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907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板,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
背景技术
多年来,发泡聚苯乙烯或硬质聚氨酯和含有玻璃或岩棉的矿物纤维的油性材料,已被广泛用于建筑物隔热。这些材料通常安装于砌砖、砌墙或钢结构之间以及建筑的外墙。由于其具有低导热性,能防止热量进入或散出建筑物。这些绝热材料可以增加能源效率,从而使建筑物拥有者能节省金钱和减少建筑物的碳足印。同样,这些隔热材料能使整个空间维持在恒定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从脚踝到头顶之间的高度)以及从外墙、天花和窗户到外墙的水平方向的温差较少,使得无论室外极冷或极热都能给居住者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环境。隔热材料很少有经常性的花费。与加热和冷却设备不同,隔热材料具有持久性以及不需要维修、保养和调整。这种形式的绝热材料还可以减少来自室外和建筑物内部其他房间的噪音和震动,从而提供了一个更舒适的环境。因此,这些材料在建筑物中已变得无所不在。但是,令我们更加担心的是这些隔热材料的毒性副作用,特别是在其燃烧的时候。引导这个领域的大量研究中,其中H.Savolainen, N.Kirchner在1998年在互联网日记中灾难及援救医学报告中发表的“火灾中烟雾里的毒物结构”第一版卷一号,清楚地强调了这些材料在火灾发生时和火灾后会产生的问题。这一份和其他研究显示,大部分的火灾受害人死亡,或不是由于火焰而是由于烟雾而造成伤害。窒息最主要是由中毒、缺氧、吸入一氧化碳、有时甚至是吸入氢氰酸而形成。另一个形成原因是吸入烟尘和刺激性燃烧物。Savolainen和Kirchner的研究表明,在现代建筑物中发现了因燃烧材料而吸入的烟雾成分,例如矿物纤维、硬质 聚氨酯、发泡聚苯乙烯。他们的调查结果总结如下:关于聚苯乙烯,热降解导致了与温度有关的一氧化碳和悬浮微粒的排放(Pfaffli et al.,1978)。自由的苯乙烯和苯甲醛也同样释放。包含了例如低聚苯乙烯链((Pfaffli et al.,1978)。苯乙烯在实验动物的神经里发现有一定的毒性((Savolainenand Pfaffli, 1977 ;Savolainen et al., 1980)。在试管实验中,包含热降解聚苯乙烯的废气导致了孤立性活体肝细胞的谷胱甘肽减少(Zitting et al.,1980)。基于此,聚苯乙烯烟雾毒性很可能与它的悬浮微粒和一氧化碳的含量有关。聚苯乙烯的燃烧导致了密集的黑烟(King,1975),这影响了能见度以及可能阻碍救援工作或人们逃离被困的建筑物。聚苯乙烯烟雾的毒性很明显地伴随着一氧化碳散出(Larsen et al., 1994)。在较早前,已经开始了具有协同作用的毒性研究(Levin etal., 1987) 0其中的一种形成原因包括了改变血红素氧结合能力。总之,聚苯乙烯的燃烧烟雾毒性主要是由材料所散发的一氧化碳所决定。当硬质聚氨酯达到250°C便开始分解(Rosenberg and Savolainen, 1986)。这些分解产物包括了异氰酸酯单体(二苯基甲烧二异氰酸酯,或甲基二苯异氰酸酯),相应的胺(丙二醛,或亚甲基双苯胺),一氧化碳和氰化氢(Rosenberg and Savolainen, 1986 ;Orzel et al., 1989)。释放的一氧化碳和氰化物是随温度变化而降解((Zitting et al.,1982)。氢氰酸和一氧化碳的共同释放显示的是协同作用,而不是实验白老鼠吸入毒性烟雾的“1+1 > 2”效应。(Esposito and Alarie, 1988 ;Prager et al.,1994)。如果实验聚氨酯样本经得起阻燃剂的考验,毒性烟雾会稍有减少或保持不变(Hilado et al., 1976 ;Hilado and Huttlinger, 1980)。硬质聚氨酯所产生的火灾烟雾包括很多悬浮微粒(Zitting et al., 1982)。这些都是含有聚乙烯的液体(Orzel et al., 1989)和短低聚物链的聚合物(Skarping et al.,1994)。硬质聚氨酯意外地接触到高温分解产物导致了呼吸系统不适和发烧(Littorin etal., 1994)以及紧缩性肺疾病(Voumard et al., 1995)。通过白老鼠实验证明了吸入聚氨酯烟雾使得肺表面活性剂新陈代谢发生广泛的变化。(Oulton et al.,1994)。作为通过检验的建筑材料的聚氨酯释放了氢氰酸(表2),它和其他含碳聚合物有可能在火灾环境中造成氢氰酸浓度,有时甚至是火灾牺牲者一剂致命的氰化物(Baud et al.,1991)。受害者把一氧化碳和大量的烟灰吸入肺部((Shusterman, 1993),我们应该记住这是无一例外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专门的治疗设施和策略(Crapo and Nellis,1980)。由于暴露在火灾的烟雾中,可能导致了长久的呼吸道反应过敏(Kinsella et al., 1991 ;Moisan, 1991)。假如用了玻璃和岩棉纤维产品作为建筑材料的建筑物发生火灾,矿物纤维会出现在污染的空气中(Hoskins and Brown,1994)。玻璃和岩棉纤维在一千至一千五百摄氏度范围内会溶解,因此在高温火灾中,其纤维结构开始被分解,这样悬浮在空气中的纤维被吸入到了肺部。矿物纤维仍有可能出现在火灾后的清拆工程或重建过程中。因此,这三种作为建筑物隔热最常见的材料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会产生严重危害。由于这些材料经常被循环再用,但它们的大体积/低重量的特性往往增加了运输成本,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问题,另外,它们不容易分解,例如聚氨酯和聚苯乙烯的油性材料变得越来越昂贵,使得矿物棉的生产十分耗能。因此,开发一种不仅`能隔热而且能在燃烧时减少产生毒气副作用,以及优先给建筑物提供更强的防火性的隔热防火材料,是一种迫切而理想的解决方案。隔热材料最重要的属性是它的隔热性能和这种低导热性的标准。作为热量流动,在瓦特(W)通过一平方米的地面和一块一米厚的材料,当两个面的温度不一样时,热量流动总计为lKelin(K)。用于测量导热系数(λ)的单位是W/(m*K)。硬质聚氨酯的隔热性能提供在0.024至0.030ff/(m.K)计算范围内的导热性,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通常能提供的值在0.035至0.040ff/(m.K)范围内。被用作隔热的矿物棉一般能达到0.035至0.040W/(m.K)的导热系数。泡沫混凝土是一个可操作性强、能纳入高达60%残存空气的低密度材料,而且它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一些泡沫混凝土混合物的导热系数能达到0.040至0.045W/ (m.K),因此,它能用作隔热保温材料;一块厚层泡沫混凝土也具有如硬质聚安酯、聚苯乙烯泡沫或者矿物棉纤维同样的隔热效果。厚层发泡混凝土与硬质聚氨酯、发泡聚苯乙烯和矿物棉一样,当作为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材料,自重成为了很重要的问题。随着密度的增加,大量的建筑材料也随之增加,这增加了建筑材料的吸热量。密度增加往往使导热系数增加,因此,密度越高,导热系数越高,影响了隔热效果。[0015]泡沫混凝土的生产通常使用化学发泡/泡沫剂,在这些材料未成形前,这些化学发泡/泡沫剂被混合在未固化混凝土内。一般它会自流平和自夯实,相较于普通混凝土,降低了收缩或龟裂的风险。泡沫混凝土也极其适合使用铸模成的预制隔热材料。把气泡整合到混凝土混合物能减少合成材料的密度的同时,降低了导热系数和提高了隔热保温材料的性能。但密度的减少削弱了混凝土的强度。为了泡沫混凝土能被用作隔热保温材料,必须要有一个范围在0.040至0.045W/ (m.K)之间的导热系数值。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必须在70kg/m3至150kg/m3之间,即使在垂直应用时,材料的自重都不能超过三或四米。