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0918阅读:1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脚手架钢跳板的固定装置,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时会广泛使用脚手架,在脚手架横杆上搭设钢跳板,可充当施工通道和操作平台。在钢跳板搭设时,通常采用铁丝绑扎的方式将钢跳板固定在脚手架横杆上。该种固定方式操作较为繁琐,且长期使用时,铁丝磨损松脱,需重新绑扎,耗费材料和人力;此外,铁丝突出部分可能导致人员划伤、绊倒,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顶紧脚手架钢管,实现钢跳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压板,沿所述压板的一侧长边向下折弯形成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下方设有紧固件;所述连接板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所述紧固件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平行。

进一步的,前述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紧固件包括手柄、拧紧螺杆、锥形头及圆管;所述圆管水平固定于连接板上,内部穿有拧紧螺栓,所述拧紧螺栓的前端连接有锥形头,末端开有贯穿孔,所述手柄穿过贯穿孔连接于拧紧螺杆上。锥形头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末端呈半球形结构,通过末端的半球形结构固定于拧紧螺栓的前端。圆管的内侧加工有内螺纹,所述拧紧螺栓的外部加工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实现拧紧螺杆与圆管的固定连接。该种结构通过拧紧螺杆向前行进,带动锥形头向前移动,给予钢管水平方向的推力及向上的升力,实现钢跳板与钢管的固定。

进一步的,前述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压板的一侧长边向下折弯形成连接板,所述压板与连接板相对一侧设有至少两个向下折弯的短条形板,所述短条形板与连接板互相平行。或,连接板沿压板的长边方向固定于压板的中部下方,所述压板的两侧长边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向下折弯的短条形板,所述短条形板与连接板互相平行。两个短条形板的中心距与钢跳板上螺栓孔的中心距一致。该短条形板可以起到“锚爪”的作用,使用时,“锚爪”勾住钢钢跳板上的螺栓孔,起到加强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前述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连接板的下部开有拱门式槽,所述拱门式槽的圆弧方向与所述锥形头相向,且所述拱门式槽圆弧半径大于所用脚手架的钢管半径。便于架入脚手架钢管,且拱门式槽对脚手架钢管有限位作用。

进一步的,前述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压板与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所述圆管与连接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进一步的,前述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锥形头与拧紧螺杆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或锥形头由拧紧螺杆一体加工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通过拧紧螺杆向前行进,带动锥形头向前移动,给予钢管水平方向的推力及向上的升力,实现钢跳板与钢管的固定,该装置能有效顶紧脚手架钢管,实现钢跳板固定,使钢跳板在使用时不会移动、晃动,保证施工安全,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的钢跳板搭设。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安全性好,适用于各种施工环境的脚手架钢跳板搭设,适于批量生产,能够满足需要开展此项工作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跳板固定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采用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加工而成,包括压板1、连接板2、短条形板4、手柄3.1、拧紧螺杆3.2、锥形头3.3及圆管3.4。

其中,压板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沿该压板的一侧长边焊接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而在压板另一侧长边则固定有一组,即两个短条形板,该短条形板的长度方向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并沿根部弯折90°,形成“锚爪”,且两个短条形板的中心距与钢跳板上螺栓孔的中心距一致。

而连接板则为不规则板状结构,其形状为:在连接板的下部开有拱门式槽,拱门式槽于连接板下方的一侧开放,且拱门式槽圆弧半径大于所用脚手架的钢管半径,便于架入脚手架钢管。

在连接板下方拱门式槽底部连接有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手柄、拧紧螺杆、锥形头及圆管。其中,圆管通过焊接方式水平固定于连接板的拱门式槽底部,在圆管的内侧加工有内螺纹,而拧紧螺栓的外部加工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实现拧紧螺杆与圆管的固定连接。

拧紧螺栓的前端焊接有锥形头,末端开有贯穿孔,手柄则穿过贯穿孔与拧紧螺杆相连接。锥形头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末端呈半球形结构,通过末端的半球形结构固定于拧紧螺栓的前端。拧紧螺杆前端与锥形头连接后,从其末端开始穿过圆管,其上贯穿孔暴露后,使手柄穿过贯穿孔,并对手柄两端进行加工,使手柄两端部直径大于贯穿孔直径,避免手柄脱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采用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加工而成,包括压板1、连接板2、短条形板4、手柄3.1、拧紧螺杆3.2、锥形头3.3及圆管3.4。

其中,压板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沿该压板的一侧长边具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而在压板另一侧长边则固定有一组,即两个短条形板,该短条形板的长度方向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并沿根部弯折90°,形成“锚爪”,且两个短条形板的中心距与钢跳板上螺栓孔的中心距一致。本实施例中,压板及短条形板组成的“锚爪”、连接板及其拱门式槽在同一板件上加工而成,并从规定位置进行90°弯折。

