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及加气混凝土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873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及加气混凝土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及加气混凝土板,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工艺中,一般采用钢板加焊接锚腿来进行混凝土预埋及其他连接,该种方法是对加气混凝土进行后加工,然后将预埋件放入,这样做首先就是破坏了混凝土结构,造成了很多隐形损伤,消弱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传统做法很难做到现在装配式建筑对预埋件拉拔力试验的要求,预埋精度差别很大,施工进度缓慢,而且由于是后期处理,施工环境恶劣,墙体会因为打孔抠槽造成缺陷,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埋精度高、速度快,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对预埋件的拉拔力试验要求,耐久性好,墙体不容易开裂,外形更加美观的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及加气混凝土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接单元,挂接单元一侧开设有竖向的螺栓安装槽,螺栓安装槽一侧的挂接单元上还开设有用于挂接在钢筋网片上的挂接槽,挂接单元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结合单元,混凝土结合单元远离挂接单元的一端设有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的挂接单元的横截面为C形,在挂接单元的开口一侧形成所述的螺栓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的挂接槽为L形,挂接槽开设在螺栓安装槽前后两侧的挂接单元上。

优选的,所述的挂接槽竖直部上端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的混凝土结合单元包括两个挂钩,两个挂钩分别固定在挂接单元的上下两端部。

优选的,所述的两个挂钩的弯折部弯折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的混凝土结合单元的横向长度为70~85mm。

一种加气混凝土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板体,在混凝土板体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筋网片,上述的挂接单元通过挂接槽挂接在钢筋网片的钢筋上,挂接单元位于两个钢筋网片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钢筋网片的两端分别挂接有所述的加气混凝土预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挂接槽将挂接单元挂接在钢筋网片上,弯折部则增强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制作工序短;预埋精度高,预埋速度快;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多种尺寸要求;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对预埋件的拉拔力试验要求;和加气混凝土坯体结合性好,更加牢固;现场施工方便,改善施工环境;大大减少废品出现,节约成本;现场装配精度高,速度快;耐久性好,墙体不容易开裂,外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预埋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预埋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预埋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气混凝土板的示意图。

其中:1、挂接单元 2、挂钩 3、挂接槽 4、螺栓安装槽 5、混凝土板体 6、钢筋网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是该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及加气混凝土板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3,该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包括横截面呈C形结构的挂接单元1,所述的挂接单元1开口处形成螺栓安装槽4,螺栓安装槽4一侧的挂接单元1上还开设有用于挂接在钢筋网片6上的挂接槽3,挂接单元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混凝土结合单元,混凝土结合单元远离挂接单元1的一端设有弯折部。利用挂接槽3将挂接单元1挂接在钢筋网片6上,弯折部则增强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制作工序短;预埋精度高,预埋速度快;适应性强,能够满足多种尺寸要求;能够满足装配式建筑对预埋件的拉拔力试验要求;和加气混凝土坯体结合性好,更加牢固;现场施工方便,改善施工环境;大大减少废品出现,节约成本;现场装配精度高,速度快;耐久性好,墙体不容易开裂,外形更加美观。

挂接槽3为L形,挂接槽3开设在螺栓安装槽4前后两侧的挂接单元1上。利用L形的挂接槽3可以非常方便的将挂接单元1挂接到钢丝网片6上,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挂接槽3竖直部上端为圆弧形,与钢筋的圆形结构接触良好,保证挂接单元1与钢丝网片6的稳定连接,减小了摩擦,降低了噪音。在挂接单元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挂接槽3。

本实施例中的混凝土结合单元包括两个挂钩2,两个挂钩2分别固定在挂接单元1的上下两端部。而且两个挂钩2的弯折部弯折方向相反,上侧挂钩2的弯折部向上弯折,下侧挂钩2的弯折部向下弯折。优选的,挂钩2的横向长度为70~85mm。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板,包括混凝土板体5,在混凝土板体5内部的两侧分别设有钢筋网片6,上述加气混凝土预埋件的挂接单元1通过挂接槽3挂接在钢筋网片6的钢筋上,挂接单元1位于两个钢筋网片6之间。本实施例中只在一侧钢筋网片6上挂接有加气混凝土预埋件,在钢筋网片6两端分别挂接有两个加气混凝土预埋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