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4587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浇筑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筑领域,特别一种混凝土浇筑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标准当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超过3m时,宜采用辅助设备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辅助设备工艺参差不齐或者有的施工单位不采用辅助设备导致,混凝土由于自由落体高度太高出现离析现象,影响工程建筑质量,施工单位不采用辅助设备的原因大致是因为辅助设备成本高、操作不便、辅助设备本身笨重,给施工过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

一种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漏斗和导管,所述导管连接在漏斗底部,导管与漏斗底部相通,还包括牵引线和浮体,所述浮体位于漏斗的底部或导管内,所述浮体的横截面小于导管横截面,所述牵引线的一端连接浮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漏斗底部设有闸门,所述浮体位于闸门下方的导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体为球状或圆柱状可浮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体物密度比混凝土小并可在混凝土中飘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灌注桩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的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漏斗、导管、牵引线和浮体,所述导管连接在漏斗底部,导管与漏斗底部相通,所述的漏斗底部设有闸门,所述浮体位于闸门下方的导管内,所述浮体与导管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牵引线的一端连接浮体,具体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牵引线将浮体悬吊在导管的顶部,关闭闸门;

b.在漏斗内装入预先混合好的混凝土;

c.打开漏斗浇筑混凝土并同时断开牵引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体为球状或圆柱状可浮物。

进一步的,所述的浮体物密度比混凝土小并可在混凝土中飘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混凝土自由落体的过程中,由于浮体物对混凝土的浮力,致使混凝土底部在浮体物的作用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致使石子与水泥沙浆等分离,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和2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实施例1和2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有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种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漏斗2、导管4、牵引线1和浮体3,所述导管4连接在漏斗2底部,导管4与漏斗2底部相通,所述的漏斗2底部设有闸门5,所述浮体3位于闸门5下方的导管4内,所述浮体3与导管4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牵引线1的一端连接浮体3;所述的浮体3为球状或圆柱状可浮物;所述的浮体物3密度比混凝土小并可在混凝土中飘浮。

使用时,把混凝土料加注至漏斗,待斗料满时打开闸门的同时剪断漏斗开口的牵引线。由于浮体物的浮力作用,致使混凝土底部在浮体物的作用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致使石子与水泥沙浆等分离,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浮体物在脱离导管底部时,由于浮力作用会自动上浮至混凝土表面。

实施例2

一种灌注桩浇筑方法,采用的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漏斗2、导管4、牵引线1和浮体3,所述导管4连接在漏斗2底部,导管4与漏斗2底部相通,所述的漏斗2底部设有闸门5,所述浮体3位于闸门5下方的导管4内,所述浮体3与导管4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牵引线1的一端连接浮体3;所述的浮体3为球状或圆柱状可浮物;所述的浮体物3密度比混凝土小并可在混凝土中飘浮。

具体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牵引线1将浮体3悬吊在导管4的顶部,关闭闸门5;

b.在漏斗2内装入预先混合好的混凝土;

c.打开漏斗2浇筑混凝土并同时断开牵引线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浇筑设备,包括漏斗(2)和导管(4),所述导管(4)连接在漏斗(2)底部,导管(4)与漏斗(2)底部相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牵引线(1)和浮体(3),所述浮体(3)位于漏斗(2)的底部或导管(4)内,所述浮体(3)的横截面小于导管(4)横截面,所述牵引线(1)的一端连接浮体(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混凝土自由落体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对悬浮物的浮力,致使混凝土底部在悬浮物的作用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不致使石子与水泥沙浆等分离,产生离析现象,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鹏;刘热强;冯亦文;高翔;刘均;王鹏;陈嘉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建筑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04
技术公布日:2017.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