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6369发布日期:2020-07-14 16:51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由保护部、中间体、及在所述中间体的底面可根据冲击的程度压缩的弹性体构成,可设置于地板面使得在受到外力时能吸收或减轻冲击。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工业现场的钢制架子或货架由以预定间隔安装在地面上的垂直支杆构成,通过将水平架子在垂直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固定在所述垂直支杆上,形成多层架子,并将产品装载到各架子的上面。为了将各种负荷的产品装载到所述架子上,使用了托盘及能够搬运托盘的叉车等,但有时因搬运托盘的叉车难以确保前方视野,而导致与铁制架子的垂直支杆发生碰撞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因碰撞事故会发生毁损或破坏垂直支杆的事故。对此,为了防止所述碰撞,试图在架子的前面部设置通知棒等来引起叉车驾驶员的注意,并限制架子的接近半径,韩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10-2013-0043142号提供了货架支杆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盖子,沿着管形主体的长度方向具备与货架支杆的宽度对应的切开部;以及填充材料,通过盖子的中空部填充至内部,由此,在碰撞时可以减轻冲击。

但是,为了事先防止碰撞,在工业现场进一步要求设置在地板面的保护装置。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出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包括:保护部;基板部;中间体,设置于所述保护部和基板部之间;2个以上的弹性体,设置于所述中间体和基板部之间;以及螺杆,贯穿所述保护部、中间体、基板部,可使基板部固定于地板面,在发生碰撞时朝碰撞方向压缩而减轻冲击,同时,能引起搬运者的注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提供一种当受到碰撞等外力时能有效地吸收冲击的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

为解决所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由如下构成:保护部,受到第一次冲击;基板部;中间体,设置于所述保护部和基板部之间;2个以上的弹性体,设置于所述中间体和基板部之间;以及螺杆,贯穿所述保护部、中间体、基板部,可使基板部固定于地板面,由此解决所述课题。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包括:保护部;基板部;中间体,设置于所述保护部和基板部之间;2个以上的弹性体,设置于所述中间体和基板部之间;以及螺杆,贯穿所述保护部、中间体、基板部,可使基板部固定于地板面,与中间体的一构成要素的主体部结合的背面部由比主体部更软的材料形成,并与弹性体结合,由此,当受到外力时,弹性体及软质中间体向碰撞方向压缩,而能有效地减轻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对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的详细分离图。

图3是示出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受到外力被压缩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受到外力被压缩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相互结合的示例图。

图中:

10:保护部,11:接面部,11a:第一螺丝贯穿孔,11b:背面截取部,12:中央部,13:翼部,13a:耦合件,20:中间体,21:主体部,22:背面部,23:第二螺丝贯穿孔,24:向上凹陷部,25:向下突出部,30:弹性体,31:螺杆,32:空间部,33:连接杆,33a:连接件,40:基板部,41:插入板,42:第三螺丝贯穿孔f:外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说明之前,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范围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单词不得以通常或词典上的含义限定解释,基于实用新型人为了以最佳的方法说明自己的实用新型能适当地定义术语的概念的原则,应解释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含义和概念。

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及图示构成只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一实施例而已,不能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技术思想,因此,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时点会存在能代替这些的各种均等物及变形例。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大致包括:保护部10,受到第一次冲击;基板部40,与地板面接触;中间体20,设置于所述保护部10和基板部40之间;2个以上的弹性体30,设置于所述中间体20和基板部40之间;以及螺杆31,贯穿所述保护部10、中间体20、基板部40,可使基板部固定于地板面。

更详细而言,保护部10包括:接面部11,在背面两侧形成有背面截取部11b;中央部12,从接面部11的周围朝上方向结合;以及翼部13,结合于所述中央部的两侧,形成为一体;第一螺丝贯穿孔11a,穿设于所述接面部11;以及一个以上的耦合件13a。

