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0123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包括:环形顶壁,环形顶壁的内径与屋面管道的外径相匹配,屋面管道从环形顶壁的内径所围成的通孔中穿过,环形顶壁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屋面管道周围的待遮盖的封堵材料的面积;内侧壁,沿所述环形顶壁的内径设置,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内径连接,屋面管道与内侧壁粘结牢固;外侧壁,沿所述环形顶壁的外径设置,外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外径连接。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提高管道施工的精度,有效防渗漏。
【专利说明】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装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安装工程中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政府大力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大力扶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安装在民用建筑里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民用安装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反映了工程的观感、安全隐患和使用功能,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施工质量合格标准与全生命周期使用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尤其是安装工程,它的施工质量直接反映出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而对于住在顶层的业主们而言,屋面管道的防渗漏质量的好坏更是与其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是现有的屋面管道的防渗漏结构的质量不过关,如果封堵工作没做好,常常无法彻底解决漏水问题,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屋面管道的防渗漏来为更好的解决这一漏水顽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屋面管道的渗漏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包括:
[0005]环形顶壁,环形顶壁的内径与屋面管道的外径相匹配,屋面管道从环形顶壁的内径所围成的通孔中穿过,环形顶壁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屋面管道周围的待遮盖的封堵材料的面积;
[0006]内侧壁,沿所述环形顶壁的内径设置,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内径连接,屋面管道与内侧壁粘结牢固;
[0007]外侧壁,沿所述环形顶壁的外径设置,外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外径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环形顶壁与内侧壁、外侧壁制成一体。
[0009]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内侧壁垂直于所述环形顶壁设置。
[0010]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外侧壁垂直于所述环形顶壁设置。
[0011]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内侧壁向内径的圆心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0012]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外侧壁向远离外径的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0013]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与所述环形顶壁的圆心轴线成2度夹角。
[0014]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内侧壁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向内径的圆心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0015]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外侧壁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向远离外径的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0016]进一步的,上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中,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与所述环形顶壁的圆心轴线成2度夹角。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18]1、提高管道施工的精度。由于透气管防水罩需要全面覆盖住土建的工作完成面,这就需要屋面管道的安装位置要正好位于钢套管的中心位置,否则的话安装防水罩时就不能对准土建的工作完成面,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就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于是就迫使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操作时提高管道的位置精度,以免发生位置偏差,造成以后的返工现象。
[0019]2、操作简便。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安装过程十分简便,只需要在土建封堵工作完成后,在屋面管道上用硅胶将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粘结固定,并将其置于土建工作完成面上即可。
[0020]3、美观大方。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装在屋面管道上,犹如一顶小小的帽子,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十分美观大方。
[0021]4、维修方便。后期如果屋面管道出现漏水现象,传统的水泥砂浆封堵的办法需要将套管内的封堵材料凿出,然后重新进行一系列繁琐的修补工作。而加装了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则只需要对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进行置换,且置换过程十分的简便。
[0022]5、防渗漏。屋面管道采用传统封堵方法时如封堵工作没做好,或由于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造成保护层开裂等现象,容易造成渗水。而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则是在土建封堵工作面上再追加一道防渗措施,最大程度确保屋面管道防渗。如遇下雨天时,雨水将沿着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边缘直接滴落至地面,不会漫延至封堵部位。
[0023]6、成本低廉。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根据目前的测算结果,只需几块钱一个,今后如大批量生产,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成本较为低廉。
[0024]7、应用范围广。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可以适用于任何出屋面的UPVC及PVC管道的封堵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排水管、透气管等。这里只对塑料管进行了实验、加装描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屋面铸铁管等钢制管道上,届时只需将材料由PVC材质改为钢制,与屋面套管的粘结方式由硅胶粘结改为焊接即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种内径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正面图;
[0026]图2是图1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正底面图;
[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种内径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正面图;
[0028]图4是图3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正底面图;
