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496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屋顶(1),屋顶(1)上设有龙骨钢板(2),龙骨钢板(2)上设有若干列间隔排布的容置槽(201),龙骨钢板(2)上设有与容置槽(201)形成交错卡合的防水板(3),防水板(3)上设有填充槽(4),防水板(3)上铺设有多块相互拼接的外置面板(5);

其中外置面板(5)的两侧均向下弯曲形成连接弯板(501),外置面板(5)一侧的连接弯板(501)上设有截面呈圆形的卡接头(502),另一侧的连接弯板(501)上设有与卡接头(502)形成互补结构的卡接环(503);相邻卡接头(502)与卡接环(503)的配合位置与填充槽(4)的位置相对应;

防水板(3)两侧的填充槽(4)上分别连接有第一导出管(601)和第二导出管(602),防水板(3)中相邻两个填充槽(4)之间设有弯管(603),第一导出管(601)经过若干填充槽(4)和弯管(603)后连通至第二导出管(602),其中第一导出管(601)、弯管(603)、填充槽(4)和第二导出管(602)内穿设有环形吸水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导出管(601)的出口端和第二导出管(602)的出口端下方设置有循环板(8),环形吸水带(7)包括海绵内芯(702)以及包裹于海绵内芯(702)外的透水布料(701),循环板(8)上设有用于联动环形吸水带(7)移动的联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联动机构包括转动盘(9)、联动转动盘(9)转动的驱动电机(901);转动盘(9)上设有驱动气缸(902),驱动气缸(902)的活塞杆上连接有压板(903),转动盘(9)上设有供压板(903)压合的垫板(9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垫板(904)内侧设有落水槽(905),落水槽(905)为贯穿结构,压板(903)上设有与落水槽(905)插接配合的球形凸起(908)。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压板(903)的下端连接有与落水槽(905)相通的导水软管(906),导水软管(906)的出口端放置于集水槽(907)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防水板(3)的厚度为25cm至35cm,相邻的两个填充槽(4)之间设有引导轮(10)以及供引导轮(10)安装的引导架(1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导出管(602)的入口处设有向内凸出、挤压环形吸水带(7)的收缩环(11);收缩环(11)包括母扣(111)、子扣(112)、设置于母扣(111)与子扣(112)内环的橡胶环(113),母扣(111)与子扣(112)通过磁性吸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卡接头(502)的截面为圆形结构,卡接环(503)的内环嵌设有开环胶封条,开环胶封条与卡接头(502)的外壁弹性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面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外置面板(5)的外壁上铺设有防水油毡。

10.一种建筑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在屋顶(1)上铺装龙骨钢板(2),在龙骨钢板(2)上铺装防水板(3),且使防水板(3)与容置槽(201)形成配合;

Step2:将透水布料(701)包裹海绵内芯(702),形成两端还未连接的环形吸水带(7);

Step3:在填充槽(4)之间设置弯管(603),处于防水板(3)两侧的填充槽(4)分别连接第一导出管(601)和第二导出管(602),将step2中的环形吸水带(7)依次绕在第一导出管(601)、弯管(603)、填充槽(4)和第二导出管(602)内,根据弯管(603)和填充槽(4)的位置形成反复绕装;

Step4:将绕装完成的环形吸水带(7)的两端分别穿出第一导出管(601)和第二导出管(602),并将环形吸水带(7)的两端打结位置悬置在压板(903)与垫板(904)之间,环形吸水带(7)与压板(903)和垫板(904)均保持分离;

Step5:在防水板(3)外依次拼接多块外置面板(5)。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