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房屋及折叠式房屋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700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尤其是一种折叠式房屋及折叠式房屋组。

背景技术:
折叠房屋是指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两种使用状态的房屋,在折叠状态下,体积小巧,便于移动,在展开状态下,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使之具有房屋的居住功能。现有的折叠房屋都是简单的折叠体,其没有充分考虑安全性能、密封性能等宜居化的设计。且在移动的过程,也存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方便、安全性能更好,且便于折叠后对其进行移动的折叠式房屋及折叠式房屋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房屋,包括相连接、且可进行折叠的立墙板部分与屋顶板部分,所述屋顶板部分由活动连接的第一屋顶板组(10)与第二屋顶板组(2)构成,所述第一屋顶板组(10)由第一屋顶板(1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第一屋顶龙骨组(12)构成,所述第二屋顶板组(20)由第二屋顶板(2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第二屋顶龙骨组(2)构成,所述第一屋顶龙骨组(12)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组(2)通过活动连接组件与位置限制部件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屋顶板(11)与所述第二屋顶板(21)的底部边沿均是安装有便于对折叠后的房屋进行运送的运输轮(114);所述立墙板部分包括左侧立墙板组(4)与右侧立墙板组(5),所述左侧立墙板组(4)由左侧立墙板(4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左侧立墙龙骨组(42)构成,所述右侧立墙板组(5)由右侧立墙板(5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右侧立墙龙骨组(52)构成,所述左侧立墙龙骨组(42)通过活动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屋顶龙骨组(12)相连接,所述右侧立墙龙骨组(52)通过活动连接组件和位置限制部件相连接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组(2)相连接。上述的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第一屋顶龙骨组(12)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组(2)通过连接管a(3)相连接,所述连接管a(3)的两端均是延伸至所述第一屋顶龙骨组(12)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组(2)的外侧以形成前端延伸部a(31)与后端延伸部a`(32);所述第一屋顶龙骨组(12)由多个第一屋顶龙骨(121)构成,所述第二屋顶龙骨组(2)由多个第二屋顶龙骨(22)构成,所述第一屋顶龙骨(121)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22)呈交错方式套设在所述连接管a的外侧,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屋顶龙骨(121)之间预留有相同的间距,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屋顶龙骨(22)之间预留有相同的间距;套设在所述连接管a(3)的外侧、且相互搭接的所述第一屋顶龙骨(121)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22)构成房屋龙骨中的上侧折叠龙骨组件。上述的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第一屋顶龙骨(121)为丁字形结构,且由第一长龙骨(1211)、以及装配在其一端的第一短龙骨(1214)构成,所述第一长龙骨(1211)与所述第一短龙骨(1214)的底端分别为圆弧状端部a(1212)与圆弧状端部a`(1215),顶端分别为锐角切口部a(1213)与平面状端部a`(1216);所述第二屋顶龙骨(22)为丁字形结构,且由第二长龙骨(221)、以及装配在其一端的第二短龙骨(2213)构成,所述第二长龙骨(221)与所述第二短龙骨(2213)的底端分别为圆弧状端部b(2211)与圆弧状端部b`(2214),顶端分别为锐角切口部b(2212)与平面状端部b`(2215);所述连接管a(3)贯穿于所述第一短龙骨(1214)中、且靠近所述圆弧状端部a`(1215)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短龙骨(2213)中、且靠近所述圆弧状端部b`(2214)的位置;所述第一短龙骨(1214)装配在所述第一长龙骨(1211)后至所述锐角切口部b(2212)所形成的预留位置与所述第二长龙骨(221)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短龙骨(2213)装配在所述第二长龙骨(221)后至所述平面状端部b`(2215)所形成的预留位置与所述第一长龙骨(1211)的宽度相同。