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5956发布日期:2019-05-24 20:38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剪力墙模板孔塞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再生资源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材料来源。塑料容易加工成型,而塑料原料丰富,因此被广泛使用。塑料被大量使用之后,随之产生的较大的问题就是塑料回收。废塑料焚烧会释放有害气体,掩埋的话极难分解,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废塑料再利用,符合当前低碳环保的潮流。

在浇筑剪力墙的时候,需要使用模板,为了固定模板,内外墙模板之间会用锚具连接,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模板,有锚具的地方就会形成模板孔。之前模板孔使用水泥砂浆来填,但是砂浆具有收缩性,一段时间后模板孔会出现渗漏现象。这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墙体的质量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低碳环保,防止模板孔渗漏,可加工性强等优点,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使建筑使用效果更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包括塞子本体5,所述的塞子本体5一头为小圆9另一头为大圆10的椎体结构,所述的塞子本体5中间设置有小孔,小孔内穿有钢筋8,所述的钢筋8两侧为螺旋状,所述的塞子本体5用于塞入模板孔中,模板孔两端一端为小孔3,另一端为大孔4,所述的小圆9直径大于小孔3,大圆10直径小于大孔4。

所述的钢筋8两侧为螺旋状上设置有用于锚固的方便垫片6和螺帽7。

所述的垫片6的直径加工为35mm和28mm,螺帽7的孔直径6mm,小圆9直径生产为27mm,大圆10直径生产为30mm,小孔6mm,小孔3直径为25mm,大孔4直径为32mm,塞子本体5长度为2cm。

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废弃的塑料进行回收,由于塑料容易加工成型,使其成为再生硬塑料;

步骤二:将再生硬塑料进行加工,使其变成模板孔塞子,塞子本体5的长度为2cm,塞子一头小圆9直径生产为27mm,塞子另一头大圆10直径生产为30mm;塞子的中间通一个6mm的小孔,小孔方便穿钢筋8,钢筋8的两头都加工成螺旋状,方便垫片6和螺帽7的旋入锚固,垫片6的直径加工为35mm和28mm,螺帽7的孔直径要有6mm;

步骤三:将塞子本体5塞入模板孔中,通过垫片6和螺帽7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再生硬塑料生产剪力墙模板孔塞子,首先塞子打入模板孔,可以防止发生渗漏。其次使用再生塑料材质,具有低碳环保、可加工性强等优点,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使建筑的使用效果更好。旋入的垫片,也是防止渗漏的。外墙一头的钢筋可以悬挂轻质保温层,也可以截去。孔洞剩余空间可以填充水泥砂浆也可以不填,如果填入水泥砂浆效果就更好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所示,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塞子本体5的长度为2cm,塞子本体5一头小圆9直径生产为27mm,塞子本体5另一头大圆10直径生产为30mm,塞子本体5的材质采用再生硬塑料。塞子的中间通一个6mm的小孔,小孔方便穿钢筋8,钢筋8的两头都加工成螺旋状,方便垫片6和螺帽7的旋入锚固。垫片6的直径加工为35mm和28mm。螺帽7的孔直径要有6mm。

塞子本体5用于塞入剪力墙体1内部的模板孔3中,所述的剪力墙体1两侧为混凝土模板2。

实施例

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的制作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一:废弃的塑料进行回收,由于塑料容易加工成型,使其成为再生硬塑料;

步骤二:将再生硬塑料进行加工,使其变成模板孔塞子,塞子的长度为2cm,塞子一头小圆9直径生产为27mm,塞子另一头大圆10直径生产为30mm;塞子的中间通一个6mm的小孔,小孔方便穿钢筋8,钢筋8的两头都加工成螺旋状,方便垫片6和螺帽7的旋入锚固。垫片6的直径加工为35mm和28mm。螺帽7的孔直径要有6mm。

将塞子打入剪力墙模板孔,观察一段时间后,并未发现有渗漏现象,塞子的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再生硬塑料材质的剪力墙模板孔塞子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塞子本体5,塞子本体5一头为小圆另一头为大圆的椎体结构,塞子本体5中间设置有小孔,小孔内穿有钢筋,钢筋两侧为螺旋状,塞子本体5用于塞入模板孔中,模板孔两端一端为小孔,另一端为大孔,所述的小圆直径大于小孔,大圆直径小于大孔,本发明具有低碳环保,防止模板孔渗漏,可加工性强等优点,实现资源的再次利用,使建筑使用效果更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孝;袁远;龙万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京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3.15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