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自动化雨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194阅读:7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自动化雨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雨用品,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展开的防雨罩。



背景技术:

由于晾晒习惯和晾晒条件等原因,很多人在晾晒衣物时选择露天晾晒,例如在窗台外安装悬挑式晾衣杆用于晾晒衣物。这种露天晾晒的缺陷在于无法应对突然的降雨,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的收回衣物,雨水将会弄湿、弄脏晾晒衣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15205009290的中国专利《一种自动防雨罩》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下雨天自动展开的防雨罩。该防雨罩展开后形成一个悬挑式的雨棚,为其下方的衣物遮挡雨雪。但是该防雨罩的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自动防雨罩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影响其推广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型自动化雨罩,包括雨滴传感器、单片机、支架、驱动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撑杆和防雨布;雨滴传感器用于感应雨滴,雨滴传感器连接单片机,单片机控制驱动器;支架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或者结构主体上,第一连杆与支架枢轴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杆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撑杆枢轴连接,撑杆连接在防雨布的外沿。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构成一个连杆式的折叠机构,两个折叠机构分别枢轴连接在撑杆的两端,撑杆应平行于建筑主体或者结构主体;通过旋转任意一个折叠机构中的第一连杆可以实现折叠机构的整体折叠和舒展,对应的,撑杆随着折叠机构靠近和远离建筑主体或者结构主体,与撑杆固定连接的防雨布对应的实现了收拢和舒展。

当雨滴传感器感受到降雨之后,雨滴传感器给予单片机电信号,单片机依据既定程序启动驱动器旋转第一连杆,折叠机构舒展,防雨布被打开。对应的,当雨滴传感器的电信号停止一定时间后(该时间依据实际需求确定并写进单片机程序),单片机判定降雨停止并启动驱动器旋转第一连杆,折叠结构折叠,防雨布被收起。

进一步优化的是,该自动化雨罩还包括两根导轨,导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导轨垂直于建筑主体或者结构主体,撑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导轨内。导轨用于承受撑杆和防雨布的重力。

具体的,所述驱动器为电机。

具体的,所述防雨布由柔性防水材料制作。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动化雨罩利用雨滴传感器感应降雨,利用两根连杆构成折叠机构用于收拢和舒展防雨布,单片机根据降雨与否自动收拢和舒展防雨布,为下雨天无法及时收衣服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并且该自动化雨罩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2)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动化雨罩设置有两条导轨,导轨用于承受撑杆和防雨布的重力,优化了折叠机构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提高自动化雨罩的可靠性。(3)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动化雨罩使用电机作为驱动器,方便家庭用户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动化雨罩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动化雨罩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动化雨罩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型自动化雨罩轴测视图。

其中:1、雨滴传感器;2、支架;3、电机;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撑杆;7、防雨布;8、导轨;9、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改进型自动化雨罩包括雨滴传感器1、单片机、支架2、电机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撑杆6、防雨布7、导轨8和控制箱9。

支架2由圆形钢管制成,支架2的两端焊接有钢件,支架2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建筑主体上,支架2应安装在晾衣处的正上方。

雨滴传感器1安装于支架2的一端,雨滴传感器1用于感应雨滴,雨滴传感器1连接单片机,单片机及其电源位于控制箱9内。

第一连杆4与支架2枢轴连接,第二连杆5的一端与第一连杆4枢轴连接,另一端与撑杆6枢轴连接;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构成一个连杆式的折叠机构,本实施例的自动化雨罩包括两个折叠机构,两个折叠机构分别枢轴连接在撑杆6的两端。

如图4所示(为方便观察,图4将自动化雨罩整体倒置),防雨布7呈矩形,撑杆6连接在防雨布7的外沿,防雨布7的内沿连接在支架2上,撑杆6平行于支架2。导轨8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导轨8垂直于支架2,撑杆6的两端分别位于导轨8内。两个折叠机构的折叠和舒展动作将带动撑杆6靠近和远离支架2,防雨布7随之收拢或舒展。

当雨滴传感器1感受到降雨之后,雨滴传感器1给予单片机电信号,单片机依据既定程序启动电机3旋转第一连杆4,折叠机构舒展,防雨布7被打开。对应的,降雨停止后,雨滴传感器1给予单片机的电信号停止;依据程序设定,当单片机连续30分钟未收到雨滴传感器1的电信号时,单片机判定降雨停止并启动电机3旋转第一连杆4,折叠结构折叠,防雨布7被收起。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