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陶瓷大板施釉生产线的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294发布日期:2018-09-18 21:59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陶瓷大板的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陶瓷大板施釉生产线的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陶瓷大板是建筑陶瓷中的一种新型产品,长宽规格大于800mm。在对大板进行施釉时,釉浆中的水分会渗入大板内,从而降低大板的强度,使大板容易破裂。因而,需要对已施釉的大板进行干燥。现有的干燥方式是加建小型干燥窑炉,统一进行干燥。

然而,窑炉占用空间大,而且,必须集中一定数量的大板才能进行干燥,釉浆的水分渗入大板内部,干燥时容易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陶瓷大板施釉生产线的干燥装置,及时对大板进行干燥,避免釉浆中的水分渗入大板内部而导致大板容易破裂。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陶瓷大板施釉生产线的干燥装置,包括连接大板的输送线的第一架体,第一架体设置有第一加热组件,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输送线的顶部,第一加热组件包括沿大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第一加热管,若干第一加热管的长度方向与大板的输送方向垂直,若干第一加热管的顶部有第一保温层。

优选的,第一保温层设置有若干便于水分散发的第一通孔。

优选的,第一保温层为铝板。

优选的,第一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热层,第一隔热层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内的石棉。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石棉与第一金属板抵接。

进一步的,第一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岩棉板。

优选的,第一加热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第二加热组件设置于输送线的一侧,第二加热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热管,第二加热管的长度方向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加热组件包括连接第二加热管的第二架体,第二架体包括能够相对调节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进一步的,第二架体还包括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连接的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第二支架设置有容置第一螺栓的第一导轨槽,第二支架设置有容置第一螺栓的第二导轨槽,第一导轨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导轨槽的长度方向偏置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螺栓的螺杆部设置有与第一导轨槽滑动连接的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导轨槽滑动连接的第二卡接部。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陶瓷大板施釉生产线的干燥装置通过设置连接大板的输送线的第一架体,在第一架体设置有第一加热组件,使第一加热组件设置于输送线的顶部,使得大板在经过施釉后不需要等待,即可直接进行干燥,进而去除大板上釉层中的水分,避免釉层的水分向大板的内部渗透,避免大板强度降低和产生破裂;还通过使第一加热组件包括沿大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第一加热管,使若干第一加热管的长度方向与大板的输送方向垂直,使第一加热管覆盖大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尺寸,使大板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受热均匀;还通过在若干第一加热管的顶部有第一保温层,减少热量散失,同时,使大板沿输送方向上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陶瓷大板施釉生产线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第一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陶瓷大板施釉生产线的干燥装置,包括连接大板的输送线的第一架体1,第一架体1设置有第一加热组件2,第一加热组件2设置于输送线的顶部。

本实施例的干燥装置通过设置连接大板的输送线的第一架体1,在第一架体1设置有第一加热组件2,使第一加热组件2设置于输送线的顶部,使得大板在经过施釉后不需要等待,即可直接进行干燥,进而去除大板上釉层中的水分,避免釉层的水分向大板的内部渗透,避免大板强度降低和产生破裂。

对于第一加热组件2,第一加热组件2包括沿大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第一加热管21,若干第一加热管21的长度方向与大板的输送方向垂直,若干第一加热管21的顶部有第一保温层22。

本实施例通过使第一加热组件2包括沿大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第一加热管21,使若干第一加热管21的长度方向与大板的输送方向垂直,使第一加热管21覆盖大板垂直于输送方向的尺寸,进而使大板沿垂直于输送方向上受热均匀,避免加热管间隔所引起的受热不均匀。

另外,本实施例还通过在若干第一加热管21的顶部有第一保温层22,减少热量散失,使相邻第一加热管21件温度差异减少,进而使大板沿输送方向上受热均匀。

再加上大板的移动,使得大板沿输送方向上的各个部分均受到第一加热管21的加热,使得大板整体受热均匀。

第一保温层22可以是常规的保温材料,也可以是金属板,导热快,使第一加热组件2的底部温度分布均匀。

第一保温层22优选为铝板,比热容较其他材质的金属板高,温度变化慢,避免对大板加热后第一保温层22的局部温度急剧降低。

与封闭的窑炉相比,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可以从第一加热组件2的侧面及时散发。

为避免水蒸气在第一保温层22处集聚,第一保温层22设置有若干便于水分散发的第一通孔。

当第一保温层22为金属板时,第一保温层22向外界散发热量的能力也变大。

为减少热量损失,第一保温层2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热层23,第一隔热层23包括第一壳体24和设置于第一壳体24内的石棉25。

石棉25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能力,可以减少热量散失。第一壳体24优选为钢板制成,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同时,防止石棉25受压向周围散发纤维。

为方便制造和减少经由第一壳体24散发的热量,第一壳体2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石棉25与第一金属板抵接。这样可以减少第一壳体24与第一保温层22的接触面积,减少热量传到。

为使水蒸气顺利的散发到外界,第一隔热层23的顶部设置有岩棉板26。岩棉板26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可以防止水蒸气冷凝。

第一加热组件2可以对大板顶部进行良好的加热,然而,对于大板的侧面,特别是垂直于输送方向的侧面,第一加热组件2提供的热量会非常容易的散发至外界,不能保证干燥所需的问题。

为解决第一加热管21两端热量不足的问题,第一加热组件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组件3,第二加热组件3设置于输送线的一侧,第二加热组件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热管31,第二加热管31的长度方向沿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设置。

第二加热组件3优选为两组,对称的设置在输送线的两侧。

如图1、图2所示,为适应不同规格的大板,第二加热组件3包括连接第二加热管31的第二架体,第二架体包括能够相对调节的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的相对位置实现对第二加热管31的位置调整。

具体的,第二架体还包括将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连接的第一螺栓36和第一螺母,第二支架33设置有容置第一螺栓36的第一导轨槽34,第二支架33设置有容置第一螺栓36的第二导轨槽35,第一导轨槽3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导轨槽35的长度方向偏置设置。

第一导轨槽34的长度方向与第二导轨槽35的长度方向偏置设置,可以是第一导轨槽34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导轨槽35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设置,进而,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可以沿水平方向和上下方向进行调整。

如图3所示,为避免调整过程中第一支架32与第二支架33相对转动而增加调整难度,第一螺栓36的螺杆部设置有与第一导轨槽34滑动连接的第一卡接部37、与第二导轨槽35滑动连接的第二卡接部38。

第一卡接部37应具有与第一导轨槽34滑动配合的平面组,第二卡接部38也应具有与第一导轨槽34滑动配合的平面组,进而限制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的相对转动。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