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1859发布日期:2020-05-20 00:1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



背景技术:

目前,房建工程及一些高耸的结构施工均需要设置外脚手架作为防护和施工作业平台,属于一种危险性较高的工程。在脚手架搭设和拆除过程中,当前层立杆安装或拆除时,会出现安全带没有依托点进行高挂。这样,在架子工施工过程中,较为危险。

常规处理方法是在搭设脚手架时,对固定位置的内侧立杆接头在搭设时照比同层立杆高2m布置,然后绑扎安全绳(细钢丝绳),已达到能够钩挂安全带的要求,保证施工安全。但在施工过程中,在设置安全绳时,因暂无安全带钩挂点,风险依然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脚手架施工平层立杆安装时,施工人员安全带钩挂无可靠依托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包括铝合金伸缩杆、旋转扣件和绳环,铝合金伸缩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管和外管,内管距底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固定距离设置弹珠,弹珠的两端沿内管的径向伸出,内管下部第一个弹珠位置开设销孔,外管自顶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与内管相同的固定距离开设有弹珠卡孔,内管的顶部通过抱箍方式固定绳环,绳环由两抱箍组件螺栓对接锁紧而成,抱箍组件的两端开设有钩环,钩环上钩连安全带,铝合金伸缩杆上间隔设置旋转扣件,旋转扣件的一端适应内管外径,另一端适应外管外径。

所述的弹珠包括弹珠帽、内撑管和弹簧,弹珠帽为头部圆顶根部开口的桶型帽,内撑管固定卡接在内管的直径线上,弹簧套设在内撑管上,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珠帽的根部连接,弹珠帽的头部伸出内管外壁。

所述的内管为a48铝合金钢管,管长3000mm,外管为a65铝合金钢管,管长2500mm。

所述的内管距底部一定距离为250mm。

所述的内管距底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固定距离中的固定距离为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安全支杆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脚手架当前平层施工无安全带、绳高挂点的问题,使用简单方便,极大降低脚手架当前平层施工安全风险。同时,采用铝合金管制作,较为轻便,便于架上施工,一定程度能够加快脚手架当前平层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其中:1-内管;2-外管;3-弹珠;4-绳环;5-钩环;6-旋转扣件;7-立杆;8-安全带;9-弹珠卡孔;3.1-弹珠帽;3.2-内撑管;3.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包括铝合金伸缩杆、旋转扣件6和绳环4,铝合金伸缩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管1和外管2,内管1距底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固定距离设置弹珠3,弹珠3的两端沿内管1的径向伸出,内管1下部第一个弹珠3位置开设销孔,外管2自顶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与内管1相同的固定距离开设有弹珠卡孔9,内管1的顶部通过抱箍方式固定绳环4,绳环4由两抱箍组件螺栓对接锁紧而成,抱箍组件的两端开设有钩环5,钩环5上钩连安全带8,铝合金伸缩杆上间隔设置旋转扣件6,旋转扣件6的一端适应内管1外径,另一端适应外管2外径。

所述的弹珠3包括弹珠帽3.1、内撑管3.2和弹簧3.3,弹珠帽3.1为头部圆顶根部开口的桶型帽,内撑管3.2固定卡接在内管1的直径线上,弹簧3.3套设在内撑管3.2上,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弹珠帽3.1的根部连接,弹珠帽3.1的头部伸出内管1外壁。

所述的内管1为a48铝合金管,管长3000mm,外管2为a65铝合金管,管长2500mm。

所述的内管1距底部的一定距离为250mm。

所述的内管1距底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固定距离中的固定距离为500mm。

工作原理:

脚手架当前平层施工时,通过安全支架下端与已完成架体立杆7采用旋转扣件6固定,将安全带8提前钩挂在铝合金伸缩杆顶端绳环4上,然后拉长铝合金伸缩杆的内管1,创造安全带挂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将下部外管2分别与不同脚手架立杆7通过旋转扣件6相连,创造出挑安全支杆的方式作业。

工作过程:

1、铝合金伸缩杆的外管2与当前施工平层下钢管立杆7相连接,连接采用旋转扣件6,与单一立杆7相接时,旋转扣件6不少于3个;与不同立杆7相接时,必须保证与每个立杆7节点均有旋转扣件6相连接,旋转扣件的拧紧力矩为40~65kn;

2、固定铝合金伸缩杆顶端绳环4,螺栓紧固,然后钩挂好相应的安全带8,从外管2中拉伸内管1,根据弹珠卡孔9的位置,内管1外伸最大为2m。

3、内管1外伸完成后,内管1的销孔处对应外管2的弹珠卡孔9插接插销,插销呈l型,锁紧固定铝合金伸缩杆的内管1和外管2。

4、注意事项:使用过程中内管1伸出长度不得超过2m。作为悬挑使用时,悬挑出固定节点长度不得超过1.5m。使用时,必须将旋转扣件6和上端绳扣都做到锁紧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合金伸缩杆、旋转扣件(6)和绳环(4),铝合金伸缩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管(1)和外管(2),内管(1)距底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固定距离设置弹珠(3),弹珠(3)的两端沿内管(1)的径向伸出,内管(1)下部第一个弹珠(3)位置开设销孔,外管(2)自顶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与内管(1)相同的固定距离开设有弹珠卡孔(9),内管(1)的顶部通过抱箍方式固定绳环(4),绳环(4)由两抱箍组件螺栓对接锁紧而成,抱箍组件的两端开设有钩环(5),钩环(5)上钩连安全带(8),铝合金伸缩杆上间隔设置旋转扣件(6),旋转扣件(6)的一端适应内管(1)外径,另一端适应外管(2)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珠(3)包括弹珠帽(3.1)、内撑管(3.2)和弹簧(3.3),弹珠帽(3.1)为头部圆顶根部开口的桶型帽,内撑管(3.2)固定卡接在内管(1)的直径线上,弹簧(3.3)套设在内撑管(3.2)上,弹簧(3.3)的两端分别与弹珠帽(3.1)的根部连接,弹珠帽(3.1)的头部伸出内管(1)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为a48铝合金管,管长3000mm,外管(2)为a65铝合金管,管长2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距底部的一定距离为2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距底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固定距离中的固定距离为500mm。


技术总结
一种建筑脚手架施工安全支杆,包括铝合金伸缩杆、旋转扣件和绳环,铝合金伸缩杆包括相互套接的内管和外管,内管距底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固定距离设置弹珠,弹珠的两端沿内管的径向伸出,内管下部第一个弹珠位置开设销孔,外管自顶部一定距离开始间隔与内管相同的固定距离开设有弹珠卡孔,内管的顶部通过抱箍方式固定绳环,绳环由两抱箍组件螺栓对接锁紧而成,抱箍组件的两端开设有钩环,钩环上钩连安全带,铝合金伸缩杆上间隔设置旋转扣件,旋转扣件的一端适应内管外径,另一端适应外管外径。该安全支杆的应用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脚手架当前平层施工无安全带、绳高挂点的问题,使用简单方便,极大降低脚手架当前平层施工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田宏举;陈小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0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