上述的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左侧立墙龙骨组(42)与所述第一屋顶龙骨组(12)通过连接管b(6)相连接,所述连接管b(6)的两端均是延伸至所述左侧立墙龙骨组(42)与所述第一屋顶龙骨组(12)的外侧以形成前端延伸部b(61)与后端延伸部b`(62);所述左侧立墙龙骨组(42)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左侧立墙龙骨(421)构成,所述左侧立墙龙骨(42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长龙骨(1211)的底部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b(6)的外侧,相连接的所述左侧立墙龙骨(421)和所述第一长龙骨(1211)构成房屋龙骨中的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所述右侧立墙龙骨组(52)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22)组通过连接管c(7)相连接,所述连接管c(7)的两端均是延伸至所述右侧立墙龙骨组(52)与所述第二屋顶龙骨(22)组的外侧以形成前端延伸部c(71)与后端延伸部c`(72);所述右侧立墙龙骨组(52)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右侧立墙龙骨(521)构成,所述右侧立墙龙骨(521)的顶端与所述第二长龙骨(221)的底部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c的外侧,相连接的所述右侧立墙龙骨(521)和所述第二长龙骨(221)构成与所述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位置相对应的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上述的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左侧立墙龙骨(421)的顶端为圆弧状端部c(422),底端为平面状端部c(423),所述圆弧状端部c(422)与所述圆弧状端部a(1212)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b(6)的外侧;所述右侧立墙龙骨(521)的顶端为圆弧状端部c`(522),底端为平面状端部c`(523),所述圆弧状端部c`(522)与所述圆弧状端部a`(1215)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c(7)的外侧。上述的折叠式房屋,其中,在所述左侧立墙龙骨(421)与所述第一长龙骨(1211)上、以及所述右侧立墙龙骨(521)与所述第二长龙骨(221)上还安装有用于限制折叠位置的铰链(8)。上述的折叠式房屋,其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立墙板部分与所述屋顶板部分正面与背面的正面立山墙板部分(9)与背面立山墙板部分(100);所述正面立山墙板部分(9)由正面立山墙板(91)、与安装在其顶部的正面山墙板(92)构成,所述正面立山墙板(91)通过加固支柱(110)套设在所述前端延伸部b(61)和所述前端延伸部c(71)的外侧,并与所述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和所述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相接触,所述正面山墙板(92)的顶部套设在所述前端延伸部a(31)的外侧,并与所述上侧折叠龙骨组件相接触;所述背面立山墙板部分(100)由背面立山墙板(101)、与安装在其顶部的背面山墙板(102)构成,所述背面立山墙板(101)通过加固支柱(110)套设在所述后端延伸部b`(62)和所述后端延伸部c`(72)的外侧,并与所述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和所述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相接触,所述背面山墙板(102)的顶部套设在所述后端延伸部a`(32)的外侧,并与所述上侧折叠龙骨组件相接触。