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87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在施工平台底部后端固定有两组行走后轮、前端有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卷扬机的钢丝绳通过导向轮与施工平台连接,所述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前端有行走前轮,中部与施工平台底部的斜向杆件通过转动轴连接,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杆将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连接成整体。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与手动葫芦配合使用,可以调整施工平台的行走前轮适应斜坡面坡度的变化,使施工平台及其上部的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方便施工人员作业;卷扬机及导向轮牵引施工平台在坡度变化的斜坡面上移动行走,解决了采用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或移动脚手架进行作业,施工投入大、施工工期长、安全性能低等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平台,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0002]水工建筑物内一般设置有底孔、中孔或表孔等流道,为保证浇筑成型的流道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孔口侧墙及底板混凝土进行缺陷处理工作。通常的作法是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或移动脚手架进行作业。扣件式脚手架搭设工程量大,材料需求量多,搭拆费时费力,且不能移动,工效低,还需在两侧边墙埋设定位锥等锚固件,通过定位锥固定脚手架,影响流道侧墙修补质量。移动式脚手架的脚轮直接设置在脚手架立杆底端,对立杆稳定性影响较大,安全性降低,且脚手架可能因底面不平整而出现偏向,撞击并损坏侧墙,影响施工质量;而孔口流道底面为一般为变化的曲面和坡面组成,当底面坡度变化时移动式脚手架容易发生倾斜,施工安全隐患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可以实现在坡度变化的坡面上牵引可移动的施工平台,进行侧墙和底板混凝土的缺陷处理工作。且设置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安全性能高,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投入、保证了施工安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包括施工平台,施工平台底部后端固定有两组行走后轮、前端有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卷扬机的钢丝绳通过导向轮与施工平台连接,牵引施工平台可使其在坡度变化的斜坡面上移动行走;所述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前端有行走前轮,中部与施工平台底部的斜向杆件通过转动轴连接,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杆将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连接成整体。
[0005]施工平台上部设置有多组手动葫芦,手动葫芦的链条穿过可调节行走轮装置后端设置的横向连杆,链条尾端固定在施工平台的内部杆件上。
[0006]所述施工平台为三角形框架结构。
[0007]所述的施工平台上部固定有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
[0008]施工平台尾部两侧设置有防撞轮。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通过可调节行走轮装置与手动葫芦配合使用,可以调整施工平台的行走前轮适应斜坡面坡度的变化,使施工平台及其上部的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始终处于水平状态,方便施工人员在其上部进行作业;设置的卷扬机及导向轮可以牵引施工平台在坡度变化的斜坡面上移动行走,解决了采用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或移动脚手架进行作业,施工投入大、施工工期长、安全性能低等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坡度变化前的结构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坡度变化后的结构图。
[0013]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14]图4为施工平台正视图。
[0015]图5为施工平台右侧视图。
[0016]图6为施工平台顶面图。
[0017]图中:施工平台1,钢管作业平台2,斜坡面3,卷扬机4,导向轮5,钢丝绳6,行走后轮7,行走前轮8,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手动葫芦10,转动轴11,横向连杆12,链条13,防撞轮14,斜向杆件15,侧墙面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施工平台1,施工平台1底部后端固定有两组行走后轮7、前端有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卷扬机4的钢丝绳6通过导向轮5与施工平台1连接,牵引施工平台1可使其在坡度变化的斜坡面3上移动行走;所述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前端有行走前轮8,中部与施工平台1底部的斜向杆件15通过转动轴11连接,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以转动轴11为中心可以转动,从而调整行走前轮8的位置适应斜坡面3坡度的变化;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杆12将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连接成整体,保证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以相同角度转动。
[0019]所述施工平台1上部固定有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2,钢管平台搭设的高度与侧墙面16的高度相适应,施工人员在其上部进行侧墙面16的混凝土缺陷修补等作业。平台的脚手架钢管底部与施工平台1顶面焊接固定牢固,防止牵引施工平台1时,钢管作业平台2移位或倾覆,保证施工安全。
[0020]所述施工平台1为三角形框架结构,优选采用型钢制作保证施工平台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上部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2及施工人员和施工机具的载荷。
[0021]施工平台1上部设置有多组手动葫芦10,手动葫芦10的链条13穿过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后端设置的横向连杆12,链条13尾端固定在施工平台1的内部杆件上。施工平台1行走过程中,当斜坡面3坡度变化时,改变手动葫芦10穿过横向连杆12的链条13长度,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以转动轴11为中心转动,从而调整行走前轮8的位置适应斜坡面3变化后的坡度,使施工平台1及其上部的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2始终处于水平状态。
[0022]施工平台1尾部两侧设置有防撞轮14,是防止施工平台1移动过程中撞击侧墙面16,保证施工安全和保护侧墙面16不受破坏。
[0023]所述行走后轮7、行走前轮8和防撞轮14优选实心橡胶轮,是避免轮子行走过程中损伤底板和侧墙面混凝土。
[0024]使用过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就位,卷扬机4牵引施工平台1在斜坡面上移动,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1和上部的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2上进行侧墙面16和底板的作业。如图2所示,当斜坡面3坡度变化时,施工人员在施工平台1顶面上调整手动葫芦10穿过横向连杆12的链条13长度,并将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以转动轴11为中心转动,从而调整行走前轮8的位置适应斜坡面3变化后的坡度,而施工平台1及其上部的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2始终保证水平状态,牵引施工台车1在变化后的坡面上移动,施工人员在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2上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施工平台(1),施工平台(1)底部后端固定有两组行走后轮(7)、前端有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卷扬机(4)的钢丝绳(6)通过导向轮(5)与施工平台(1)连接,牵引施工平台(1)可使其在坡度变化的斜坡面(3)上移动行走;所述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前端有行走前轮(8),中部与施工平台(1)底部的斜向杆件(15)通过转动轴(11)连接,后端设置有横向连杆(12)将两组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连接成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施工平台(1)上部设置有多组手动葫芦(10),手动葫芦(10)的链条(13)穿过可调节行走轮装置(9)后端设置的横向连杆(12),链条(13)尾端固定在施工平台(1)的内部杆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1)为三角形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平台(1)上部固定有脚手架钢管作业平台(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应不同坡面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施工平台(1)尾部两侧设置有防撞轮(14)。
【文档编号】E04G3/28GK204199658SQ201420689069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8日
【发明者】王科, 曹中升, 李国建, 孟德志, 盛信平, 乐运红, 关小猛, 王小勇, 常胜 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