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9013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大理石,具体地,在具备填充槽的大理石和ALC材质的承重墙之间按既定厚度涂覆可发性聚氨酯,在可发性聚氨酯的前后分别由其它不同材质的大理石和承重墙成为一体而赋予外隔热功能,而且承重墙使用ACL专用黏合剂而施工简便,进而节省建筑成本的包括承重墙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保温大理石贴在建筑物的外壁或内壁上,目的是使建筑物的内饰或外观更加美丽。

尤其是,在这种大理石背面粘贴隔热材料,阻断室内、室外空气的流入或排出,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紧贴墙面安装大理石。

专利文献1阐述了一种现有的功能性人造大理石,它是将丙烯酸树脂或水泥或石灰石和无机颜料、白花抑制剂及混合剂混合,从硬化后具有一定厚度和面积的普通丙烯酸类混合物、水泥混合物或石灰石混合物中选择一种混合物,然后将重量份数为100的胶合剂与重量份数为0.5~1的含银无机抗菌剂的银纳米粉末、添加了独居石矿物的重量份数为3~5的负离子粉末相混合,向混合物喷涂经混合的分散剂,形成厚度为0.5~1mm的涂层。

在这里,涂层作为包含重量份数为100的胶合剂的分散剂,被喷涂在混合物表面,在混合物表面形成附着的涂层,最终形成功能性人造大理石。

尤其是,所述混合物内部形成了粒径在4~5mm以内的塑料发泡收集颗粒。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混合物表面喷涂形成的涂层厚度较薄,想要达到规定的厚度,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断喷涂分散剂,操作起来非常繁琐,另外混合物和涂层通过粘合成分粘贴,涂层很容易从混合物上脱落,特别是混合物和涂层不具有隔热性能,将人造大理石安装在墙面时,室外空气很容易进入室内,或室内空气很容易排放到室外,从而无法保持室内的温度,使制冷、制热设备的能耗增加,另外,人造大理石只有另外粘贴隔热材料才能起到隔热作用,使用起来非常麻烦。

【先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文献0001)KR20-0405473 Y1。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面具备以既定角度倾斜凹陷的填充槽被形成的大理石,该大理石的后方ALC(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蒸压轻质混凝土)材质与聚氨酯接触的前面也同样形成以既定角度凹陷的填充槽并具备承重墙,在大理石和承重墙之间涂覆可发性聚氨酯,使可发性聚氨酯被填充到大理石的填充槽,并以盖住大理石背面和侧面的状态下被挂在填充槽,背面承重墙上也形成一定大小的填充槽而使可发性聚氨酯和承重墙之间具有剪切强度以及黏合力,同样ALC材质也使用上述方法,使保温大理石和ALC材质的承重墙成为一体而施工简便同时节省施工成本,且隔热效果也提升而进一步加强功能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

技术方案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包括:呈四角板材形状,且背面形成多个填充槽的大理石;呈四角板材形状,且形成一定深度的填充槽的ALC材质,并配备于所述大理石后方的承重墙;在所述大理石和所述承重墙之间发泡,并以既定厚度可包住所述承重墙正面和所述大理石的背面以及侧面整面地形成的刚性可发性聚氨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其中,所述大理石的填充槽是向横向或纵向中任一方向形成或者向横、纵向同时形成而形成格子形状。所述大理石和所述承重墙以所述可发性聚氨酯为准相邻地形成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包括:呈四角板材形状,且在背面边框形成凹陷既定深度的梯级部的大理石;

呈ACL材质的四角板材形状,且配备于所述大理石后方的承重墙;

在所述大理石和所述承重墙之间发泡并包住所述大理石和所述承重墙,且从所述大理石的梯级部底面相离既定距离地形成,从而在其之间形成硅胶填充槽的刚性的可发性聚氨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其中,在所述大理石的背面沿横向或纵向中的任一方向基于规定的角度还形成倾斜下陷的多个填充槽;所述填充槽沿横向或纵向中的任一方向形成,或同时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形成,呈格子形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其中,在所述大理石的梯级部底面到上端的高度中,所述聚氨酯从底面形成1/4的高度。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使可发性聚氨酯在大理石和承重墙之间发泡而使得大理石和承重墙成为一体,此时聚氨酯以填充在大理石填充槽的状态被挂住固定,而且聚氨酯以填充在ALC材质的承重墙填充槽的状态被挂住固定而使外装大理石和承重墙之间形成一体;

另外,外装大理石和隔热材料即可发性聚氨酯以及ALC材质的承重墙一体化而易施工,在现场可以简单粘贴保温大理石而减少施工时间,节省建筑外墙施工成本,使用ALC承重墙专用黏合剂砌成格子形态而施工简便的同时节省建设成本;

另外,建筑外隔热而进一步提升隔热效果,结露现象也消失从而提升建筑的耐久性,大理石之间连接部分也填充T字形硅胶,因此为设置招牌或安装制冷热机而使用电钻时硅胶也不会受其冲击而脱落,尤其大理石上粘贴可发性聚氨酯而具有弹性效果,在发生地震和自然灾害等而受到外部较大冲击时,大理石也不会被破碎,只是出现裂缝而建筑的安全性得到加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透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4的透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用黏合剂和硅胶将功能性保温大理石之间连接粘贴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性大理石处于施工状态的墙体概略图。

