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

文档序号:190582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首先在建筑屋面的防水层上、屋面的周边砌阻挡边线,并在阻挡边线区域内铺设水泥砂浆;然后在尚未凝固的水泥砂浆上播撒种植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之后覆盖有机肥。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隔热材料隔热效果不佳、一般植物隔热成本高维护难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促进建筑屋面绿化隔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物隔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背景技术】
[0002]建筑屋面是建筑物的第六个立面,是受太阳照射时间最久、辐射热度最强的一面,也是建筑物隔热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面。传统的隔热方法所使用的材料,均是无机的物理隔热材料,无法阻挡太阳的热辐射,因此顶层的住户夏天需要承受高温的困扰,只能依靠空调来解决。而空调的大量使用,既增加了能耗,又给环境带来危害,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0003]众所周知,植物具有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在夏季能够有效阻挡太阳的辐射而具有隔热作用。然而,一般植物在建筑屋面上种植有三个问题难以解决:
[0004](I)承重问题
[0005]在建筑屋面上栽种植物,通常需要铺设厚度至少为30cm的泥土,这样必然增加了屋面的荷载。
[0006](2)防水问题
[0007]一般植物的根须会向下生长延伸,这样便需要相应地提高防水标准,给防水带来了难度。
[0008](3)维护困难
[0009]离开地面种植到屋面上的植物,其维护工作量要比地面种植增加了三分之二以上。
[0010]鉴于上述问题,目前采用植物隔热增加了建筑物的造价和维护成本,因此对建筑屋面进行植物生态隔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阻碍,进而难以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隔热材料隔热效果不佳,一般植物隔热成本高维护难的问题,从而有利于促进建筑屋面绿化隔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0012]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首先在建筑屋面的防水层上、屋面的周边砌阻挡边线,并在阻挡边线区域内铺设水泥砂浆;然后在尚未凝固的水泥砂浆上播撒种植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之后覆盖有机肥。
[0014]本发明可在建筑物设计阶段介入,在防水层实施种植。本发明无需铺设泥土,在水泥砂浆尚未凝固时即种植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可牢固植物根部,之后通过覆盖有机肥种植即可。种植初期进行15?30天的养护,植物成活后无需浇水和修剪,便能保持长期(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绿化隔热保温效果。
[0015]上述方案中,为有利于排水,本发明所述与屋面排水同方向的阻挡边线上设置有排水孔洞。
[0016]本发明还可采取如下进一步措施:所述水泥砂浆的厚度为1.5?2cm。所述水泥砂浆含有沙、碎石、水泥;其中,所述碎石占20?30wt%,碎石的粒度为0.5?1.5cm。所述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的种植密度为130?150棵/m2。所述有机肥的厚度为I?2cm。
[0017]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I)本发明在建筑屋面上种植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无需泥土,铺设的水泥砂浆和有机肥的总厚度最多仅为4cm,不仅减轻了屋面的荷载,而且便于维护和防水,可以保持长期(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绿化隔热保温效果,从而有利于建筑屋面植物生态隔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0019](2)本发明采用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取代传统的隔热材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隔热效果,节约了能耗,而且可以吸附灰尘、净化空气;同时,增加了绿地面积,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对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环境绿化改善有着深远的意义。
[0020]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施例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其步骤如下:
[0022](I)在建筑屋面的防水层上、屋面的周边砌阻挡边线,阻挡边线的宽度为5?12cm、高度为6?12cm ;其中,与屋面排水同方向的阻挡边线上设置有排水孔洞;
[0023](2)在阻挡边线区域内铺设厚度为1.5?2cm的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含有沙、碎石、水泥,其中碎石占20?30wt%,碎石的粒度为0.5?1.5cm ;
[0024](3)在尚未凝固的水泥砂浆上播撒种植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种植密度为 130 ?150 棵 /m2 ;
[0025](4)覆盖有机肥,有机肥的厚度为I?2cm。
[0026]种植初期进行15?30天的养护,植物成活后无需浇水和修剪,便能保持长期(与建筑物同寿命)的绿化隔热保温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建筑屋面的防水层上、屋面的周边砌阻挡边线,并在阻挡边线区域内铺设水泥砂浆;然后在尚未凝固的水泥砂浆上播撒种植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之后覆盖有机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屋面排水同方向的阻挡边线上设置有排水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的厚度为1.5?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含有沙、碎石、水泥;其中,所述碎石占20?30wt%,碎石的粒度为0.5?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叶佛甲草或其它景天科植物的种植密度为130?150棵/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的植物生态隔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肥的厚度为I?2cm。
【文档编号】E04D13/16GK103993711SQ201410251010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杨水龙 申请人:杨水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