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145发布日期:2019-01-08 21:2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拥有汽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而目前的停车位却远远无法满足,后来人们开发了一种双层停车位,但是当上层的车辆需要进出时,需要将上层架延伸到地面车辆的地方,以供车辆进出,故而需要较大的空间;而另一种停车设备是需要先将底面的车辆移到一边,再将上层车辆下降到底面以供上层车辆进出,不但不能做到两辆车彼此互不干扰,且耗时、浪费电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停车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停车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架、地面凹槽、平层传感器和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板包括可停第一辆车的第一支撑板、可停第二辆车的第二支撑板和底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当第一支撑板与地面平齐时第一辆车可驶离停车场,当第二支撑板与地面平齐时第二辆车可驶离停车场;所述底板位于地面凹槽内;所述平层传感器位于地面凹槽内与地面平齐处,用于使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恰好运动至与地面平齐的位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升降装置、可为支撑升降装置提供动力源的液压装置和可控制液压装置工作的电动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升降装置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升降装置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微控器和发射器,所述微控器的输入端与平层传感器的输出端和发射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射器可向微控器发射出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上所停车辆需要驶离停车场的信息。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为4根呈矩形排布的立柱支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位于第二支撑正下方,支撑架下端与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上端与第二支撑板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地面凹槽的深度与第一支撑的高度、第二支撑的高度、支撑杆的长度、底板的高度和支撑升降装置未升降时的长度总和相等。

进一步,所述支撑升降装置为使支撑升降装置具有高稳定性的剪叉式机械结构。

进一步,所述电动控制装置通过防爆按钮SB1-SB6来控制液压装置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双层停车装置的使用,不但可同时停放两辆车,而且所停的两辆车的停入和驶离均可独立实现,不会对另一辆车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辆车停入或驶离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3-支撑架,4-平层传感器,5-地面凹槽,6-支撑升降装置,7-液压装置,8-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示意性的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双层停车装置结构。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双层停车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架(3)、地面凹槽(5)、平层传感器(4)和液压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板包括可停第一辆车的第一支撑板(2)、可停第二辆车的第二支撑板(1)和底板(8),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1)通过支撑架(3)固定连接,当第一支撑板(2)与地面平齐时第一辆车可驶离停车场,当第二支撑板(1)与地面平齐时第二辆车可驶离停车场;所述底板(8)位于地面凹槽(5)内;所述平层传感器(4)位于地面凹槽(5)内与地面平齐处,用于使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恰好运动至与地面平齐的位置;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升降装置(6)、可为支撑升降装置(6)提供动力源的液压装置(7)和可控制液压装置(7)工作的电动控制装置,所述支撑升降装置(6)的上端与第一支撑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升降装置(6)的下端与底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液压装置(7)通过液压油的压力传动从而使支撑升降装置(6)实现升降功能。

如图1、图2所示,还包括微控器和发射器,所述微控器的输入端与平层传感器(4)的输出端和发射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控制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射器可向微控器发射出第一支撑板(2)或第二支撑板(1)上所停车辆需要驶离停车场的信息,当第一支撑板(2)已停有车辆需要在第二支撑板(1)上停放车辆时,可用发射器向微控器发送停车信息请求,此时微控器控制电动控制装置启动,使液压装置(7)开始工作,使支撑升降装置(6)下降,在第二支撑板(1)恰好到达地面凹槽(5)内与地面平齐位置时,平层传感器(4)向微控器传输信号,使电动控制装置停止,从而使支撑升降装置(6)停止下降,此时第二支撑上就可停放车辆了,此时若第一支撑板(2)上的车辆需要驶离时,可通过发射器向微控器发送车辆驶离信息请求,使支撑升降装置(6)上升,从而使第一支撑板(2)上升至与地面平齐的位置,从而便于第一支撑板(2)上所停放的车辆驶离。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支撑架(3)为4根呈矩形排布的立柱支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板(2)位于第二支撑正下方,支撑架(3)下端与第一支撑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杆上端与第二支撑板(1)下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地面凹槽(5)的深度与第一支撑的高度、第二支撑的高度、支撑杆的长度、底板(8)的高度和支撑升降装置(6)未升降时的长度总和相等,以保证当第二支撑上需要停放车辆或第二支撑上所停放的车辆需要驶离时,第二支撑所停位置恰好与地面平齐。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支撑升降装置(6)为使支撑升降装置(6)具有高稳定性的剪叉式机械结构,使支撑升降装置(6)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可满足同时承载两辆车的重量。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电动控制装置通过防爆按钮SB1-SB6来控制液压装置(7)的工作,以保持载荷提升或下降,且通过"LOGO"程序调整时间延迟量,避免液压装置(7)频繁起动而影响使用寿命。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第一支撑板(2)上已停有车辆需要在第二支撑板(1)上停放车辆时,可通过发射器发射停车信息请求,支撑升降装置(6)开始工作,使第二支撑板(1)下降至与地面平齐位置,此时即可将车停在第二支撑板(1)上;若此时第一支撑板(2)上所停放车辆需要驶离时,可通过发射器发射车辆驶离信息请求,支撑升降装置(6)开始工作,使第一支撑板(2)上升至与地面平齐位置,此时即可将停放在第一支撑板(2)上车辆驶离;若需要将第二支撑板(1)上的车辆驶离,可通过发射器发射车辆信息请求,支撑升降装置(6)开始工作,使第二支撑板(1)下降至与地面平齐位置,即可将停放在第二支撑板(1)上车辆驶离。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至少一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