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383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在旅游景点、乡村建设、市政建设、酒店扩容、别墅庭院景观、城市大型花园、野外生活住宿和商业区等诸多场合,大多都可见一种木屋。这类木屋通常是拼装而成的,主要是将整个屋子分成若干板块。当需要组装成屋子时,是采用结构连接件将各板块分别组装好,最后再将家具、家电、卫浴设备等设施安装在屋内,以便于居住、办公或其它的商业用途;而当需要移动屋子时,则是先将屋内的家具、 家电、卫浴设备等设施拆除,然后再将组成屋子的各板块拆分下来。由于此种木屋主要在室外使用,因此在制造此种木屋的房顶时需要考虑防水、防潮、保温、空气流通的问题。同时为了便于快速拆装此种木屋,需要一种能快速安装拆卸的房顶。

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809346.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木屋快速安装的模块化屋顶结构,包括:模块化屋顶和模块化屋架,其特征在于:模块化屋架由数根横梁和两个U型架组成,U型架由数段木条连接在一起,数根横梁将两个U型架连接在一起;模块化屋顶的宽度尺寸和组成U型架的木条长度尺寸对应相等,将尺寸对应相等的模块化屋顶与模块化屋架连接固定,通过这种模块化屋顶将屋顶固定到模块化屋架上安装方便快捷。

但是,此种屋顶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模块化屋顶的宽度尺寸和组成U型架的木条长度尺寸对应相等,参照木屋的整体结构可知,一块模块化屋顶面积会比较大,这样会造成装配木屋时,需要将模块化屋顶抬上木屋顶,费力也不方便。2、在将上述方案中模块化屋顶与模块化屋架连接固定,比较费时费力,难以达到快速拆装的目的。3、由于上述方案中的模块化屋顶面积较大,每块模块化屋顶大小不一致的问题,致使模块化屋顶非常不便于运输。4、上述木屋的屋顶均由模块化屋顶构成,整个屋顶并没设置采光结构,使得屋顶内采光仅能通过灯,白天不能借用太阳发出的光,非常浪费资源,封闭的空间也会让使用者感到压抑。5、上述木屋仅通过呼吸纸进行空气流通,效果有限,使得屋顶内部通气得不到流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屋面结构组装与拆卸时,费时费力、操作麻烦、不方便快速拆装和运输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组和屋顶架,所述屋顶架包括侧横梁和主横梁,所述侧横梁包括上侧横梁和下侧横梁,所述屋面板组包括多块上屋面板和多块下屋面板;所述上屋面板的长度与上侧横梁的长度对应相等,所述下屋面板的长度与下侧横梁的长度对应相等;所述主横梁的长度为上屋面板的宽度的整数倍,所述主横梁的长度为下屋面板的宽度的整数倍,所述整数大于1。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本屋面结构组装木屋,在屋顶架组装完成后,将上屋面板的长度边对应上侧横梁,上屋面板的宽度边对应屋顶架的主横梁,把上屋面板安装于屋顶架上,多块上屋面板之间长度边对应,依次贴合安装。由于上屋面板的长度与上侧横梁的长度对应相等,主横梁的长度为上屋面板的宽度的整数倍,整数大于1,因此多块上屋面板可刚好将屋顶架的上半部分全部覆盖。然后将下屋面板的长度边对应下侧横梁,下屋面板的宽度边对应屋顶架的主横梁,把下屋面板安装于屋顶架上,多块下屋面板之间长度边对应,依次贴合安装。由于下屋面板的长度与下侧横梁的长度对应相等,主横梁的长度为下屋面板的宽度的整数倍,整数大于1,因此多块下屋面板可刚好将屋顶架的下半部分全部覆盖。在屋面板组将屋顶架上端全面覆盖后,即完成屋面板组的安装,屋面板组与屋顶架构成木屋的屋顶。在拆卸上述木屋屋顶时,可按照与安装相反的顺序,依次将屋面板组从屋顶架上快速拆下。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屋面板组包括多块上屋面板和多块下屋面板将屋顶的全部面板均匀划分为多块,划分后的屋面板组面积和体积减小,质量减轻,在搬运、组装、拆卸时会非常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在安装时无需大型机械辅助,使用人力即可将屋面板组运输到到屋顶上,操作过程也非常便捷。上屋面板的长度与上侧横梁的长度对应相等,下屋面板的长度与下侧横梁的长度对应相等;主横梁的长度为上屋面板的宽度的整数倍,主横梁的长度为下屋面板的宽度的整数倍,所述整数大于1。屋面板组按照一定的尺寸被划分为多块,所有的上屋面板大小一致,所有的下午面板大小也一致,在搬运时可叠合起来搬运,非常方便省时,其分装运输也非常便捷。而上、下屋面板的尺寸,均与上、下侧横梁和主横梁的尺寸对应,使得屋面板组刚好被划分为块,使得安装时非常方便快捷,只需要将相同的上屋面板拼接成一整块,将相同的下屋面板拼接成一整块即可。在拆卸的时候依次将上屋面块和下屋面块拆卸下来即可。在组装和拆卸时,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屋面结构非常方便于屋面板的快速组装与拆卸,同时在运输时也会非常方便、省时省力。