符号说明

100, 100' : 大理石;101, 102' : 填充槽;

200 : 承重墙;201 : 填充槽;

300, 300' : 可发性聚氨酯;

101' : 梯级部;301' : 硅胶填充槽;

S : 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由图1至图3可知,大理石100为四角板材形状,背面形成多个填充槽101。

所述大理石100的填充槽101沿横向或纵向中的任一方向形成,或同时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形成,呈格子形状。

所述填充槽101最好是彼此相对、倾斜下陷的形状。

承重墙200是ALC材质的四角板材形状,与聚氨酯接触的前部分向横向形成一定深度的填充槽,并配备于所述大理石100后方。

所述承重墙200是为了使可发性聚氨酯渗入加强黏附强度而在正面形成填充槽。

所述承重墙200是正、背面平坦地形成,正面被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固定而与所述大理石100后方形成一体。

所述承重墙200可以预防耐火性较低的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被点燃导致火势向室内蔓延。

所述承重墙200是两侧面或上、下面被黏合剂相互粘贴固定住,使所述大理石100形成格子形态地向横、纵向配置。

所述承重墙200向室内方向被设置而形成建筑物的内墙。

可发性聚氨酯300为刚性材料,被发泡到所述大理石100和所述承重墙200之间,并以既定厚度可包住所述承重墙200正面和所述大理石100背面以及侧面整面地形成。

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是由MDI和POLY辅助系统液混合生成。

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还包括不燃液,阻燃性添加物的NCO/OH比率优选地在4.0~5.0之间。

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和不燃液的混合比率优选的是9:1。

所述不燃液是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被发泡到所述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之间时,与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一同被发泡到所述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之间。

如上所述组成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用途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可以选择所述大理石100的填充槽101沿横向或纵向形成,下面我们将以大理石100的背面形成格子形状的填充槽101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大理石100的背面沿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形成多个填充槽101,所述填充槽101呈格子形状。

然后在所述大理石100的后方配备四边围长比所述大理石100小2mm的承重墙200,使其位于与从所述大理石100相离既定距离之处。

而且在所述填充槽101形成的所述大理石100和所述承重墙200之间连续发泡可发性聚氨酯300,以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包住承重墙200正面和所述大理石100的背面以及侧面。

此时,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是被发泡到所述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的同时被填充到所述大理石100的填充槽101,进而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被所述填充槽101挂住而避免从所述大理石100上脱落。

在此所述承重墙200正面形成十字状填充槽201,可发性聚氨酯300被填充到该填充槽20)同时被黏附,从而加强可发性聚氨酯300和承重墙200的黏合力。

而且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被发泡到与所述大理石100的背面相面对的所述承重墙200正面,进而以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为准,使所述大理石100和所述承重墙200相面对地被连接固定为一体。

在如上所述形成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承重墙200上、下及两侧面上涂覆黏合剂,使所述承重墙200和其它承重墙200相互紧贴而所述承重墙200和承重墙200之间被相互紧贴固定住。

此时所述承重墙200和所述承重墙200是以格子形式被黏附。

如上所述,通过用黏合剂将承重墙200和承重墙200之间黏合固定的施工形成建筑物的墙体。

在此所述承重墙200可面向建筑室内空间地被设置,所述大理石100是可面向建筑物室外空间地被设置而使建筑物的内、外墙同时形成。

而且以黏合所述承重墙200和承重墙200之间的黏合剂的约2mm左右涂覆,与该黏合剂厚度相对应地,在所述大理石100和大理石100之间形成间隙。

此时在所述大理石100和大理石100之间缝隙内注入硅胶S,给大理石100和大理石100之间的间隙做最后黏合处理。

尤其可发性聚氨酯300比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的上、下、左、右所有方向的周围面更突出,相互之间被连结填充,从而预防热桥现象以及隔热漏水现象。

随之保温大理石之间被黏合剂和硅胶坚固地连结。

如果在建筑物外部发生火灾,则该火灾首先被添加阻燃材料的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隔离而防止火势向建筑物内部蔓延,即便火灾向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蔓延,但所述大理石100背面形成一体的所述承重墙200再次隔离火势蔓延,从而阻断火势向建筑物内部蔓延。

另一方面,在建筑物内部发生火灾时,火被所述承重墙200隔离而防止火势向室内空间蔓延,即便火灾向所述承重墙200蔓延,但被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和所述大理石100隔离而防止火灾向外部蔓延。

[第二实施例]

由图4至图8可知,大理石100'为四角板材形状,在背面边缘基于规定的深度形成下陷的梯级部101'。

在所述大理石100'的背面还基于规定角度沿长度方向形成多个倾斜下陷的填充槽102'。

所述填充槽102'在所述大理石100'的背面沿横向或纵向形成,或同时沿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形成,呈格子形状。