上述的折叠式房屋,其中,所述正面山墙板(92)与所述背面山墙板(102)分别通过山墙连接部件(113)和横梁(112)安装在所述正面立山墙板(91)与所述背面立山墙板(101)上;所述正面山墙板(92)和所述背面山墙板(102)的形状均是与未折叠时所述屋顶板部分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叠式房屋组,包括有至少两个上述的折叠式房屋,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式房屋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折叠方便、安全性能更好的特点,由于还安装有运输轮,因此,便于折叠后对其进行移动;由于还包括屋顶龙骨与立墙龙骨之间还安装有铰链,因此,可对屋顶龙骨与立墙龙骨的打开位置进行限制,支撑起房屋的基本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图1中未安装正、背面立山墙板部分的折叠状态图;图4为图3中去除第一屋顶板与右侧立墙板的折叠状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立体图;图6为图1的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龙骨部分的结构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屋顶龙骨的结构图;图9为第一屋顶龙骨组与第二屋顶龙骨组的连接结构图;图10为右侧立墙龙骨组与第二屋顶龙骨组的连接结构图;图11为折叠式房屋组的结构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第一屋顶板组;11-第一屋顶板;12-第一屋顶龙骨组;121-第一屋顶龙骨;1211-第一长龙骨;1212-圆弧状端部a;1213-锐角切口部a;1214-第一短龙骨;1215-圆弧状端部a`;1216-平面状端部a`;20-第二屋顶板组;21-第二屋顶板;2-第二屋顶龙骨组;22-第二屋顶龙骨;211-第二长龙骨;2211-圆弧状端部b;2212-锐角切口部b;2213-第二短龙骨;2214-圆弧状端部b`;2215-平面状端部b`;3-连接管a;31-前端延伸端a;32-后端延伸端a`;4-左侧立墙板组;41-左侧立墙板;42-左侧立墙龙骨组;421-左侧立墙龙骨;422-圆弧状端部c;423-平面状端部c;5-右侧立墙板组;51-右侧立墙板;52-右侧立墙龙骨组;521-右侧立墙龙骨;522-圆弧状端部c`;523-平面状端部c`;6-连接管b;61-前端延伸端b;62-后端延伸端b`;7-连接管c;71-前端延伸端c;72-后端延伸端c`;8-铰链;9-正面立山墙板部分;91-正面立山墙板;92-正面山墙板;100-背面立山墙板部分;101-背面立山墙板;102-背面山墙板;110-加固支柱;112-横梁;113-山墙连接部件;114-运输轮;115-立柱;116-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房屋,包括正面立山墙板部分9、背面立山墙板部分100、立墙板部分与屋顶板部分,将立墙板部分与屋顶板部分相连接、并使二者处于未折叠状态时,便形成了房屋框架,将正面立山墙板部分9与背面立山墙板部分100分别装配在房屋框架的正面与背面后,就形成了房屋的整体结构。当需要将房屋进行折叠时,使正面立山墙板部分9和背面立山墙板部分100分别与房屋框架分离,再将立墙板部分与屋顶板部分进行折叠,便使房屋处于折叠状态。屋顶板部分由活动连接、且可进行折叠的第一屋顶板组10与第二屋顶板组2构成。第一屋顶板组10由第一屋顶板1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第一屋顶龙骨组12构成,第二屋顶板组20由第二屋顶板2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第二屋顶龙骨组2构成,第一屋顶龙骨组12与第二屋顶龙骨组2通过活动连接组件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动连接组件为连接管a3。第一屋顶龙骨组12与第二屋顶龙骨组2通过连接管a3相连接,连接管a3的两端均是延伸至第一屋顶龙骨组12与第二屋顶龙骨组2的外侧以形成前端延伸部a31与后端延伸部a`32。第一屋顶龙骨组12由多个第一屋顶龙骨121构成,第二屋顶龙骨组2由多个第二屋顶龙骨22构成,第一屋顶龙骨121与第二屋顶龙骨22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a3的外侧。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屋顶龙骨121之间预留有相同的间距,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屋顶龙骨22之间预留有相同的间距。由于套设在连接管a3的外侧、且相互搭接的第一屋顶龙骨121与第二屋顶龙骨22构成房屋龙骨中的上侧折叠龙骨组件,因此,屋顶板部分通过套设在连接管a3外侧的多个上侧折叠龙骨组件以实现折叠或打开操作。另外,屋顶板部分打开后所形成的样式也可以通过多个上侧折叠龙骨组件进行调节。第一屋顶龙骨121为丁字形结构,且由第一长龙骨1211、以及装配在其一端的第一短龙骨1214构成,第一长龙骨1211与第一短龙骨1214的底端分别为圆弧状端部a1212与圆弧状端部a`1215,顶端分别为锐角切口部a1213与平面状端部a`1216。其中,平面状端部a`1216与第一屋顶龙骨121的侧壁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圆弧状端部a`1215向下延伸设置在第一屋顶龙骨121的侧壁下方,从而使第一长龙骨1211与第一短龙骨1214构成丁字形结构。在第一短龙骨1214上靠近圆弧状端部a`1215的位置上开设有一个贯穿于其内部、且用于连接管a3以穿设的通孔。在第一长龙骨1211的表面还开设有用于装配铰链的安装孔。