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8688发布日期:2020-08-18 20:2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模具分为上下两个半层,下半层用于浇筑第一层混凝土,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通过螺栓将其与上半层模具进行组合,组装完成后需要在连接处涂抹塑胶,然后浇筑第二层混凝土。上下两个半层之间通过安装在螺纹孔内部的长螺栓相连。

现有技术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现有技术在浇筑过程中需要进行两个半层模具的组装,组装后需要在拼接处涂抹塑胶以防止浆体渗漏。拆模时需要采用专门脱模气枪进行脱模,影响了试验的效率。

虽然在现有的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浇筑含层面碾压混凝土试件的模具和一种含层面的浇筑碾压混凝土试件的模具,但是此模具都无法模拟在不同风速下对碾压混凝土试块层间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解决了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的分层浇筑问题,同时解决了模拟不同风速对碾压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影响时风无法直接作用于下层混凝土表面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技术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它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多组对称布置的长螺杆对拉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底部之间分别定位固定有底层第一挡板和底层第二挡板;在底层第一挡板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一挡板,所述底层第二挡板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二挡板。

所述底板上加工有用于和第一侧板相配合的第一插槽,在其另一侧加工有用于和第二侧板相配合的第二插槽。

所述长螺杆的两个端头都固定安装有吊环螺母。

所述长螺杆的外部套装有护套。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一竖直插槽和第二竖直插槽;所述底层第一挡板和顶层第一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竖直插槽相配合,所述底层第二挡板和顶层第二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竖直插槽相配合。

所述底板上固定有底部螺母,所述底部螺母上固定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护套及长螺杆的中间部位,并在其顶部固定有顶部螺母。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述结构的分层浇筑模具,其提高浇筑效率,操作简便,简化了拆模流程,整个过程对试件无损伤,从结构上避免了浆液的流出,不用采取额外的措施处理此问题。

2、解决了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的分层浇筑问题,同时解决了模拟不同风速对碾压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影响时风无法直接作用于下层混凝土表面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的技术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只安装底层挡板之后的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长螺杆1、吊环螺母2、底板3、第一侧板4、第一插槽5、护套6、底部螺母7、螺纹柱8、顶部螺母9、第二插槽10、第二侧板11、底层第一挡板12、第一竖直插槽13、底层第二挡板14、第二竖直插槽15、顶层第二挡板16、顶层第一挡板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它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通过多组对称布置的长螺杆1对拉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的底部之间分别定位固定有底层第一挡板12和底层第二挡板14;在底层第一挡板12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一挡板17,所述底层第二挡板14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二挡板16。通过上述结构的分层浇筑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上加工有用于和第一侧板4相配合的第一插槽5,在其另一侧加工有用于和第二侧板11相配合的第二插槽10。通过上述的插槽保证额能够对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的底部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长螺杆1的两个端头都固定安装有吊环螺母2。通过上述的吊环螺母2能够方便的实现其拆装。

进一步的,所述长螺杆1的外部套装有护套6。通过护套6对长螺杆1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的内侧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一竖直插槽13和第二竖直插槽15;所述底层第一挡板12和顶层第一挡板17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竖直插槽13相配合,所述底层第二挡板14和顶层第二挡板1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竖直插槽15相配合。通过上述的竖直插槽能够对底层和顶层的挡板进行限位和固定,进而方便其后续的分层浇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模具,未采用将模具整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形式,而是采用将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形式;放置底层第一挡板12和底层第二挡板14即可进行下层混凝土的浇筑,也可以实现将风作用于坯层表面。放置顶层第一挡板17和顶层第二挡板16后即可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此过程中无需进行密封,两侧拉杆起到固定挡板及密封的作用。

拆模时只需将两侧长螺杆1松开即可完成拆模,整个过程对试件无损伤,操作简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3),所述底板(3)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通过多组对称布置的长螺杆(1)对拉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的底部之间分别定位固定有底层第一挡板(12)和底层第二挡板(14);在底层第一挡板(12)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一挡板(17),所述底层第二挡板(14)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二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加工有用于和第一侧板(4)相配合的第一插槽(5),在其另一侧加工有用于和第二侧板(11)相配合的第二插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螺杆(1)的两个端头都固定安装有吊环螺母(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螺杆(1)的外部套装有护套(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11)的内侧壁上分别加工有第一竖直插槽(13)和第二竖直插槽(15);所述底层第一挡板(12)和顶层第一挡板(17)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竖直插槽(13)相配合,所述底层第二挡板(14)和顶层第二挡板(16)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二竖直插槽(15)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固定有底部螺母(7),所述底部螺母(7)上固定有螺纹柱(8),所述螺纹柱(8)穿过护套(6)及长螺杆(1)的中间部位,并在其顶部固定有顶部螺母(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劈裂抗拉法测试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的分层浇筑模具,底板的其中两个相对侧分别固定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多组对称布置的长螺杆对拉固定相连,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底部之间分别定位固定有底层第一挡板和底层第二挡板;在底层第一挡板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一挡板,所述底层第二挡板的顶部并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设置有顶层第二挡板。解决了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的分层浇筑问题,同时解决了模拟不同风速对碾压混凝土层间力学性能影响时风无法直接作用于下层混凝土表面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乔雨;杨宁;刘迎雨;李果;向鹏;胡昱;李庆斌;刘伟佳;张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