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升降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179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升降平台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平台设计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竖井施工的升降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竖井施工中一般会采用搭设建筑脚手架来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工程量大,施工中要大量投入脚手架和扣件等材料,投入的费用相当大;而且这种方法转换工作面速度换面,施工效率低。为解决这种问题,技术人员开始用悬挂平台来替代脚手架,但该方法经常因为固定问题而发生晃动或倾翻,存在很大危险性,因此升降平台的设计的合理和稳定性是决定施工能否按期完成和人员安全施工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升降平台装置,加工制作简单,可以保证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平台桁架和安装在平台桁架周围的围栏以及安装在平台桁架上面的面板,平台桁架周围安装有多个导向滑轮和顶撑机构,所述平台桁架对称安装多个工作吊耳,所述工作吊耳可以与竖井中的预埋件连接,所述平台桁架对称安装多个提升吊耳。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平台桁架由双槽型钢呈井字形拼接而成。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顶撑机构沿平台中心辐射线方向安装,所述顶撑机构包括顶撑底座、螺杆、螺母和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平台桁架上,所述顶撑底座通过顶撑套与螺杆的一端连接,螺杆通过螺母连接在支架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导向滑轮沿平台中心辐射线方向焊接,滑轮的滑动方向延竖井方向。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平台桁架设有电梯开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升降平台装置,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保证升降平台在施工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相比以往的框架结构,重量更轻,加工制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撑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平台桁架1,围栏2,面板3,导向滑轮4,顶撑机构5,工作吊耳11,提升吊耳12,电梯开口13,顶撑底座51,顶撑套52,螺杆53,螺母54,支架5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用于竖井施工的升降平台装置,包括平台桁架1和安装在平台桁架1周围的围栏2以及安装在平台桁架1上面的面板3,平台桁架1周围安装有多个导向滑轮4和顶撑机构5,平台桁架1对称安装多个工作吊耳11,工作吊耳11可以与竖井中的预埋件连接,平台桁架1对称安装多个提升吊耳12,提升吊耳12用于升降平台的移动。围栏2根据平台桁架1的边界由圆形钢管焊接而成,实现保护施工人员的作用。

优选的方案中,平台桁架1由双槽型钢呈井字形拼接而成,双槽钢用螺栓螺母连接。还可以在双槽钢井字形结构上焊接槽钢,来实现结构强度的加固。该结构与框架结构相比更加轻盈,加工制作简单,而且可以保证平台的稳定性,极大地节约了型材。

工作吊耳11总共有8个,其中6个对称分布在平台桁架外围,2个对称安装在双槽钢的腹板。提升吊耳12总共有4个,对称安装在双槽钢的连接空隙处。对应的,面板3上设有与工作吊耳11和提升吊耳12对应的吊耳孔洞。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顶撑机构5沿平台中心辐射线方向安装,所述顶撑机构5包括顶撑底座51、顶撑套52、螺杆53、螺母54和支架55,所述支架55固定在平台桁架1上,顶撑底座51通过顶撑套52与螺杆53的一端连接,螺杆53通过螺母54连接在支架55上。松开螺母54后,可以调整螺杆53伸出的距离,使顶撑底座51与竖井壁接触。

导向滑轮4沿平台中心辐射线方向焊接,导向滑轮4的滑动方向延竖井方向,导向滑轮4的数量选择为8个。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平台桁架1设有电梯开口13,可以方便上下物料和施工人员的运输。

利用该平台装置,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起吊机用钢索连接4个提升吊耳12,将用于竖井施工的升降平台装置下放,当装置发生左右晃动时,周围的导向滑轮4就可以使升降平台不与竖井洞壁发生剐蹭,使平台能够顺利的实现上下运动;当该装置到达需要施工的位置时,调节钢索使平台与水平面平行,调动平台周围的顶撑机构5的螺杆53使顶撑底座51与竖井洞壁接触,如图3中的工作工况所示,同时为增加平台的稳定性,将工作吊耳11与竖井壁的预埋件通过绳索连接;施工人员开始在平台上面施工。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