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竖向排污通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7473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竖向排污通道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竖向排污通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建筑形式。但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继续完善的环节,如核心筒混凝土超高泵送施工产生废料的垂直运输成为了现场影响施工的一大关键因素,传统处理方法是采用塔吊将废料调运至地面进行处理,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塔吊吊次影响现场施工进度,还会直接影响到现场文明施工,也大大增加了现场施工的不安全因素,所以竖向排污通道系统的实用新型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竖向排污通道系统,可以保证顶模处废料的及时输送,起到了节约工程成本和安全文明施工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竖向排污通道系统,包括PE管1、圆柱形螺栓卡扣2、支架3、过滤装置4、可调缓冲道5、智能调节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系统的PE管1通过支架3固定在墙体上,PE管1每10米设置一道可调缓冲道5和智能调节阀6,且PE管1顶模处设置一道过滤装置4,PE管1上设有圆柱形螺栓卡扣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PE管1端切割端正、整齐、洁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支架3通过螺栓将PE管1固定在墙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可调缓冲道5内设有导向钢板,导向钢板表面设有耐磨缓冲性良好的橡胶,橡胶厚度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智能调节阀6两端带电磁钢板相吸,智能调节阀6上方1m设有感应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过滤装置4与PE管1为可拆卸连接,顶模处PE管1壁设置一道横向切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PE管1的规格尺寸为10mm厚、直径为2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1)解决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顶模废料竖向运输的难题,减少了塔吊在废料运输方面的使用率,保证了塔吊的工作效率和顶模施工的正常进行;(2)通过对于顶模废物和垃圾的及时运输,保证了顶模清洁的施工环境和现场文明施工的有序稳定地进行;(3)通过智能调节废料运输、保证废料安全运输至建筑底部,并能有效减少垃圾堵管所造成的管道维修事宜;(4)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节省了垃圾转运所产生的费用(人工费、材料费等),也起到了节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通道系统示意图

图2和图3为圆柱形螺栓扣件示意图

图4为支架示意图

图5为过滤装置图

图6为可调缓冲管示意图

图7为智能调节阀示意图

图中:1—包括PE管、2—圆柱形螺栓卡扣、3—支架、4—过滤装置、5—可调缓冲弯,6-智能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7所示,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竖向排污通道系统,包括PE管、圆柱形螺栓卡扣、支架、过滤装置和缓冲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系统的PE管通过支架固定在墙体上,每10米设置一道可调缓冲管,且在顶模处设置一道过滤装置,同时用圆柱形螺栓卡扣设置一道临时连接,每次顶升前,先将圆柱形螺栓卡扣拆卸,排污管道在顶模处形成断路,顶模顶升后,采用热熔技术将PE管延长,后用圆柱形螺栓卡扣连接,形成通路。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竖向排污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技术要求热熔设备达到设定工作温度方可操作,PE管端切割要端正、整齐、洁净,承插要达到标志深度,严禁旋转,热熔对接要求热熔焊机温度控制要精确,焊接加热时间、温度、压力以及保压、冷却时间要符合规定,保温、冷却期间不得在连接件上施加外力。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竖向排污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熔技术要求热熔设备达到设定工作温度方可操作,PE管端切割要端正、整齐、洁净,承插要达到标志深度,严禁旋转,热熔对接要求热熔焊机温度控制要精确,焊接加热时间、温度、压力以及保压、冷却时间要符合规定,保温、冷却期间不得在连接件上施加外力。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竖向排污通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通过螺栓将PE管固定在墙体上,起到对PE管固定的作用。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竖向排污通道系统,缓冲弯起始的角度为45°,后用直PE管连接,方向为竖向,缓冲弯结束的角也为-45°,同竖向PE管连接。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竖向排污通道系统,过滤装置为可拆卸、可清洗的,在顶模处PE管壁设置一道横向切口,可插入和抽出圆形过滤网片,防止堵管现象的发生。

所述的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竖向排污通道系统,PE管的规格尺寸为10mm厚、直径为250mm,此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耐化学性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