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4329发布日期:2020-08-14 18:32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质墙板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



背景技术:

轻质墙板主要有粉煤灰、陶粒、河沙、水泥等原材料制备而得,具有轻便耐用,装配迅速等优点。

现有技术的轻质墙板会设置榫卯结构,用于将两块轻质墙板连接起来,但是目前轻质墙板的榫卯结构中,只设置有一个榫头和一个榫槽,这样一种连接结构,在两块轻质墙板连接时,不易于对准连接,容易产生轻微歪斜,且这样的轻微歪斜不容易通过目视观察出来。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能够较好地实现两块轻质墙板的对准连接,并且更容易通过目检发现连接处轻微歪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所述轻质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头,对应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三个并列的榫头与三个并列的榫槽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并列的榫头与三个并列的榫槽相配合的方式,比起一个榫头与一个榫槽相配合,更加容易对准连接,不容易产生轻微歪斜,即使产生轻微歪斜,其缝隙也较大,建筑工人能够较为轻松地通过目视观察出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质墙板设置有若干抽芯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芯孔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减轻轻质墙板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增加轻质墙板的隔音隔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质墙板的长度为2500mm、2000mm或者1500mm,所述轻质墙板的厚度为120mm,所述轻质墙板的宽度为6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种尺寸的轻质墙板,结构强度高,能够满足大多数建筑物的建造要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抽芯孔的孔径为6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60mm的抽芯孔能够在最大程度节约材料的同时,保证轻质墙板的结构墙板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质墙板的一侧墙面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此处的三个并列榫槽能够与设置在轻质墙板侧壁的三个并列榫头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轻质墙板的墙面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可以直接与另一块轻质墙板榫卯连接,而一般来说,建造建筑物需要使用一些t形转角板和一些l形转角板,这样一种技术方案可以避免t形转角板的使用,方便厂家生产轻质墙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榫头与所述榫槽均呈梯形,所述榫头的高度与所述榫槽的深度相等,均为10-1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践证明,这样形状尺寸的榫头和榫槽对准最为容易,且不容易磕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轻质墙板内部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能够增加轻质墙板的结构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结构简单,生产方便;

其二,结构强度高,隔音隔热效果好;

其三,能够较好地实现两块轻质墙板的对准连接,并且更容易通过目检发现连接处轻微歪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另一张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另一张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一张装配连接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轻质墙板;2、榫头;3、榫槽;4、抽芯孔;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在……上”、“设置在……上”等描述方式是指两个部件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并不是指一个部件在另一个部件的上表面。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看图1和图2,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轻质墙板的长度为2500mm,轻质墙板的厚度为120mm,轻质墙板的宽度为600mm。轻质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头,对应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三个并列的榫头与三个并列的榫槽相适配。轻质墙板设置有六个抽芯孔,抽芯孔的孔径为60mm。榫头与榫槽均呈梯形,榫头的高度与榫槽的深度相等,均为10-15mm。

实施例2

参看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形状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轻质墙板的一侧墙面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此处的三个并列榫槽能够与设置在轻质墙板侧壁的三个并列榫头相适配。

参看图5,本实施例的轻质墙板能够更加方便地拼接出一些转角的位置,在建造建筑时,能够节约t形转角板的使用。

实施例3

参看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形状和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轻质墙板内部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增加轻质墙板的结构强度。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形状和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轻质墙板的高度为2000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形状和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轻质墙板的高度为1500m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头,对应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三个并列的榫头与三个并列的榫槽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设置有若干抽芯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的长度为2500mm、2000mm或者1500mm,所述轻质墙板的厚度为120mm,所述轻质墙板的宽度为6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抽芯孔的孔径为6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的一侧墙面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此处的三个并列榫槽能够与设置在轻质墙板侧壁的三个并列榫头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与所述榫槽均呈梯形,所述榫头的高度与所述榫槽的深度相等,均为10-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墙板内部设置有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质墙板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轻质墙板的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头,对应的另一侧壁设置有三个并列的榫槽,三个并列的榫头与三个并列的榫槽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易于连接的轻质墙板,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结构强度高,隔音隔热效果好;能够较好地实现两块轻质墙板的对准连接,并且更容易通过目检发现连接处轻微歪斜。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委;尹鸿;徐洁瑜;邓建学;张协兴;邓志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筑城建筑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