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4540发布日期:2020-09-11 21:4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配电及通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业的蓬勃发展,通信信号覆盖范围需求越来越大,通信杆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种类也趋于多样化。单管通信杆塔是杆塔产量最大的规格型号之一,广泛用于各通信工程通信基站建设上。通信杆塔是通信工程中各类天线的支撑物,在通信基站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上研发,随着传输方式及城市建设要求的变化,市场对通信塔的设计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管通信塔就是在满足通信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城市美化、文化匹配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现在工程中使用的单管塔主要有法兰连接外爬单管塔和法兰连接内爬单管塔,这两种单管塔的优点:都能满足占地面积少,安装便捷,美化环境的要求。但存在以下缺点:

1、法兰外爬单管塔:对于外爬插接式单管塔,安装工人在天馈线安装、维修及日常维护检查时必须通过外爬梯上塔,普遍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不便于安装工人进行检修工作。

2、法兰连接内爬单管塔:法兰内置占用了管体内空间,位于法兰附近的内爬梯的部分不便于工人攀爬,容易碰伤,并且不便于安装法兰螺栓,工程实际运行中发现有连接法兰螺栓有未拧紧现象,且不便于日常维护,在风荷载作用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杆塔主体杆日常免维护,便于工人攀爬检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包括:杆塔主体杆,所述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塔主体杆包括多段锥形钢管,每段锥形钢管的径向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多段所述锥形钢管上下连续插接,相邻两段所述锥形钢管其位于上部的上段锥形钢管套设插接在位于下部的下段锥形钢管上;

所述杆塔主体杆内设置有内爬梯,所述杆塔主体杆上开设有下部进出口和上部进出口。

优选的,所述杆塔主体杆的锥形钢管的横截面设置为十八边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维修平台和所述第二维修平台之间的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外爬钉。

优选的,两个所述维修平台之间的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外爬钉。

优选的,所述上部进出口开设于位于所述第一维修平台处的所述杆塔主体杆上。

优选的,所述上部进出口处铰接有门,所述下部进出口处安装有防盗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杆塔主体杆由多段上大下小的锥形钢管连续插接组成,相邻两段所述锥形钢管其位于上部的上段锥形钢管套设插接在位于下部的下段锥形钢管上,无需再用其他固定件便可保证相邻两段插接接口处的连接强度,避免了传统法兰连接时因螺栓松动造成安全隐患,同时在杆塔主体杆内设置内爬梯时,避免了内法兰占用内部空间,防止碰伤检修人员,同时杆塔主体杆的多段锥形钢管的连接处无需日常维护。

采用杆塔主体杆内设置有内爬梯,避免检修人员产生恐惧心理,便于安装工人进行检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相邻两段锥形钢管插接接口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杆塔主体杆在a-a处的剖视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杆塔主体杆在b-b处的剖视结构放大图;

图中:1-杆塔主体杆,101-上段锥形钢管,102-下段锥形钢管,103-下部进出口,104-上部进出口,2-内爬梯,3-第一维修平台,4-第二维修平台,5-抱杆,6-外爬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至图4共同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包括:杆塔主体杆1,杆塔主体杆1上设置有维修平台,杆塔主体杆1包括多段锥形钢管,每段锥形钢管的径向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多段所述锥形钢管上下连续插接,如图2所示,相邻两段锥形钢管其位于上部的上段锥形钢管101套设插接在位于下部的下段锥形钢管102上;

杆塔主体杆1内设置有内爬梯2,从杆塔主体杆1的底部到主杆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内爬梯2,杆塔主体杆1上开设有下部进出口103和上部进出口104,供检修人员进出杆塔主体杆1。

杆塔主体杆1的锥形钢管的横截面设置为十八边形。杆塔主体杆1采用整体热浸镀锌,防腐性能好。

杆塔主体杆1上设置有第一维修平台3和第二维修平台4,第一维修平台3位于第二维修平台4的上方。每层平台设置六根抱杆5,每根抱杆对应一根天线,每根天线的迎风面积不得大于0.5㎡。天线可以沿平台周边360度调节,用来满足不同方向的信号要求。

优选,第一维修平台3和第二维修平台4之间的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外爬钉6。上部进出口104开设于位于第一维修平台3处的杆塔主体杆1上。当检修人员检修完第一维修平台3后,如需要对第二维修平台4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可以借助外部的外爬钉6爬到第二维修平台4上,无需再借助内部爬梯进行攀爬,避免了在上部进出口104处来回穿梭,节约检修时间,提高效率。

如图4所示,上部进出口101处铰接有门,门的形状和杆体的形状相适配,如图3所示,下部进出口103处安装有防盗门,防止非作业人员通过下部进出口103进入杆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其相邻两段锥形钢管插接接口处的连接强度高,避免了传统法兰连接时因螺栓松动造成安全隐患,接口处无需日常维护,在杆塔主体杆内设置内爬梯,避免检修人员产生恐惧心理,便于安装工人进行检修工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切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原理、结构和方法,所做出的种种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包括:杆塔主体杆,所述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维修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塔主体杆包括多段锥形钢管,每段锥形钢管的径向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多段所述锥形钢管上下连续插接,相邻两段所述锥形钢管其位于上部的上段锥形钢管套设插接在位于下部的下段锥形钢管上;

所述杆塔主体杆内设置有内爬梯,所述杆塔主体杆上开设有下部进出口和上部进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主体杆的锥形钢管的横截面设置为十八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第一维修平台和第二维修平台,所述第一维修平台位于所述第二维修平台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维修平台和所述第二维修平台之间的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外爬钉。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进出口开设于位于所述第一维修平台处的所述杆塔主体杆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进出口处铰接有门,所述下部进出口处安装有防盗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接式内置爬梯单管通信塔,包括:杆塔主体杆,杆塔主体杆上设置有维修平台,杆塔主体杆包括多段锥形钢管,每段锥形钢管的径向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多段所述锥形钢管上下连续插接,相邻两段锥形钢管其位于上部的上段锥形钢管套设插接在位于下部的下段锥形钢管上;杆塔主体杆内设置有内爬梯,杆塔主体杆上开设有下部进出口和上部进出口。本实用新型的通信塔相邻两段插接接口处的连接强度高,避免了传统法兰连接时因螺栓松动造成安全隐患,接口处无需日常维护,在杆塔主体杆内设置内爬梯,避免检修人员产生恐惧心理,便于安装工人进行检修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波;张秀梅;邓正学;朱建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海莱特锥形钢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