正是这个原因,尽管泡沫混凝土有很多优势,但从不被认为是硬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和矿物棉用作隔热的完全替代品,导致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应用受到限制,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大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包括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挂装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承重件,所述承重件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上,所述承重件的抗压强度大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承重件由于抗压强度更高,所以能够承受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及附属件的重力,将承重件直接预装在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便于整个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挂装安装;与此同时,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依然发挥其隔热、防火的功效,且无毒无害,其综合性能远超传统的硬质聚氨酯、泡沫聚苯 乙烯和矿物棉,并解决了现有泡沫混凝土预制板难以稳定安装或为了稳定安装而降低泡沫混凝土性能的问题。根据承重件的安装位置以及承重件本身的结构差异,本实用新型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优选结构为: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两端;所述承重件的表面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对应表面齐平或略高或略低,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凹槽。在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两端安装承重件,使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在受力时存在两端向中间挤压的趋向,所以能够确保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不被损坏。这里说到的略高或略低,一克服加工误差带来的未完全齐平的问题,二是为了满足运输需求,在多个产品重叠时,其接触面上的承重件对应面略高,能够实现由承重件承受接触压力,从而避免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被损坏,这一点在下述的优选结构中单独提出。所述承重件的内侧表面为凹凸相间的缺口表面,两个所述承重件分别通过所述缺口表面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两端的内表面嵌入式连接。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承重件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定可靠。每个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两个长边相互平行的薄形长方体凹槽,两个所述薄形长方体凹槽之间面面垂直。薄形长方体凹槽便于薄形挂装工件嵌入,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之间面面垂直,便于适应不同角度的建筑物表面安装。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和所述承重件均为长方体形,每个所述承重件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的长边均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宽边平行,每个所述承重件的其中一个薄形长方体凹槽位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一个端面上,另一个薄形长方体凹槽位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一个大平面上。长方体形的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和承重件构成长方体形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既便于安装,又便于紧密排列,满足建筑物表面致密铺设的需求。 两个所述承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两端的上半部或下半部。这种结构的作用在于,在满足承重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承重件的体积及重量,既能达到减小泡沫混凝土预制板重量的目的,又能降低成本。所述承重件上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平行的表面略高于对应的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表面。更优选结构为:所述承重件上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平行且位于所述薄形长方体凹槽内侧的表面略高于对应的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表面。运输过程中,在多个产品重叠时,由于承重件的表面或局部表面略高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对应表面,所以由承重件承受了相邻泡沫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接触压力,从而避免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被损坏。本实用新型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结构,还可以有多种选择,均能基本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如:所述承重件为一个,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一端,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薄形长方体凹槽;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并列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中段,每个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复合凹槽;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承重件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上靠近一端端头的位置,该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复合凹槽,另一个所述承重件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另一端,该承重件的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薄形长方体凹槽;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两端,所述承重件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挂装工件连接的外延凸边;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一个,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中段,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复合凹槽。这些结构的具体应用,类似于上述承重件的优选结构,在此不再--叙述。所述承重件为高强度混凝土或金属或工程塑料。承重件的材料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定,只要抗压强度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就可以,其它方面可结合考虑降低成本、便于施工、用户喜好等因素。