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90463发布日期:2019-03-22 22:01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高度较大、跨度较大的实腹大板梁在工业建筑(特别是电厂、钢厂、锅炉厂等)和民用建筑(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大板梁一般由工厂进行分段加工,再到施工现场进行整体拼装吊装的方式进行安装,分段大板梁在施工现场立拼过程中,由于高度较高,有很大的倾覆风险,特别是在施工现场作业场地受限的时候,很可能会存在多根大板梁紧邻立拼的情况,这就更加加剧了连续倾覆的分析,目前普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大板梁间焊接型钢进行加固,这种加固方式的不足是会对成品钢构件形成局部破坏,影响构件外观质量甚至是安全质量,同时其固定后的结构稳定性也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不对钢构件产生影响的同时还能保持加固结构稳定的防倾覆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包括

步骤1、制备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系梁、卡件、花篮螺丝、柔性支撑和螺栓;

步骤2、根据现场立拼大板梁的翼缘尺寸在工厂加工完成连系梁,连系梁采用h型钢、工字钢和卡件,花篮螺丝和普通螺栓采购成品件,柔性支撑由现场钢筋制作完成;

步骤3、选取立拼大板梁的端头两根、中间两根作为安装柔性支撑的位置,安装柔性支撑,张紧花篮螺丝;

步骤4、安装端头两根大板梁的连系梁和柔性支撑,使端头两根大板梁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

步骤5、随着立拼大板梁数量的增加,依次安装连系梁和局部柔性支撑,使整个并排的多根大板梁始终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

步骤6、在吊离大板梁时,逐个拆除连系梁和柔性支撑,从而在吊离最后两根大板梁前,整个大板梁体系始终为稳定的结构体系。

所述的种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支架的具体结构是:两根连系梁平行设置并通过卡件将大板梁的上下翼缘与两根连系梁连接并通过现场的钢筋对两根连系梁进行交叉拉紧。

本防倾覆方法中的支架是在工厂加工的标准件,可以重复使用,避免材料浪费;同时,本方法将大板梁相连接,防倾覆效果好,在大板梁立拼和逐个吊离过程中始终可以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进一步,本防倾覆方法中的支架,其适应性强,可以根据立拼大板梁高度、数量进行调节;从而对钢构件不会造成损伤;并且拆除、安装也都非常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法中,形成体系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包括

步骤1、制备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连系梁1、卡件2、花篮螺丝、柔性支撑3和螺栓;

步骤2、根据现场立拼大板梁4的翼缘尺寸在工厂加工完成连系梁1,连系梁1采用h型钢、工字钢和卡件,花篮螺丝和普通螺栓采购成品件,柔性支撑3由现场钢筋制作完成;

步骤3、选取立拼大板梁4的端头两根、中间两根作为安装柔性支撑3的位置,安装柔性支撑3,张紧花篮螺丝;

步骤4、安装端头两根大板梁4的连系梁1和柔性支撑3,使端头两根大板梁4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

步骤5、随着立拼大板梁数量的增加,依次安装连系梁和局部柔性支撑,使整个并排的多根大板梁始终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

步骤6、在吊离大板梁时,逐个拆除连系梁和柔性支撑,从而在吊离最后两根大板梁前,整个大板梁体系始终为稳定的结构体系。

所述的种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支架的具体结构是:两根连系梁平行设置并通过卡件将大板梁的上下翼缘与两根连系梁连接并通过现场的钢筋对两根连系梁进行交叉拉紧。

本防倾覆方法中的支架是在工厂加工的标准件,可以重复使用,避免材料浪费;同时,本方法将大板梁相连接,防倾覆效果好,在大板梁立拼和逐个吊离过程中始终可以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进一步,本防倾覆方法中的支架,其适应性强,可以根据立拼大板梁高度、数量进行调节;从而对钢构件不会造成损伤;并且拆除、安装也都非常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板梁立拼防倾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制备支架;选取立拼大板梁的端头两根、中间两根作为安装柔性支撑的位置,安装柔性支撑,张紧花篮螺丝;安装端头两根大板梁的连系梁和柔性支撑,使端头两根大板梁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随着立拼大板梁数量的增加,依次安装连系梁和局部柔性支撑,使整个并排的多根大板梁始终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在吊离大板梁时,逐个拆除连系梁和柔性支撑,从而在吊离最后两根大板梁前,整个大板梁体系始终为稳定的结构体系。本防倾覆方法中的支架是在工厂加工的标准件,可以重复使用,避免材料浪费;同时,本方法将大板梁相连接,防倾覆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焦建东;刘豪;白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19.0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