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23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模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模板领域,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集合尺寸成型,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于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以及降低工程成本。但目前的墙体模板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模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模板,包括矩形结构的单元模板,两个分别设置于单元模板两端的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位于单元模板的同一侧;所述单元模板与两个连接板共同形成一个“U”型结构;所述连接板靠近单元模板的一端的外侧设有一缺口;所述连接板远离单元模板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单元模板设有连接板的一侧还设有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

还包括设置于单元模板设有连接板一侧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相连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与单元模板接触,用于支撑单元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由上螺杆、下螺杆和内螺纹管组成;所述上螺杆与内螺纹管顶端螺纹连接,下螺杆与内螺纹管底端螺纹连接,且内螺纹管顶端与低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下螺纹通过销轴与底板铰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底面为粗糙面。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将底板与单元模板底部相连的连接杆。

另外,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缺口处的挡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现场施工时,只需将两个单元模板紧挨在一起,然后通过螺栓穿过通孔即可将相邻的单元模板进行固定,拆卸安装极其方便,同时由于设置了相应的加强筋能够增加单元模板的强度,另外,采用支撑装置能够对单元模板进行支撑,从而确保施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两个单元模板拼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单元模板,2-连接板,3-缺口,4-通孔,5-横向加强筋,6-竖向加强筋,7-底板,8-支撑杆,9-上螺杆,10-下螺杆,11-内螺纹管,12-连接杆,13-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建筑施工中的墙体模板,包括矩形结构的单元模板1,两个分别设置于单元模板两端的连接板2,且两个连接板位于单元模板的同一侧;所述单元模板与两个连接板共同形成一个“U”型结构;所述连接板靠近单元模板的一端的外侧设有一缺口3;所述连接板远离单元模板的一端设有通孔4;所述单元模板设有连接板的一侧还设有位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横向加强筋5和竖向加强筋6。其中,连接板上的通孔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若干个。

还包括设置于单元模板设有连接板一侧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7,以及与底板相连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底板铰接,另一端与单元模板接触,用于支撑单元模板。还包括设置于连接板缺口处的挡片13。

采用上述装置施工时,将单元模板进行拼接,具体是每个单元模板成直线排列,相邻的两个单元模板的端部紧挨,同时相邻的两个单元模板的连接板也紧挨着,然后通过一个螺栓贯穿相邻的两个单元模板上的连接板,通过螺母拧紧,使两个相邻的单元模板紧固,然后通过支撑装置对每个单元模板进行支撑,每一个单元模板上可设置多个支撑装置,例如两个,三个,具体是将底板固定于地面上,而支撑杆则撑住单元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支撑杆的顶部顶在横向加强筋下方与单元模板连接处,这样能够防止支撑杆顶部与单元模板相对滑动,从而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上述支撑杆与底板铰接设置能够在固定底板位置的情况,调节支撑杆顶端的支撑点,而无需将底板一起进行移动调整,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能够提高单元模板的强度,同时横向加强筋能够作为支撑杆的支撑点,从而更好的起到支撑作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加强筋的两端与单元模板两端的连接板也相连,这样能够也能够加强两个连接板的稳定性,使两个连接板始终保持垂直单元模板的位置。

为了防止相邻的两个单元模板之间的缝隙会出现漏混凝土,故而本实用新型将连接板一侧设置缺口,同时在缺口处设置了挡片,挡片则位于相连的两个连接板之间的缺口处,从而将两个单元模板之间的缝隙挡住,能够防止混凝土从缝隙中漏出。

另外,施工时,在待施工墙体一侧的单元模板与另一侧的单元模板进行相对固定时,可在单元模板的连接板上设置固定孔,该固定孔穿管连接板和单元模板便于螺栓穿过,这样两侧的单元模板上设置好固定孔后,在施工时,能够很容易的穿过螺栓,然后通过螺母固定即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支撑杆由上螺杆9、下螺杆10和内螺纹管11组成;所述上螺杆与内螺纹管顶端螺纹连接,下螺杆与内螺纹管底端螺纹连接,且内螺纹管顶端与低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下螺纹通过销轴与底板铰接。通过将支撑杆设置成上述结构,从而实现支撑杆长短可调节,从而改变支撑杆顶端的支撑位置,更好的满足施工需求,具体操作时通过旋转内螺纹管即可调节支撑杆的长短。

另外,本实施例的底板底面为粗糙面,将底板底面设置成粗糙面,能够加大摩擦力,防止在支撑时,底板滑动;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底板上设置螺纹孔,通过螺栓将底板进行固定,从而进行支撑。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将底板与单元模板底部相连的连接杆12;通过设置连接杆,能够对底板进行固定,再加上一个支撑杆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装置对单元模板进行支撑,稳定性更好,当然连接杆与单元模板为可拆卸连接,这样方便安装和拆卸,同时运输也十分方便。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