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34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建筑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所述转换结构包括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柱以及自所述竖柱的一端沿斜向延伸的至少两个斜柱,所述竖柱远离所述斜柱的端部形成第一转换连接端,所述斜柱远离所述竖柱的端部形成第二转换连接端。施工时,利用斜柱连接柱网密度较大区域的箱型柱,通过该倒“Y”型结构的自然过渡后,通过竖柱连接柱网密度较小区域的箱型柱,整个施工过程对构件合理分段、加工制作、运输、现场吊装、就位校正环节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从而既满足了设计的表达意图,又兼顾了工厂生产、现场施工的要求。
【专利说明】建筑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外框箱型柱竖向转换的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超高层建筑往往通过改变竖向结构形式或改变柱网、轴线来满足建筑功能变化需要。参阅图1所示,因建筑功能需要,该建筑物在其下层区段I位置的下层箱型柱40所组成的柱网较密,而上层区段2位置的上层箱型柱50所组成的柱网较稀疏,或者说下层区段I的外框箱型柱40与上层区段2外框箱型柱50的轴线位置发生了变化。
[0003]当涉及到该种柱网转化的施工时,目前尚无一种合理的转换技术可以同时兼顾减小现场施工难度,节约工期和质量控制等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进现有超高层建筑的外框箱型柱的柱网转换技术,以减小现场施工难度,节约工期以及保证施工质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所述转换结构包括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柱以及自所述竖柱的一端沿斜向延伸的至少两个斜柱,所述竖柱远离所述斜柱的端部形成第一转换连接端,所述斜柱远离所述竖柱的端部形成第二转换连接端。
[0006]施工时,利用斜柱连接柱网密度较大区域的箱型柱,通过该倒“Y”型结构的自然过渡后,通过竖柱连接柱网密度较小区域的箱型柱,整个施工过程对构件合理分段、加工制作、运输、现场吊装、就位校正环节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从而既满足了设计的表达意图,又兼顾了工厂生产、现场施工的要求。
[000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换结构进一步包括过渡连接段,所述过渡连接段包括相互连接的斜向过渡段与竖向过渡段,所述斜向过渡段远离所述竖向过渡段的端部形成有第三转换连接端,所述竖向过渡段远离所述斜向过渡段的端部形成有第四转换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换连接端。通过该过渡连接段的设置可以减小核心转换结构的体积,并实现更为顺畅自然的转换过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超高层建筑物外部箱型柱的柱网分布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换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设置有过渡连接段的转换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图3中的转换结构连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呈倒“Y”型结构,主要包括一竖柱10与两斜柱20,该竖柱10 —端连接斜柱20,另一端形成一第一转换连接端11,通过该第一转换连接端11连接上层箱型柱50 ;该斜柱20 —端连接竖柱10,另一端形成第二转换连接端21,通过该第二转换连接端21连接下层箱型柱40 ;由此实现将下层柱网密度较大的箱型柱40中的两根合并连接,并自然过渡至上层柱网密度较小的一根箱型柱50上。
[0014]进一步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还可以进一步配合一过渡连接段30使用,该过渡连接段30进一步包括相互连接的斜向过渡段31与竖向过渡段32,该斜向过渡段31远离所述竖向过渡段32的端部形成有第三转换连接端33,并通过该第三转换连接端33连接上述斜柱20的第二转换连接端21,该竖向过渡段32远离斜向过渡段31的端部形成有第四转换连接端34,并通过该第四转换连接端34来连接下层箱型柱,使整个转换过程更为顺畅自然。
[0015]配合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可以在斜柱20的第二转换连接端21的端部设置一枢接座211,在该枢接座211上枢接有两个相互之间间隔一设定距离的第一连接板212,第一连接板212上开设有通孔,且两个第一连接板212可绕该枢接座211转动;同时,在该斜向过渡段31的第三转换连接端33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31,该第二连接板331的位置对应设置于两个第一连接板212之间的间隙,且第二连接板331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板212上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连接时,将两个第一连接板212可绕该枢接座211向下转动,直至第二连接板331插设入两个第一连接板212之间的间隙内,通过螺栓穿设第一连接板212与第二连接板331上连接的通孔,从而将过渡连接段30连接于“Y”型结构。
[0016]本实用新型的转换结构可以保证:
[0017](I)具有传力直接、造价经济的优点,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减小现场施工难度,对节约工期和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0018](2)对构件的合理分段、加工制作、运输、现场吊装、就位校正环节做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从而既满足了设计的表达意图,又兼顾了工厂生产、现场施工的要求,为保证工厂制作、现场安装的质量创造了条件无需太大工作面。
[0019](3)采用上、下节钢柱对接组对间隙控制技术,将各种影响因素提前消化,预先掌握对接后以下钢柱柱顶标高的实际偏差值,确保了钢柱安装的质量。
[0020](4)安装上节省了时间和费用,保证了钢管柱安装的位置和质量,同时减少了吊次。使用自密实混凝土也保证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进度。
[0021]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外框箱型柱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包括一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柱以及自所述竖柱的一端沿斜向延伸的至少两个斜柱,所述竖柱远离所述斜柱的端部形成第一转换连接端,所述斜柱远离所述竖柱的端部形成第二转换连接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结构进一步包括过渡连接段,所述过渡连接段包括相互连接的斜向过渡段与竖向过渡段,所述斜向过渡段远离所述竖向过渡段的端部形成有第三转换连接端,所述竖向过渡段远离所述斜向过渡段的端部形成有第四转换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换连接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柱的第二转换连接端设有一枢接座,在所述枢接座上枢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在所述第三转换连接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位置对应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的适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间隙,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转换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转换连接端连接时,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绕所述枢接座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二连接板插设入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内,通过螺栓穿设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上连接的通孔。
【文档编号】E04C3/32GK204001190SQ20142031249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陈俊杰, 杨学兵, 曹海良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