方案二: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上屋面板的宽度与下屋面板的宽度一致。在运输时,可将上屋面板与下屋面板叠合,叠合后的上屋面板与下屋面板长度两侧将会对齐,非常方便运输。同时在安装时,安装好上屋面板之后,下屋面板的宽度边可直接对应上屋面板快速安装,节省了安装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进一步实现木屋的快速拆装。

方案三:作为基础方案或者方案二的优选,其中一块所述下屋面板上还设有老虎窗,所述老虎窗与下屋面板集成。老虎窗可使由本屋面结构装配的木屋内,可以通过老虎窗进行采光;使得屋内没有被密封,不会给人带来压抑感,同时通过老虎窗可对木屋内进行通风。老虎窗与下屋面板集成,在装配时无需单独装配老虎窗,安装好下屋面板后,老虎窗随即被安装好,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方案四:作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主横梁的长度为下屋面板的宽度的奇数倍,所述奇数大于1 。其中一块下屋面板上设有老虎窗,下屋面板为奇数块,可以将设有老虎窗的下屋面板安装在所有下屋面板的最中间,这样就使老虎窗位于屋顶的中间位置,使得整个木屋结构合理、美观。

方案五:作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老虎窗设置于下屋面板的中上部。老虎窗位于屋面中上部,在装配木屋屋顶时,老虎窗将会位于木屋屋顶的中部位置,可以使整个木屋结构更合理。对木屋内中部的空气进行流通,木屋的使用者也会感到舒适。

方案六:作为基本方案或者方案二或者方案五任一项的优选,所述上屋面板和下屋面板均包括依次集成的瓦面、呼吸纸、保温层、保护层。瓦面将构成本屋屋顶的外表面,呼吸层具有防水性和透气性,可保持木屋内的干燥透气。保温层可以保持屋面板内的温度,实现室内外温差。保护层可从屋内保护屋面板组结构。将瓦面、呼吸纸、保温层、保护层集成在一起,在拆装木屋屋顶时,无需其他安装过程,仅完成上、下屋面板的拆装,即完成整个屋顶的拆装,非常的方便,在木屋屋顶的的拆装过程中,也大大节省了时间。

方案七:作为方案六的优选,所述两块上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和两块下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均设有防水条。在上、下屋面板安装好之后,使用防水条嵌合于两块上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和两块下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防水条可防止在室外使用木屋时,水从两块上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和两块下屋面板之间的连接处渗入木屋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屋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上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设有老虎窗的下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屋面板11、下屋面板12、瓦面21、呼吸纸22、保温层23、保护层24、老虎窗30、防水条40、屋顶架50、上侧横梁51、下侧横梁52、主横梁53。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屋顶的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组和屋顶架50,屋顶架50顶部有上侧横梁51、下侧横梁52和主横梁53,屋面板组包括多块上屋面板11和多块下屋面板12。上屋面板11的长度与上侧横梁51的长度对应相等,下屋面板12的长度与下侧横梁52的长度对应相等,主横梁53的长度为上屋面板11宽度的五倍,上屋面板11和下屋面板12宽度一致,即一个屋顶架50上可以安装十块上屋面板11与十块下屋面板12。

十块下屋面板12中,其中一块下屋面板12的中上部设有老虎窗30,在制造此块下屋面板12时,可以通过螺栓、螺钉、铆钉等五金件,将老虎窗30集成于此块下屋面板12上,如图4所示。为保持室内干燥和室外温度差,以及为了能快速拆装屋面板组,如图3所示,上屋面板11和下屋面板12均由瓦面21、呼吸纸22、保温层23、保护层24依次组合而成,瓦面21、呼吸纸22、保温层23和保护层24通过压制焊接集成。每一块屋面板长度两侧设有防水条40,可防止安装好的屋面板之间渗水漏水。为了防止两块上屋面板11之间的连接处和两块下屋面板12之间的连接处渗水,本屋面结构还包括防水条40,防水条40可以嵌合在两块上屋面板11之间的连接处和两块下屋面板12之间的连接处。

在使用本屋面结构组装木屋屋顶时,在屋顶架50搭建好之后,将上屋面板11长度边对应屋顶架50的上侧横梁51,将上屋面板11的宽度边对应屋顶架50的主横梁53,通过五金件,列如螺钉将上屋面板11固定于屋顶架50上;五块上屋面板11的宽度边对应主横梁上,其长度边相互对应依次贴合,安装在屋顶架50上,每两块上屋面板11之间嵌合防水条40。然后将下屋面板12的长度边对应下侧横梁52,下屋面板12的宽度边对应屋顶架50的主横梁53,把下屋面板12安装于屋顶架50上,多块下屋面板12之间长度边对应,依次贴合安装,每两块下屋面板12之间嵌合防水条40。屋顶架50的另一面,按照上述同样的步骤安装好上屋面板11组。

在安装屋顶架50时,为了使木屋整体看起来美观,可将带有老虎窗30的下屋面板12安装在五块下屋面板12的中间位置。安装时需要注意的是,上屋面板11和下屋面板12的瓦面21均朝向木屋的外部。为了保证屋面板组更结实,可在上屋面板11与下屋面板12的连接处,安装固定螺栓。在拆卸上述木屋屋顶时,可按照与安装相反的顺序,依次将屋面板组从屋顶架50上快速拆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