[002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的倾斜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及其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3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1,包括:
[0033]环形顶壁11,环形顶壁11的内径与屋面管道2的外径相匹配,屋面管道2从环形顶壁11的内径所围成的通孔中穿过,环形顶壁1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屋面管道2周围的待遮盖的封堵材料的面积;具体的,所述屋面管道2可以是透气管,也可以是排水管;
[0034]内侧壁12,沿所述环形顶壁11的内径设置,内侧壁12的上沿与所述内径连接,屋面管道2与内侧壁12粘结牢固;具体的,如果屋面管道2为UPVC或PVC材质,所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I可采用塑料材质,屋面管道2通过硅胶与内侧壁12粘结牢固,如果屋面管道2为钢制,所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I可采用钢制,屋面管道2通过焊接与内侧壁12粘结牢固;
[0035]外侧壁13,沿所述环形顶壁11的外径设置,外侧壁13的上沿与所述外径连接。
[0036]优选的,所述环形顶壁11与内侧壁12、外侧壁13制成一体,以增加整个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牢度和防渗性能。
[0037]可选的,所述内侧壁12垂直于所述环形顶壁11设置。所述外侧壁13垂直于所述环形顶壁11设置。
[0038]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内侧壁12向内径的圆心方向倾斜预设角度,起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I放置完毕后将其与屋面管道2卡死的作用,所述外侧壁13向远离外径的方向倾斜预设角度,从而用人为的方式制造外侧壁13的一种坡度,这样水就会向外流淌,不会蔓延至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I与屋面管道2之间的缝隙,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内侧壁12或外侧壁13与所述环形顶壁的圆心轴线14成2度夹角。或者,所述内侧壁12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向内径的圆心方向倾斜预设角度,所述外侧壁13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向远离外径的方向倾斜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内侧壁12或外侧壁13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与所述环形顶壁的圆心轴线14成2度夹角。
[0039]图5中,3为建筑密封膏嵌缝,4为浙青摩丝填缝,5为附加防水,6为止水环,7为钢套圈,8为硅胶。如图5所示,加装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I的安装方法如下:
[0040]做法其实就是在土建进行屋面的透气管防渗漏封堵工作完成以后,在土建的工作完成面即封堵材料之上,再加装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1,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I与屋面管道2如UPVC管道连接处采用硅胶8进行粘结牢固。环形顶壁1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屋面管道2周围的待遮盖的封堵材料的面积,即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I的大小要能完全覆盖住土建的工作完成面。
[0041]为测试防水罩的实际效果,特意某一实验房的屋面共计28根透气管进行了加装防水罩。并选择在大雨过后进行实地观测,结果发现全部管道均未有水渗漏现象且未发现有水蔓延至土建封堵工作面的情况发生。
[00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43]1、提高管道施工的精度。由于透气管防水罩需要全面覆盖住土建的工作完成面,这就需要屋面管道的安装位置要正好位于钢套管的中心位置,否则的话安装防水罩时就不能对准土建的工作完成面,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就起不到应该有的效果。于是就迫使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操作时提高管道的位置精度,以免发生位置偏差,造成以后的返工现象。
[0044]2、操作简便。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安装过程十分简便,只需要在土建封堵工作完成后,在屋面管道上用硅胶将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粘结固定,并将其置于土建工作完成面上即可。
[0045]3、美观大方。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装在屋面管道上,犹如一顶小小的帽子,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十分美观大方。
[0046]4、维修方便。后期如果屋面管道出现漏水现象,传统的水泥砂浆封堵的办法需要将套管内的封堵材料凿出,然后重新进行一系列繁琐的修补工作。而加装了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则只需要对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进行置换,且置换过程十分的简便。
[0047]5、防渗漏。屋面管道采用传统封堵方法时如封堵工作没做好,或由于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造成保护层开裂等现象,容易造成渗水。而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则是在土建封堵工作面上再追加一道防渗措施,最大程度确保屋面管道防渗。如遇下雨天时,雨水将沿着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的边缘直接滴落至地面,不会漫延至封堵部位。
[0048]6、成本低廉。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根据目前的测算结果,只需几块钱一个,今后如大批量生产,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成本较为低廉。
[0049]7、应用范围广。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可以适用于任何出屋面的UPVC及PVC管道的封堵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排水管、透气管等。这里只对塑料管进行了实验、加装描述,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屋面铸铁管等钢制管道上,届时只需将材料由PVC材质改为钢制,与屋面套管的粘结方式由硅胶粘结改为焊接即可。
[0050]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顶壁,环形顶壁的内径与屋面管道的外径相匹配,屋面管道从环形顶壁的内径所围成的通孔中穿过,环形顶壁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屋面管道周围的待遮盖的封堵材料的面积; 内侧壁,沿所述环形顶壁的内径设置,内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内径连接,屋面管道与内侧壁粘结牢固; 外侧壁,沿所述环形顶壁的外径设置,外侧壁的上沿与所述外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顶壁与内侧壁、外侧壁制成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垂直于所述环形顶壁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垂直于所述环形顶壁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向内径的圆心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向远离外径的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与所述环形顶壁的圆心轴线成2度夹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向内径的圆心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壁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向远离外径的方向倾斜预设角度。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屋面套管防渗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为所述内侧壁或外侧壁的下沿附近的部分面积与所述环形顶壁的圆心轴线成2度夹角。
【文档编号】E04D13/14GK204081310SQ201420468569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发明者】俞甍菲 申请人: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