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通过挂装工件能方便地安装于建筑物的垂直表面或水平表面,并通过承重件承受足够的重力,兼具隔热和防火的功能,能作为传统硬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和矿物棉的完全替代品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被损坏后,能用现浇的泡沫混凝土快速修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003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的主视结构不意图之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的主视结构不意图之二;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的主视结构不意图之二;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多个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多向混合安装的立体透视结构不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多个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重叠放置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主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 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主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主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主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主视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主视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如图1-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包括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和用于挂装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承重件2,承重件2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上,承重件2的抗压强度大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承重件2可选择高强度混凝土或金属或工程塑料。承重件2的材料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而定,只要抗压强度能够满足施工需求就可以,其它方面可结合考虑降低成本、便于施工、用户喜好等因素。根据承重件2的安装位置以及承重件2本身的结构差异,下面分别以不同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和承重件2均为长方体形,承重件2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两端的上半部(也可安装在下半部);每个承重件2的表面设有两个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长边相互平行的薄形长方体凹槽3,每个承重件2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3的长边均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宽边平行,每个承重件2的其中一个薄形长方体凹槽3位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一个端面上,另一个薄形长方体凹槽3位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一个大平面上;承重件2的内侧表面为凹凸相间的缺口表面4,两个承重件2分别通过缺口表面4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两端的内表面嵌入式连接;承重件2上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大平面平行且位于薄形长方体凹槽3内侧的表面略高于对应的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大平面表面,承重件2的其它表面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对应表面齐平。[0051 ] 如图3所示,将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7上时,相邻两个泡沫混凝土预制板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3相通,形成一个T形复合凹槽,将形状对应的片形挂装工件5的一端分别置于单独的薄形长方体凹槽3内或T形复合凹槽内,再将片形挂装工件5的另一端通过螺钉6安装于竖直墙面7上,或先将片形挂装工件5的一端分别安装于竖直墙面7上,再将片形挂装工件5的另一端置于对应凹槽内,即完成安装。如图4所示,将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7上时,除采取与图3相同方式夕卜,还可以在竖直墙面7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之间填充有黏合剂8,使其连接更加紧密和稳定。如图5所示,将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7上时,除采取与图3相同方式夕卜,还可以在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外侧设置含有砂浆或抹灰的粘结层12,在粘结层12的外面嵌入补强网13,在补强网13的外面涂上面漆层14,使墙面更加美观。如图6所示,多个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多向混合安装时,要通过角状的片形挂装工件5和复合形状的挂装工件9共同作用安装在金属龙骨10上,金属龙骨10用框架(图中没有显示)垂直放置着。如图7所示,多个泡沫混凝土预制板重叠放置时,一块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大平面表面可与另一块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大平面表面水平重叠,但由于承重件2略高于对应的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大平面背面,所以在相邻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承重件2接触时,两块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之间要用薄形长方体(具体可用薄木夹板或聚苯乙烯泡沫板)分隔,这样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就不会被损坏。
实施例2:如图8所示,承重件2为一个,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一端,承重件2的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薄形长方体凹槽3。如图9所示,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安装于竖直墙面7时,只需将同一种形状的片形挂装工件5的一端置于薄形长方体凹槽3内,将片形挂装工件5的另一端用螺钉6固定在竖直墙面7即可。竖直墙面7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之间填充有黏合剂8。实施例3:如图10所示,承重件2为两个,并列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中段,每个承重件2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T形复合凹槽11。实施例4:如图11所示,承重件2为两个,其中一个承重件2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上靠近一端端头的位置,该承重件2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T形复合凹槽11,另一个承重件2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另一端,该承重件2的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薄形长方体凹槽3。