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98642发布日期:2020-10-30 21:00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泥水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如授权公开号cn10260002a的发明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适用于尾矿处理的固液分离办法,该方法先将泥沙水从污水池中通过渣浆泵汲取并进行隔粗处理,将经隔粗处理的泥砂水引入旋流器,再将旋流器上端的溢流口获得的泥水和经脱水筛处理后获得的泥水导入浓缩池进行沉淀分离,并通过浓缩池的划桨将浓缩池底部的泥引入浓缩池中部的凹槽,将浓缩池上部的清水溢出,并引导入蓄水池回收利用,最后将浓缩池凹槽中的泥水压入压滤机,从而得到泥饼,然而此方法在沉淀分离时,无法充分分离水与泥,且得到的泥过剩,无法及时利用,造成得到的泥饼堆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水与泥分离不充分以及泥饼堆积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包括浓缩池、蓄水池、真空抽滤机、给料器、分流器、以及混凝土搅拌器,所述浓缩池包括划桨、电机、过滤网以及出浆口,所述电机位于浓缩池下方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划桨,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浓缩池底面,所述过滤网下方密封连接有所述蓄水池,所述蓄水池左部连接所述真空抽滤机,所述出浆口设置在过滤网右部,其内设有可开关的第一挡板,其下连接所述给料器,通过所述给料器内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将泥沙送至分流器内,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靠近出料口一端可旋转,所述第一出料口下部连接混凝土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由多层纤维网构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设有抽拉杆,可抽拉出第一挡板。

优选的,所述真空抽滤机包括开关以及仪表盘,可开关以及实时观测压力。

优选的,所述给料器右端紧贴有转动机,所述转动机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与给料器底部平面呈50—70度倾斜,出料平缓。

优选的,所述分流器内部管道采用φ200mm以上的硬质管。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搅拌器设有粉尘收集箱,所述粉尘收集箱下部接有防尘布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了真空抽滤机以及过滤网,可以使水与泥分离更加充分,出浆口连接送料机,可直接传送泥用于二次利用,在给料器内还设置了两个相互平行的螺旋杆,从而大大提高了给料器的传送效率,设置了的分流器,可选择将泥送至混凝土搅拌器直接进行二次利用,或者进入第二出料口用于运输和其他用途,在混凝土搅拌机上方设有粉尘收集箱,使得从混凝土搅拌机本体溢散的粉尘被统一收集到粉尘收集箱内,便于进行回收利用,因此不仅减少了粉尘带给环境的污染,而且方便了工作人员清理工作现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浓缩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给料器示意图;

图中:1、浓缩池,2、蓄水池,3、真空抽滤机,4、给料器,5、分流器,6、混凝土搅拌器,10、划桨,11、电机,12、过滤网,13、出浆口,30、仪表盘,31、开关,40、转动机,41、第一螺杆,42、第二螺杆,50、第二挡板,51、第一出料口,52、第二出料口,60、粉尘收集箱,130、第一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包括浓缩池1、蓄水池2、真空抽滤机3、给料器4、分流器5、以及混凝土搅拌器6,所述浓缩池1包括划桨10、电机11、过滤网12以及出浆口13,所述电机11位于浓缩池1下方中部,通过转轴14连接所述划桨10,所述过滤网12安装在浓缩池1底面,所述过滤网12下方密封连接有所述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左部连接所述真空抽滤机3,所述出浆口13设置在过滤网12右部,其内设有可开关的第一挡板130,其下连接所述给料器4,通过所述给料器4内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螺杆41以及第二螺杆42,将泥沙送至分流器5内,所述分流器5包括第一出料口51、第二出料口52以及第二挡板50,所述第二挡板50靠近出料口一端可旋转,所述第一出料口51下部连接混凝土搅拌器6。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12由多层纤维网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板130设有抽拉杆,可抽拉出第一挡板。

进一步,所述真空抽滤机3包括开关31以及仪表盘30,可开关以及实时观测压力。

进一步,所述给料器4右端紧贴有转动机40,所述转动机40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1以及第二螺杆42。

进一步,所述第一出料口51与第二出料口52与给料器4底部平面呈50—70度倾斜,出料平缓。

进一步,所述分流器5内部管道采用φ200mm以上的硬质管。

进一步,所述混凝土搅拌器6设有粉尘收集箱60,所述粉尘收集箱60下部接有防尘布袋。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泥水导入浓缩池1后,关闭第一挡板130,打开真空抽滤机3,水透过过滤网12被吸入蓄水池2,当抽滤充分后,关闭真空抽滤机3,打开第一挡板130,划桨10将抽滤好的泥导入出浆口13,进入给料器4,给料器4内设有第一螺杆41以及第二螺杆42,螺杆上设有斜螺纹,通过旋转螺杆将泥送入分流器5内,分流器5包括第二挡板50、第一出料口51以及第二出料口52,当需要直接利用到混凝土搅拌器6里时,旋转第二挡板50,挡住第二出料口52,使泥进入混凝土搅拌器6,当需要运输或者用于其他用途时,挡住第一出料口51,使泥从第二出料口52导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包括浓缩池(1)、蓄水池(2)、真空抽滤机(3)、给料器(4)、分流器(5)、以及混凝土搅拌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1)包括划桨(10)、电机(11)、过滤网(12)以及出浆口(13),所述电机(11)位于浓缩池(1)下方中部,通过转轴(14)连接所述划桨(10),所述过滤网(12)安装在浓缩池(1)底面,所述过滤网(12)下方密封连接有所述蓄水池(2),所述蓄水池(2)左部连接所述真空抽滤机(3),所述出浆口(13)设置在过滤网(12)右部,其内设有可开关的第一挡板(130),其下连接所述给料器(4),通过所述给料器(4)内部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螺杆(41)以及第二螺杆(42),将泥沙送至分流器(5)内,所述分流器(5)包括第一出料口(51)、第二出料口(52)以及第二挡板(50),所述第二挡板(50)靠近出料口一端可旋转,所述第一出料口(51)下部连接混凝土搅拌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12)由多层纤维网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30)设有抽拉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滤机(3)包括开关(31)以及仪表盘(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器(4)右端紧贴有转动机(40),所述转动机(40)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1)以及第二螺杆(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口(51)与第二出料口(52)与给料器(4)底部平面呈50—70度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5)内部管道采用φ200mm以上的硬质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搅拌器(6)设有粉尘收集箱(60),所述粉尘收集箱(60)下部接有防尘布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泥水再利用装置,包括浓缩池、给料器、分流器、混凝土搅拌器以及真空抽滤机,所述浓缩池包括划桨、过滤网以及出浆口,所述过滤网安装在浓缩池底面,所述过滤网下方密封连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真空抽滤机,所述出浆口设置在过滤网右部,其内设有可开关的第一挡板,其下连接所述给料器,通过给料器将泥沙送至分流器内,所述分流器包括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二挡板,第二挡板可旋转,所述第一出料口下部连接混凝土搅拌器,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解决了浓缩池沉淀过滤时无法充分分离以及得到的泥沙过剩的问题,不仅具有更好的泥沙回收量,同时提高了分离后水量以及水的纯度,提高了有效功率、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曾启瑞;邹才超;杨伟;廖仁镭;王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6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