架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稳定性好,框架上还可以焊接各种插接段,以插接的方式在框架上增加新的搭架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高度。[0008]作为优选,靠近爬梯一侧的铺板上设有爬梯口。爬梯口便于操作人员的上下,避免上下时与铺板发生干涉。作为优选,所述立杆的高度大于等于3m。立杆的高度大于等于3m以满足登高作业的高度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立杆间相对设置有一对连接横杆,所述连接横杆位于立杆上部。作为优选,所述框架与立杆、连接横杆与立杆之间均设有加强结构。加强结构以提高结构强度,从而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与立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架或连接横杆固定连接。加强杆结构简单,加强杆一端与立杆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框架或连接横杆固定连接,相互直接构成三角结构,不易形变,提高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滚轮为万向轮。滚轮为万向轮,使得本实用新型可沿任何方向滑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移动方便且省事省力,使用灵活性好,便于攀爬;(2)结构稳定性好;(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立杆1,滚轮2,框架3,铺板4,连接横杆5,加强杆6,梯杆7,爬杆8,爬梯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包括呈矩形的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包括框架3,框架3内固定有铺板4 (见图3),框架3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通过焊接有固定有高度为3m的立杆1,立杆I底端固定有滚轮2,滚轮2为万向轮,立杆I间相对设置有一对连接横杆5(见图2),连接横杆5位于立杆I上部,框架3与立杆1、连接横杆5与立杆I之间均焊接有加强杆6,加强杆6 —端与立杆I焊连,另一端与框架3或连接横杆6焊连,其中一立杆I上固定有爬梯,爬梯由该立杆I与位于立杆I 一侧的梯杆7以及数根横向焊接在立杆I与梯杆7之间的爬杆8构成,爬杆两端分别焊接在与立杆I及梯杆7上,靠近爬梯一侧的铺板4上开有爬梯口 9。本实用新型放置在地面上后通过推动立杆I便可实现任意方向的移动,移动方便且省事省力,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操作人员通过爬梯从爬梯口 9爬上作业平台即可进行操作,同时,更换操作地点时,操作人员无需爬下脚手架,只需呆在作业平台上,让其他人员将本实用新型推至操作地点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包括呈矩形的作业平台及设置在作业平台底面四个边角位置处的立杆(I ),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I)顶端与作业平台底面固定连接,立杆(I)底端连接有滚轮(2),其中一立杆上固定有爬梯,所述爬梯由其中一立杆(I)与位于立杆(I) 一侧的梯杆(7 )以及数根横向设置在立杆(I)与梯杆(7 )之间的爬杆(8 )构成,所述爬杆(8 )两端分别与立杆(I)及梯杆(7)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框架(3),所述立杆(I)固定在框架(3)底部的四个边角位置处,所述框架(3)内固定有铺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靠近爬梯一侧的铺板(4)上设有爬梯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立杆(I)的高度大于等于3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I)间相对设置有一对连接横杆(5),所述连接横杆(5)位于立杆(I)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3)与立杆(I)、连接横杆(5)与立杆(I)之间均设有加强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为加强杆(6),所述加强杆(6)—端与立杆(I)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框架(3)或连接横杆(6)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为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推式活动脚手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脚手架移动不便,使用灵活性较差,且不易攀爬上去的问题,它包括呈矩形的作业平台及设置在作业平台底面四个边角位置处的立杆,所述立杆顶端与作业平台底面固定连接,立杆底端连接有滚轮,其中一立杆上固定有爬梯,所述爬梯由其中一立杆与位于立杆一侧的梯杆以及数根横向设置在立杆与梯杆之间的爬杆构成,所述爬杆两端分别与立杆及梯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移动方便且省事省力,使用灵活性好,且便于攀爬;结构稳定性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E04G1/24GK203066446SQ2012207344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马进仓, 晁海林 申请人: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