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5182阅读:1657来源:国知局
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支架不能用于吊装,一是因为支架的强度不够不能用于吊装,二是因为支架上没有设置吊耳不能提供吊点;而吊装一般采用吊带将楼承板捆起来再将挂钩挂在吊带上吊装,由于使用吊带将楼承板捆起来,使得吊带与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摸(一般为0.5mm厚的热镀锌钢板)直接接触,吊装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底摸发生卷边现象。一方面,这种吊装方法操作比较繁琐,吊装时要使用吊带对楼层板进行捆绑然后挂钩,此操作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吊装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底摸刚度很小,因此采用吊带吊装钢筋桁架楼承板一般都会造成底摸变形,变形会造成楼承板拼缝不严,影响施工质量和观感效果。因此对于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吊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以有效地解决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装过程中的滑移、变形和损坏问题,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包括下横梁、上横梁以及拉结于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的两侧的对拉侧杆,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的外部包裹有弹性垫层,所述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及两侧的所述对拉侧杆之间围合形成供钢筋桁架楼层板搁置的打包空间。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顶部螺纹连接于所述上横梁。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顶部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上横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螺纹段插设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段上螺合有抵顶于所述上横梁的顶部的第一螺合件。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横梁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一加强垫片,所述第一加强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贯通的第一开孔。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底部螺纹连接于所述下横梁。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对拉侧杆的底部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下横梁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螺纹段插设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纹段上螺合有抵顶于所述下横梁的底部的第二螺合件。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下横梁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第二加强垫片,所述第二加强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贯通的第二开孔。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吊耳。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吊耳呈倒U型,所述吊耳的两侧焊接于所述上横梁的两侧。

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弹性垫层为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下横梁、上横梁及对拉测杆构成钢筋桁架楼承板的打包空间,来打包钢筋桁架楼承板,通过在下横梁和上横梁上的外部包裹弹性垫层,可尽可能地减少打包过程中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破坏,确保上下横梁与钢筋桁架楼承板紧密接触,避免吊装过程中钢筋桁架楼承板滑动。

进一步的,通过在上横梁上设置吊耳,可在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运过程中提供吊点,安拆方便,可重复利用,有效避免了用传统方法吊运使楼层板发生变形的现象,将楼承板吊装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降到最低,保证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中上横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中上横梁的立面图。

图4为图2的1-1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中吊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首先,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主要由下横梁11、上横梁12以及拉结于下横梁11与上横梁12的两侧的对拉侧杆13,下横梁11与上横梁12的外部包裹有弹性垫层14,下横梁11、上横梁12及两侧的对拉侧杆13之间围合形成供钢筋桁架楼层板搁置的打包空间15。

其中,下横梁11在打包钢筋桁架楼层板时,插入整包钢筋桁架楼层板最底部的楼层板的上下弦钢筋之间,用于承载整包钢筋桁架楼层板的重量。上横梁12在打包钢筋桁架楼层板时,放置在整包钢筋桁架楼层板的最上部楼承板的上部,用于压抵住下横梁11上的整包钢筋桁架楼层板。在本实施例中,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采用方钢,如选用截面尺寸为50mm×8mm的方钢进行制作。弹性垫层14采用橡胶垫,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所用方钢的周圈粘贴5mm厚橡胶垫,以包裹住下横梁11和上横梁12的表面,尽可能减少打包过程中对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破坏,确保下横梁11、上横梁12与钢筋桁架楼承板紧密接触,避免吊装过程中钢筋桁架楼承板滑动。

对拉侧杆13的顶部螺纹连接于上横梁12,具体的,对拉侧杆13的顶部经滚丝处理形成第一螺纹段131,上横梁12上开设有供第一螺纹段131插设的第一连接孔1311,第一螺纹段131上螺合有抵顶于上横梁12的顶部的第一螺合件1312,如螺丝或螺母。

进一步的,配合图2~4所示,上横梁12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于第一连接孔1311的第一加强垫片121,第一加强垫片121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1311相贯通的第一开孔(图中未标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横梁12的方钢两端各开一个φ15mm圆孔,该圆孔即为上述第一连接孔1311,开孔部位焊接方形钢片进行补强处理,该方形钢片即为上述第一加强垫片121,方形钢片四周与上横梁进行围焊,焊口打磨后进行镀锌处理。

同样的,对拉侧杆13的底部螺纹连接于下横梁11,具体的,对拉侧杆13的底部经滚丝处理形成第二螺纹段132,下横梁11上开设有供第二螺纹段132插设的第二连接孔1321,第二螺纹段132上螺合有抵顶于下横梁11的底部的第二螺合件1322,如螺丝或螺母。

进一步的,下横梁1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对应于第二连接孔1321的第二加强垫片111,第二加强垫片111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孔1321相贯通的第二开孔(图中未标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下横梁11的方钢两端各开一个φ15mm圆孔,该圆孔即为上述第二连接孔1321,开孔部位焊接方形钢片进行补强处理,该方形钢片即为上述第二加强垫片111,方形钢片四周与下横梁进行围焊,焊口打磨后进行镀锌处理。

本实施例中的对拉侧杆13采用连接丝杆,采用φ14mm圆钢制作,两端进行滚丝处理,并配以合适的螺丝和垫片进行与上横梁12及下横梁11的螺纹连接,此连接方式安拆方便,可根据上横梁12与下横梁11间距(由打包楼承板数量决定)灵活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在吊装时,可直接将吊绳绑扎在上横梁12的两侧,或者也可以通过在上横梁12的两侧设置吊耳16,如图5所示,吊耳16作为整包钢筋桁架楼楼承板吊运时的吊点,吊耳16可采用圆钢制作,呈倒U型,且吊耳16的U型开口的两侧满焊在上横梁12的两侧,以确保牢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既可用于楼承板打包,又可以在楼承板吊运过程中提供吊点,安拆方便可重复利用,有效避免了用传统方法吊运使楼层板发生变形的现象,将楼承板吊装运输过程中的损坏降到最低,保证施工质量。

利用本实用新型支架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进行打包时,先将需要打包的规格相同的楼承板成堆摆放(一般一包楼承板为6-8块),然后将下横梁插入最下层楼承板上下弦钢筋之间,将上横梁放置在最上层楼承板上部;

将两侧的对拉侧杆从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预留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穿过,然后用螺丝并配以配套的垫片进行连接,调节好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间距,确保螺丝连接牢固后完成打包;

打包完成后利用上横梁两端的吊耳对整包楼承板进行吊运。

本实用新型钢筋桁架楼承板打包吊装支架将楼承板的打包和吊装功能相结合的做法改进了传统的单独打包然后使用吊带进行吊装的施工方法,利用专用支架代替传统的打包和吊装方法,提高了楼承板吊运的工作效率,同时该做法操作简便、调节灵活并且不会对楼承板造成损坏,确保了施工质量和观感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