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7633阅读:1351来源:国知局
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



背景技术:

工程中的悬挑梁板结构一般是采用脚手架支顶进行施工的,脚手架一般以地面或者楼面作为支撑面进行搭建,搭建完成后在脚手架立杆的顶部插入可调顶托,在可调顶托上摆放主龙骨,主龙骨上摆放次龙骨,次龙骨上做模板,完成对整个悬挑梁板结构的支撑。但在实际的施工中,悬挑梁板结构中位置高度时,若以地面作为支撑面搭建脚手架,由于脚手架高度太高,自身重量又大,致使搭建难度增加,难以实施,因此施工中往往利用下层楼面作为支撑面倾斜搭建脚手架,由于工程中常用的可调顶托大多是直线型的,这样可调顶托插入倾斜设置的脚手架的立杆后,也会处于倾斜状态,主龙骨就很难在可调顶托的托盘中得到稳定摆放,致使悬挑梁板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其结构简单,托板的斜度可以通过调节处于水平状态,使主龙骨容易摆放在托板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一种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包括托板、丝杆、卡环和调整杆,所述托板的底面的中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托板的底面的边沿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丝杆的顶端设置有铰接头,所述铰接头与所述托板底面的所述铰接座铰链连接,所述丝杆的杆身上还螺纹连接有调高螺母;所述卡环套在所述丝杆上,所述卡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调整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在对托板进行调平时,先用铰接座把托板铰接在丝杆的顶部,并将调整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托板的底面边沿的第一连接部中,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卡环的第二连接部中,然后调节调整杆直至托板处于水平时,将卡环固定在丝杆上,最后再次通过调整杆调平托板,配合其他支撑件完成对托板的支撑和固定。丝杆的下端插入立杆前,先在丝杆上螺纹装配一个调高螺母,调高螺母的直径大于立杆的直径,这样调高螺母通过在丝杆上旋转可实现丝杆的升降。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可通过卡环牵引调整杆来调整托板的斜度,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方便了主龙骨在托板上的摆放。

作为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铰链座和所述铰接头的轴心线相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两个挡板分别设置在托板的两侧,并与铰链座和铰接头配合的轴心线相平,这样可对悬挑梁板结构起到导向的作用,确保其处于两个挡板之间,这样托板的调平也就容易多了。

作为优选的,所述卡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半圆环上,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内弧面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丝杆相匹配的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卡环的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螺栓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部设置第二半圆环的外侧,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的内弧面分别设置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纹,一方面可防止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固定后在丝杆上滑动,另一方面在调试调整杆位置时,先把调整杆的一端从第二连接部上拆下,然后旋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待调试完成后再将调整杆的端部重新安装在第二连接部上,从而方便了顶板的调平。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两个铰接头,两个所述铰接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托板的底面的边沿的两端;所述调整杆呈V形或U形,所述调整杆的两头上翘形成上端,别与两个所述铰接头相铰接;所述调整杆的中部的弯折过渡部位为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第一连接部由两个铰接头组成,两个铰接头分别设置在托板底面边沿的两端,V形或U形的调整杆的上端的两头分别铰接对应的一个铰接头上,V形或U形的调整杆的下端安装在第二连接部中,以三个基点为轴心转动对托架进行调平,使调平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侧向伸出的凸台,所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调整杆的下端卡入所述卡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调整杆安装时将其下端卡入凸台的卡槽中,简化了调整杆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方便调整卡环在丝杆上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凸台上靠近所述卡槽的开口部位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中装配有限位螺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调整杆安装时先将其下端卡入凸台的卡槽中,然后在限位孔中装入限位螺钉,可防止调整杆从卡槽中滑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和图2中,1丝杆;2调高螺母;3卡环;301第一半圆环;302第二半圆环;303螺栓;304限位螺钉;4铰接座;5托板;6挡板;7第一连接部;8调整杆;9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包括托板5、丝杆1、卡环3和调整杆8,托板5的底面的中部设置有铰接座4,托板5的底面的边沿设置有第一连接部7;丝杆1的顶端设置有铰接头,铰接头与托板5底面的铰接座4铰链连接,丝杆1的杆身上还螺纹连接有调高螺母2;卡环3套在丝杆上,卡环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9;调整杆8的上端与第一连接部7活动连接,下端与第二连接部9活动连接。

在以上实施例中,在对托板5进行调平时,先用铰接座4把托板5铰接在丝杆1的顶部,并将调整杆8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托板5的底面边沿的第一连接部7中,另一端活动设置在卡环3的第二连接部9中,然后调节调整杆8直至托板5处于水平时,将卡环3固定在丝杆1上,最后再次通过调整杆8调平托板5,并配合其他支撑件完成对托板5的支撑和固定。丝杆1的下端插入立杆前,先在丝杆1上螺纹装配一个调高螺母2,调高螺母2的直径大于立杆的直径,这样调高螺母2通过在丝杆1上旋转可实现丝杆1的升高或降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支撑面斜度可调顶托可通过卡环3牵引调整杆8来调整托板5的斜度,使其处于水平状态,方便了主龙骨在托板5上的摆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托板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板6,挡板6与铰链座4和铰接头的轴心线相平。

在以上实施例中,两个挡板6分别设置在托板5的两侧,并与铰链座4和铰接头配合的轴心线相平,这样可对悬挑梁板结构起到导向的作用,确保其处于两个挡板6之间,这样托板5的调平也就容易多了。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卡环3包括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第二连接部9设置在第二半圆环302上,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通过螺栓303连接,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的内弧面分别设置有与丝杆1相匹配的螺纹。

在以上实施例中,卡环3的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螺栓303固定在一起,第二连接部9设置第二半圆环302的外侧,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的内弧面分别设置有与丝杆1相匹配的螺纹,一方面可防止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固定后在丝杆1上滑动,另一方面在调试调整杆8位置时,先把调整杆8的一端从第二连接部9上拆下,然后旋转固定在一起的第一半圆环301和第二半圆环302,待调试完成后再将调整杆8的端部重新安装在第二连接部9上,从而方便了顶板5的调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连接部7包括两个铰接头,两个铰接头分别设置在托板5的底面的边沿的两端;调整杆8呈V形或U形,调整杆8的两头上翘形成上端,并分别与两个铰接头相铰接;调整杆8的中部的弯折过渡部位为下端,并与第二连接部9相配合。

在以上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由两个铰接头组成,两个铰接头分别设置在托板5地面边沿的两端,V形或U形的调整杆8的上端的两头分别铰接在对应的一个铰接头上,V形或U形的调整杆8的下端安装在第二连接部9中,以三个基点为中心对转动托架5进行调平,使调平更加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连接部9为侧向伸出的凸台,凸台的端部设置有卡槽,调整杆8的下端卡入卡槽中。

在以上实施例中,调整杆8安装时将其下端卡入凸台的卡槽中,简化了调整杆8与第二连接部9之间的连接和拆卸,方便调整卡环3在丝杆1上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凸台上靠近卡槽的开口部位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中装配有限位螺钉304。

在以上实施例中,调整杆8安装时先将其下端卡入凸台的卡槽中,然后在限位孔中装入限位螺钉304,可防止调整杆8从卡槽中滑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