而连接板则为不规则板状结构,其形状为:在连接板的下部开有拱门式槽,拱门式槽于连接板下方的一侧开放,且拱门式槽圆弧半径大于所用脚手架的钢管半径,便于架入脚手架钢管。

在连接板下方拱门式槽底部连接有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手柄、拧紧螺杆、锥形头及圆管。其中,圆管通过焊接方式水平固定于连接板的拱门式槽底部,在圆管的内侧加工有内螺纹,而拧紧螺栓的外部加工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实现拧紧螺杆与圆管的固定连接。

拧紧螺栓的前端焊接有锥形头,末端开有贯穿孔,手柄则穿过贯穿孔与拧紧螺杆相连接。锥形头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末端呈半球形结构,通过末端的半球形结构固定于拧紧螺栓的前端。拧紧螺杆前端与锥形头连接后,从其末端开始穿过圆管,其上贯穿孔暴露后,使手柄穿过贯穿孔,并对手柄两端进行加工,使手柄两端部直径大于贯穿孔直径,避免手柄脱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采用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加工而成,包括压板1、连接板2、短条形板4、手柄3.1、拧紧螺杆3.2、锥形头3.3及圆管3.4。

其中,压板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连接板垂直焊接于压板中部,该连接板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而在压板两侧长边分别固定有一组短条形板,且短条形板的长度方向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并沿根部弯折90°,形成“锚爪”,且两个短条形板的中心距与钢跳板上螺栓孔的中心距一致。

而连接板则为不规则板状结构,其形状为:在连接板的下部开有拱门式槽,拱门式槽于连接板下方的一侧开放,且拱门式槽圆弧半径大于所用脚手架的钢管半径,便于架入脚手架钢管。

在连接板下方拱门式槽底部连接有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手柄、拧紧螺杆、锥形头及圆管。其中,圆管通过焊接方式水平固定于连接板的拱门式槽底部,在圆管的内侧加工有内螺纹,而拧紧螺栓的外部加工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实现拧紧螺杆与圆管的固定连接。

拧紧螺栓的前端焊接有锥形头,末端开有贯穿孔,手柄则穿过贯穿孔与拧紧螺杆相连接。锥形头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末端呈半球形结构,通过末端的半球形结构固定于拧紧螺栓的前端。拧紧螺杆前端与锥形头连接后,从其末端开始穿过圆管,其上贯穿孔暴露后,使手柄穿过贯穿孔,并对手柄两端进行加工,使手柄两端部直径大于贯穿孔直径,避免手柄脱落。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脚手架钢跳板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采用普通碳钢或低合金钢加工而成,包括压板1、连接板2、短条形板4、手柄3.1、拧紧螺杆3.2、锥形头3.3及圆管3.4。

其中,压板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沿该压板的一侧长边焊接有连接板,该连接板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而在压板另一侧长边则固定有一组,即两个短条形板,该短条形板的长度方向与压板在同一水平面内互相垂直,并沿根部弯折90°,形成“锚爪”,且两个短条形板的中心距与钢跳板上螺栓孔的中心距一致。

而连接板则为不规则板状结构,其形状为:在连接板的下部开有拱门式槽,拱门式槽于连接板下方的一侧开放,且拱门式槽圆弧半径大于所用脚手架的钢管半径,便于架入脚手架钢管。

在连接板下方拱门式槽底部连接有紧固件。该紧固件包括手柄、拧紧螺杆、锥形头及圆管。其中,圆管通过焊接方式水平固定于连接板的拱门式槽底部,在圆管的内侧加工有内螺纹,而拧紧螺栓的外部加工有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配合实现拧紧螺杆与圆管的固定连接。

拧紧螺栓的前端连接有锥形头,该拧紧螺杆与锥形头为一体加工制成。末端开有贯穿孔,手柄则穿过贯穿孔与拧紧螺杆相连接。锥形头的前端为锥形结构,末端呈半球形结构。拧紧螺杆前端与锥形头连接后,从其末端开始穿过圆管,其上贯穿孔暴露后,使手柄穿过贯穿孔,并对手柄两端进行加工,使手柄两端部直径大于贯穿孔直径,避免手柄脱落。

使用时,如附图2所示,在脚手架上搭设钢跳板后,使固定装置压板的“锚爪”穿入钢跳板的螺栓孔并使压板与钢跳板贴合,通过连接板拱门式槽开放侧使钢管穿入槽中,向前旋进拧紧螺杆,使锥形头顶紧钢管,通过锥形头给予钢管向前及向上的作用力,使钢管与连接板实现紧密连接,从而达到使钢跳板固定在脚手架上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只要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其之上基于常规手段做出的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