所述中间体20包括:主体部21,被成型为与保护部10的接面部相同的形状;背面部22,结合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第二螺丝贯穿孔23,以与所述第一螺丝贯穿孔11a相连通地穿设于主体部21;向上凹陷部24,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底面,从底面向上凹陷;以及向下突出部25,通过所述向上凹陷部向下突出,但比主体部的整个高度短,所述背面部22和主体部相结合,形成为与接面部的背面截取部11b相同的形状,尤其,背面部22由比主体部21更软的材料制成,从而,可柔和地吸收冲击。

并且,所述基板部40包括:第三螺丝贯穿孔42,与所述第一螺丝贯穿孔11a及第二螺丝贯穿孔23相连通;上面开放型插入板41,结合于基板部40,所述向下突出部25及背面部22通过所述“匸”字形插入板的上面部插入,由于向下突出部及背面部比主体部的高度短,因此,当向下突出部25及背面部22插入于插入板时,因高度差而形成空间部32,在空间部设置2个以上的弹性体30。

所述螺杆31通过贯穿所述第一螺丝贯穿孔11a、第二螺丝贯穿孔23及第三螺丝贯穿孔42,可以在地板面固定基板部40、中间体20、及保护部10。

并且,具备能结合2个保护装置的穿设有连接件的连接杆。

作为实施例,中间体20的主体部21和背面部22由软质材料而制成,在上面固定结合保护部10,当保护部受到外力f时,软质的主体部向外力f方向移动而减轻冲击,与插入板41接触的背面部22由比主体部更软的材料而制成,因此,可以吸收冲击,如图4所示,向下突出部25及背面部22和设置于插入板41的空间部的弹性体收缩的同时可以更加减轻冲击。

与接面部的背面截取部形成为相同形状的背面部的被截取部分受到冲击时,需被压缩的体积减少,而且,由于背面部由比主体部更软的材料而制成,因此,压缩性得以改善,且能有效地吸收冲击。

如图5所示,可以利用保护部的耦合件及穿设有连接件的连接杆连接2个保护装置的保护部。

如上所述,通过具体构成要素等特定事项和限定的实施例及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只是帮助更加理解本实用新型而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是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热源可通过以上载进行多种修改以及变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并不限定于所说明的实施例,除了权利要求范围之外与该权利要求范围均等或者等价变形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部,具备:接面部,穿设有第一螺丝贯穿孔;中央部,从所述接面部的周围朝上方向结合,能受第一次冲击;以及翼部,在所述中央部的两侧结合为一体;

基板部,穿设有第三螺丝贯穿孔使得能与地板面接触固定;

中间体,位于所述保护部和基板部之间,穿设有第二螺丝贯穿孔,具备:主体部,被成型为与接面部相同的形状;背面部,结合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向上凹陷部,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底面,从底面向上凹陷;以及向下突出部,通过所述向上凹陷部向下突出,但比主体部的整个高度短;以及

螺杆,贯穿所述保护部、中间体、基板部,可以使基板部固定于地板面,

背面部由比主体部更软的材料而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入板,所述插入板形成于基板部的上面可供中间体的向下突出部和背面部插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间部,中间体的向下突出部和背面部通过开放面插入插入板时,因长度差而形成;以及一个以上的弹性体,设置于所述空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接面部的两侧的背面截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穿设有连接件;以及耦合件,穿设于保护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板设置用保护装置,其包括:保护部,具备:接面部,穿设有第一螺丝贯穿孔;中央部(12),从所述接面部的周围朝上方向结合,能受第一次冲击;以及翼部,在所述中央部的两侧结合为一体;基板部,穿设有第三螺丝贯穿孔使得能与地板面接触固定;中间体,位于所述保护部和基板部之间,穿设有第二螺丝贯穿孔;以及螺杆,贯穿所述保护部、中间体、基板部,可以使基板部固定于地板面,当施加外力时,弹性体及软质中间体朝碰撞方向压缩,能有效地减轻冲击。

技术研发人员:张在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在亨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