所述填充槽102'最好是彼此相对、倾斜下陷的形状。

承重墙200为ALC材质的四方板材形状,配备在所述大理石100'后方。

所述承重墙200是正、背面平坦地形成,正面被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固定而在所述大理石100'后方形成一体。

所述承重墙200可以阻断耐火性较低的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被点燃而导致火灾向室内蔓延。

所述承重墙200是两侧面或上、下面被黏合剂相互粘贴固定而将所述大理石100'向横、纵向配置。

所述承重墙200是向室内方向被设置而形成建筑物的内墙。

可发性聚氨酯300'为刚性,发泡在所述大理石100'和所述承重墙200之间,从所述大理石100'的梯级部101'底面相离既定距离地形成而在其之间形成硅胶填充槽301'。

所述硅胶填充槽301'是被注入到所述大理石100'和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之间的硅胶S填满。

所述硅胶填充槽301'的间隔会被向所述大理石100'的梯级部101'发泡的可发性聚氨酯300'的厚度出现变化。

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是从所述大理石100'的梯级部101'的底面开始形成至到上端的高度H的1/4高度h)。

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还包括不燃液,优选的是NCO/OH比率在4.0~5.0之间的不燃液。

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和不燃液的混合比率优选的是9:1。

所述不燃液是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在所述大理石100'上发泡时,与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一同发泡到所述大理石100'。

由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应用方式如下。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可以选择所述大理石100'的填充槽102'沿横向或纵向形成,下面我们将以在大理石100'的背面形成格子形状的填充槽102'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沿大理石100'背面边缘进行切削加工,在所述大理石100'背面边缘基于规定的深度形成下陷的梯级部101',在所述大理石100'的背面沿横向、纵向两个方向形成多个格子形状的填充槽102'。

然后在与所述大理石100'的后方相离既定距离地形成承重墙200,在该承重墙200和所述填充槽102'形成的所述大理石100'之间使可发性聚氨酯300'连续发泡,使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填充到填充槽102'的确的同时使可发性聚氨酯300'形成至离所述梯级部101'底面既定的高度。

此时所述承重墙200正面上形成十字状的填充槽201,可发性聚氨酯300'被填充到该填充槽201而被黏附,从而加强可发性聚氨酯300'和承重墙200的黏合力。

在此所述承重墙200是以耐火性较强的ALC材质形成。

进而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被所述填充槽102'挂住而防止从所述大理石100'脱落。

所述承重墙200是在位于所述大理石100'后方的状态下,其正面被黏合到可发性聚氨酯300',使所述大理石100'和所述承重墙200以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为准相面对地形成一体。

尤其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是从所述梯级部101'底面开始形成至到上端的高度H的1/4高度h,进而在其之间形成硅胶填充槽301'。

然后在如上所述形成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承重墙200上、下面和两侧面上涂覆黏合剂,使承重墙200的两侧面以及上、下面相互紧贴而使所述承重墙200之间被粘贴固定住。

此时通过用黏合剂将承重墙200之间粘贴固定的施工形成建筑物的墙体,而且以Z字形的格子形式对该承重墙200进行施工。

在此所述承重墙200是可面向建筑物室内空间地设置,所述大理石100'是可面向建筑物室外空间地设置,从而使建筑物的内、外墙同时形成。

所述大理石100'和大理石100'之间间隔为6mm,所述承重墙200'和承重墙200'之间形成间隔为5mm。

接下来,通过功能性保温大理石100'间的缝隙注入硅胶S,硅胶S通过所述大理石100'和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间的缝隙填满所述硅胶填充槽301'。

此时,填满所述硅胶填充槽301'的硅胶S呈“T”字形并硬化,从而所述硅胶S牢固地挂住、固定于所述硅胶填充槽301',防止所述硅胶填充槽301'从所述大理石100'和可发性聚氨酯300'间脱落。

另一方面,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该火灾首先被添加阻燃材料的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隔离而被防止向建筑物内部蔓延,即便火势向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蔓延,但在所述大理石100'背面形成一体的所述承重墙200再次隔离火势蔓延而防止火势向建筑物内部蔓延。

相反,在建筑物内部发生火灾时,火势被所述承重墙200隔离而防止火势向室内空间蔓延,即便火势向所述承重墙200蔓延,但被所述可发性聚氨酯300'和所述大理石100'隔离而被防止向外部蔓延。

如上所述在具备填充槽101的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之间使可发性聚氨酯300被发泡,进而形成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形成一体的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结构是,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之间被刚性的可发性聚氨酯300连接固定而大理石100和承重墙200形成一体,可发性聚氨酯300以被填充在大理石100的填充槽101的状态被挂住固定而可发性聚氨酯300和大理石100的剪切强度即紧贴力坚固,通过可发性聚氨酯300使隔热性能被提升而室内的制冷、制热效率提高,承重墙200防止火势蔓延而在发生火灾时保温大理石不会被点燃,而且火灾不会蔓延成大型火灾,通过大理石100、可发性聚氨酯300以及承重墙200的一体化,在现场可以简单粘贴保温大理石而易施工,且减少施工时间而节省建筑物外墙施工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功能性保温大理石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而这些修改,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根据下述的权利要求范围进行解释,而且在其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应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