实施例5:如图12所示,承重件2为两个,并列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中段,每个承重件2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L形复合凹槽15。实施例6:[0066]如图13所示,承重件2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两端,承重件2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挂装工件连接的外延凸边16。实施例7:承重件2为一个,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I的中段,承重件2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L形复合凹槽15。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部分优选实施例,还有很多在此基础上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变化结构,在此不一一赘述,但只要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作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均视为落 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包括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挂装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承重件,所述承重件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上,所述承重件的抗压强度大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两端;所述承重件的表面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对应表面齐平或略高或略低,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 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的内侧表面为凹凸相间的缺口表面,两个所述承重件分别通过所述缺口表面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两端的内表面嵌入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两个长边相互平行的薄形长方体凹槽,两个所述薄形长方体凹槽之间面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和所述承重件均为长方体形,每个所述承重件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的长边均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宽边平行,每个所述承重件的其中一个薄形长方体凹槽位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一个端面上,另一个薄形长方体凹槽位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一个大平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承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两端的上半部或下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上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平行的表面略高于对应的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上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平行且位于所述薄形长方体凹槽内侧的表面略高于对应的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大平面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为一个,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一端,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薄形长方体凹槽;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并列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中段,每个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复合凹槽;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承重件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上靠近一端端头的位置,该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复合凹槽,另一个所述承重件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另一端,该承重件的表面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薄形长方体凹槽;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两端,所述承重件的外侧设有用于与挂装工件连接的外延凸边;或者,所述承重件为一个,安装于所述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中段,所述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由相互垂直的两个薄形长方体凹槽组成的复合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2、3、8或9所述的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件为高强度混凝土·或金属或工程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挂装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包括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和用于挂装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承重件,承重件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上,承重件的抗压强度大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承重件优选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两端;承重件的表面与泡沫混凝土板材本体的对应表面齐平或略高或略低,承重件的表面设有用于安装挂装工件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通过挂装工件能方便地安装于建筑物的垂直表面或水平表面,并通过承重件承受足够的重力,兼具隔热和防火的功能,能作为传统硬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和矿物棉的完全替代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混凝土预制板被损坏后,能用现浇的泡沫混凝土快速修复。
文档编号E04C2/04GK203145309SQ2013200815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谢仕贤 申请人:谢仕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