第二屋顶龙骨22为丁字形结构,且由第二长龙骨221、以及装配在其一端的第二短龙骨2213构成,第二长龙骨221与第二短龙骨2213的底端分别为圆弧状端部b2211与圆弧状端部b`2214,顶端分别为锐角切口部b2212与平面状端部b`2215。其中,平面状端部b`2215与第二屋顶龙骨221的侧壁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圆弧状端部b`2214向下延伸设置在第二屋顶龙骨221的侧壁下方,从而使第二长龙骨221与第二短龙骨2213构成丁字形结构。在第二短龙骨2213上靠近圆弧状端部b`2214的位置上开设有一个贯穿于其内部、且用于连接管a3以穿设的通孔。其中,在第一短龙骨1214上所开设的通孔与在第二短龙骨2213上所开设的通孔的位置相同。在第二长龙骨221的表面还开设有用于装配铰链的安装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屋顶龙骨22设置在第一屋顶龙骨121的背面,连接管a3在依次贯穿于在第一短龙骨1214上所开设的通孔与在第二短龙骨2213上所开设的通孔后,使第二屋顶龙骨22与第一屋顶龙骨121均是装配在该连接管a3上。在将第一短龙骨1214装配在第一长龙骨1211上时,第一短龙骨1214的装配位置至锐角切口部a1213之间需要预留有一个预留位置,该预留位置与第二长龙骨221的宽度相同,从而使第二长龙骨221的锐角切口部b2212在打开后通过搭接在该预留位置上。另外,由于第一短龙骨1214设有一圆弧状端部a`1215,因此,当第一屋顶龙骨与第二屋顶龙骨进行折叠时,圆弧状端部a`1215会顶抵在第二长龙骨的侧壁表面,以便于完成折叠操作。在将第二短龙骨2213装配在第二长龙骨221上时,第二短龙骨2213的装配位置至平面状端部b`2215之间需要预留有一个预留位置,该预留位置与第一长龙骨1211的宽度相同,从而使第一长龙骨1211的平面状端部锐角切口部a1213在打开后通过搭接在该预留位置上。另外,由于第二短龙骨2213设有一圆弧状端部b`2214,因此,当第一屋顶龙骨与第二屋顶龙骨进行折叠时,圆弧状端部b`2214会顶抵在第一长龙骨的侧壁表面,以便于完成折叠操作。第一屋顶板与第二屋顶板分别固定在第一屋顶龙骨组与第二屋顶龙骨组的外侧,以形成可折叠的屋顶。把屋顶向外扬起打开,第一屋顶龙骨组与第二屋顶龙骨组中的第一短龙骨与第二短龙骨的锐角切口端会和对映的另一边的屋顶龙骨长杆的锐角切口端相遇,互抗在一起,使用状态的屋顶就形成了。立墙板部分包括左侧立墙板组4与右侧立墙板组5,左侧立墙板组4由左侧立墙板4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左侧立墙龙骨组42构成,左侧立墙龙骨组42通过活动连接组件与第一屋顶龙骨组1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动连接组件为连接管b6。左侧立墙龙骨组42与第一屋顶龙骨组12通过连接管b6相连接,连接管b6的两端均是延伸至左侧立墙龙骨组42与第一屋顶龙骨组12的外侧以形成前端延伸部b61与后端延伸部b`62。左侧立墙龙骨组42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左侧立墙龙骨421构成,左侧立墙龙骨421的顶端与第一长龙骨1211的底部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b6的外侧,相连接的左侧立墙龙骨421和第一长龙骨1211构成房屋龙骨中的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通过对套设在连接管b6外侧的多个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进行折叠或打开操作,从而实现左侧立墙板组与第一屋顶部组之间折叠或打开。另外,左侧立墙板组与第一屋顶部组打开后所形成的样式也可以通过多个上侧折叠龙骨组件进行调节。在左侧立墙龙骨421与第一长龙骨1211上还安装有用于限制折叠位置的铰链8,该铰链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侧立墙龙骨421与第一长龙骨1211上,通过铰链可对左侧立墙龙骨421与第一长龙骨1211的打开位置进行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左侧立墙龙骨组与第一屋顶龙骨组之间通过三个铰链连接在一起,限制了左侧立墙龙骨组与第一屋顶龙骨组之间位置,支撑起房屋的基本结构。左侧立墙龙骨421的顶端为圆弧状端部c422,底端为平面状端部c423,圆弧状端部c422与圆弧状端部a1212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b6的外侧。右侧立墙板组5由右侧立墙板51、以及固定在其内侧的右侧立墙龙骨521组52构成,右侧立墙龙骨组52通过活动连接组件与第二屋顶龙骨组2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活动连接组件为连接管c7。右侧立墙龙骨组52与第二屋顶龙骨22组通过连接管c7相连接,连接管c7的两端均是延伸至右侧立墙龙骨组52与第二屋顶龙骨22组的外侧以形成前端延伸部c71与后端延伸部c`72。