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金属屋面瓦的坡屋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445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系统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室外屋面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屋面在工业建筑及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金属屋面具有其独特的形式和适应性,可以满足建筑所需的不同外观及功能要求。金属屋面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多种安装构造方式。但是,作为新型材料构造的钛金属屋面瓦,在建筑屋面工程中较少被使用,在构造及施工上存在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系统提供了一种钛金属屋面瓦的坡屋面系统的构造方式。其优点表现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不会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安全可靠,有效可行,同时提高防水性能;造型美观,耐久实用,可被应用于新型古建筑设计中。

本发明系统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钛金属屋面瓦的坡屋面系统,斜向的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作为坡屋面挑檐部分的主体骨架,固定于建筑屋面结构上,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上固定铝合金次龙骨。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上固定压型钢板,压型钢板上依次铺设两道防水层,分别为不锈钢板及自粘防水垫层,其中自粘防水垫层在镀锌钢方管主龙骨凸起与铝型材次龙骨的连接处需上翻并加铺一道。通过不锈钢连接螺栓组件将铝型材次龙骨连接于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上,通过下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将通长铝型材固定于铝型材次龙骨上。钛金属屋面板瓦通过上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固定于通长铝型材上;钛金属屋面筒瓦通过不锈钢自攻自钻螺钉固定于铝合金支架上,铝合金支架再通过上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固定于通长铝型材上。

本发明系统存在两层龙骨,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上铺设防水卷材,铝型材次龙骨上铺设钛金属屋面瓦,结构清晰,易于操作,性价比高,为钛金属屋面瓦的坡屋面的建立提供了可行构造方式与便捷施工支持。

本发明系统存在两种防水方式,下部的卷材柔性防水与上部的钛金属瓦刚性防水相结合,可同时有效防止系统外部水及系统冷凝水的侵入,其自身防水构造功能层次完整,后续更可结合实际建筑设计中的屋面坡度、板型波高、搭接长度等进一步完善防水效果。

本发明系统选择钛金属作为屋面瓦材料,钛金属具有荷载轻、熔点高、塑性与延展性良好、耐腐蚀性及耐久性较强等特点,对于不同地区、环境及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同时可保证建筑外观效果,特别适用于三维造型复杂的曲面屋面。

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优化,建议作为屋面瓦材料的钛表面做氧化铝喷丸及阳极氧化处理,能保护金属表面不轻易变形,从而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及应用施工方法对本发明系统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系统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系统的横向剖面图。

附图标号:1:镀锌钢方管主龙骨;2:压型钢板;3:不锈钢板;4:自粘防水垫层;5:不锈钢连接螺栓组件;6:铝型材次龙骨;7:下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7’:上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8:钛金属屋面筒瓦;9:钛金属屋面板瓦;10:不锈钢自攻自钻螺钉;11:通长铝型材;12:铝合金支架;13:建筑屋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先从建筑屋面结构13上支出斜向的镀锌钢方管主龙骨1,镀锌钢方管主龙骨1上固定铝合金次龙骨6。镀锌钢方管主龙骨1上固定压型钢板2,在压型钢板2上铺设防水用的不锈钢板3及自粘防水垫层4;其中自粘防水垫层4在镀锌钢方管主龙骨1的凸起与铝型材次龙骨6的连接处需上翻并加铺一道。后通过不锈钢连接螺栓组件5将铝型材次龙骨6连接于镀锌钢方管主龙骨1上;通过下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7将通长铝型材11固定于铝型材次龙骨6上。钛金属屋面板瓦9通过上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7’固定于通长铝型材11上;钛金属屋面筒瓦8通过不锈钢自攻自钻螺钉10固定于铝合金支架12上,铝合金支架12再通过上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7’固定于通长铝型材11上。

由此形成一套完善的钛金属屋面瓦的坡屋面系统。

以上是本发明系统的一种实施例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系统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变动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系统的限制,凡依本发明系统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发明系统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尤其涉及室外屋面构造的一种钛金属屋面瓦的坡屋面系统。技术方案为:斜向的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作为坡屋面挑檐部分的主体骨架,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上固定铝合金次龙骨。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上固定压型钢板,压型钢板上依次铺设不锈钢板及自粘防水垫层,通过不锈钢连接螺栓组件将铝型材次龙骨连接于镀锌钢方管主龙骨上,通过下双金属自攻自钻螺钉将通长铝型材固定于铝型材次龙骨上。钛金属屋面板瓦固定于通长铝型材上;钛金属屋面筒瓦固定于铝合金支架上,铝合金支架再固定于通长铝型材上。其安装方便,同时不会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安全可靠,同时提高防水性能;造型美观,耐久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杰;李大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09
技术公布日:2018.0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