右侧立墙龙骨组52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右侧立墙龙骨521构成,右侧立墙龙骨521的顶端与第二长龙骨221的底部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c7的外侧,相连接的右侧立墙龙骨521和第二长龙骨221构成与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位置相对应的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通过对套设在连接管c7外侧的多个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进行折叠或打开操作,从而实现右侧立墙板组与第二屋顶部组之间折叠或打开。另外,右侧立墙板组与第二屋顶部组打开后所形成的样式也可以通过多个上侧折叠龙骨组件进行调节。在右侧立墙龙骨521与第二长龙骨221上还安装有用于限制折叠位置的铰链8,该铰链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右侧立墙龙骨521与第二长龙骨221上,通过铰链可对右侧立墙龙骨521与第二长龙骨221的打开位置进行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右侧立墙龙骨组与第二屋顶龙骨组之间通过三个铰链连接在一起,限制了右侧立墙龙骨组与第二屋顶龙骨组之间位置,支撑起房屋的基本结构。右侧立墙龙骨521的顶端为圆弧状端部c`522,底端为平面状端部c`523,圆弧状端部c`522与圆弧状端部a`1215呈交错方式套设在连接管c7的外侧。左侧立墙板固定在左侧立墙龙骨组的外侧,右侧立墙板固定在右侧立墙龙骨组的外侧,两块立墙就如此形成了。左侧立墙板组与第一屋顶部组以连接管为轴,可折叠;右侧立墙板组与第二屋顶部组以连接管为轴,可折叠。在收纳的时候,屋顶向内折叠,与屋顶重合。正面立山墙板部分9由正面立山墙板91、与安装在其顶部的正面山墙板92构成,正面立山墙板91通过加固支柱110套设在前端延伸部b61和前端延伸部c71的外侧,并与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和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的外侧表面相接触,正面山墙板92的顶部套设在前端延伸部a31的外侧,并与上侧折叠龙骨组件的外侧表面相接触。正面山墙板92的形状与未折叠时屋顶板部分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同,其通过山墙连接部件113和横梁112安装在正面立山墙板91上。在本实施例中,山墙连接部件113为山墙连接管。背面立山墙板部分100由背面立山墙板101、与安装在其顶部的背面山墙板102构成,背面立山墙板101通过加固支柱110套设在后端延伸部b`62和后端延伸部c`72的外侧,并与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和下侧折叠龙骨组件a`的外侧表面相接触,背面山墙板102的顶部套设在后端延伸部a`32的外侧,并与上侧折叠龙骨组件的外侧表面相接触。背面山墙板102的形状与未折叠时屋顶板部分的纵向截面形状相同,其通过山墙连接部件113和横梁112安装在背面立山墙板101上。在本实施例中,山墙连接部件113为山墙连接管。另外,为了便于对折叠后的房屋进行运送,在第一屋顶板11与第二屋顶板21的底部边沿均是安装有多个运输轮11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屋顶板11与第二屋顶板21的底部边沿分别安装有一组运输轮,两组运输轮的位置相对应。其中,每组运输轮均是由两个运输轮114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加固支柱的数量为四根,其长度与屋顶龙骨和立墙龙骨不同。另外,加固支柱的顶部也是锐角切口端,其角度与屋顶龙骨与立墙龙骨中的锐角切口端的锐角角度相同。加固支柱挂接到屋顶龙骨上之后,与屋顶板相切;另一端为垂直面,与地面接触,加固支柱起到加固支撑的作用。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叠式房屋组,包括正面立山墙板部分、背面立山墙板部分、两个立墙板部分与两个屋顶板部分。其中,两个立墙板部分与两个屋顶板部分构成了两个房屋框架,两个房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组件相连接以构成了可进行折叠或打开的房屋框架组。正面立山墙板部分与背面立山墙板部分分别装配在房屋框架组的正面与背面后,就形成了折叠式房屋组的整体结构。其中,连接组件包括两组连接框架、以及两个连接管116,每组连接框架由两个紧密接触的横梁112、与两个立柱115构成。两个房屋框架通过连接组合进行紧固后,从而形成折叠式房屋组,组装后的折叠式房屋组可以满足更大空间的需求。在图1至图11中,各种类型的龙骨、横梁与立柱都是采用截面长方形的四棱柱。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屋顶龙骨组与第二屋顶龙骨组之间以连接管a为轴可进行折叠,第一屋顶龙骨组与左侧立墙龙骨组之间以连接管b为轴可进行折叠,第二屋顶龙骨组与右侧立墙龙骨组以连接管c为轴可进行折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四个龙骨组形成铰链结构。另外,连接管a、连接管b与连接管c不但为铰链结构中的铰链轴,同时也可以作为折叠式房屋中房子檩,以起到房梁的功能。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