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5103发布日期:2020-10-30 21:4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涉及一种现浇结构临时洞口的预留及后期防渗漏封堵综合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现浇结构是目前房屋建筑最常用的基本结构形式,包括装配式工厂内的现浇预制构件、施工现场现浇构件、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等范围。受建筑设计使用功能、施工过程操作工艺需要等各方面的条件制约,各类现浇构件均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需要设置临时预留洞口的问题。

传统的临时洞口留设方法一般有预埋胶合模板木盒或是钢制套管、后期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封堵等方式,其制作工艺大致为:浇筑前的模板木盒或是钢制套管制作→定位放置→浇筑混凝土→拔出模板木盒或是钢制套管→后期浇筑混凝土封堵。

其缺点为:

当预埋胶合模板木盒或是钢制套管取出后,洞口周边与后期二次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微小缝隙,是造成渗水、漏水的质量通病易发点,防治困难极大。

目前,在施工现场采用的预埋胶合模板木盒或是钢制套管、后期浇筑封堵等方式,其制作工艺大致为:浇筑前的模板木盒或是钢制套管制作→定位放置→浇筑混凝土→拔出模板木盒或是钢制套管→后期浇筑混凝土封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封堵后防漏效果好,且设备可以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其特征在于:预埋螺纹管件具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反向设置,外螺纹上涂覆有一层脱模剂层。

具有退出旋转杠,退出旋转杠设有可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预埋螺纹管件的内壁设有环形的止通内环,止通内环的内径小于内螺纹的内径。

内螺纹由长段内螺纹和短段内螺纹组成,长段内螺纹的长度长于短段内螺纹,环形的止通内环位于长段内螺纹和短段内螺纹之间。

有益效果:

在现浇结构浇筑混凝土时,预埋入经过涂刷脱模剂处理的带内、外双螺纹的管件,并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通过反向旋转退出预埋的螺纹管件,从而在预留洞口侧壁留下螺纹,在后期封堵该部位的临时洞口时,即可采取一般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直接现场浇筑进行封堵,也可以采取通过预制带螺纹的圆形混凝土封堵块现场正向旋转拧入进行封堵,两种方式均能起到较好的防渗漏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结合及退出旋转杠示意图;

图3为取出预埋螺纹管件后的混凝土及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1,预埋螺纹管件1为内、外双螺纹形式,具有内螺纹2和外螺纹3,本实施例的内螺纹2由两段组成,长段内螺纹21和短段内螺纹22,长段内螺纹21的长度长于短段内螺纹22,长段内螺纹21和短段内螺纹22之间具有环形的止通内环4,止通内环4的内径小于内螺纹2的内径。

这种结构可以根据混凝土5的及周边不同的工况决定将长段内螺纹21朝向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的朝外方向,还是短段内螺纹22朝向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的朝外方向。

长段内螺纹21和短段内螺纹22的设置还可以使操作者从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的两个方向任意选择一个更便于操作的,方便操作的措施将预埋螺纹关键1从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取出。

本实用新型预埋螺纹管件1的直径设置可根据实际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所需进行制作,可以重复利用。

预埋螺纹管件1的内螺纹2和外螺纹3的螺距、螺纹深度、角度等均按市场通用规格进行制作。

预埋螺纹管件1的内螺纹2与外螺纹3反向设置,退出旋转杠6设有可与内螺纹2啮合的外螺纹61。可以通过设置的内螺纹2与配套的退出旋转杠6相互的咬合拧入,旋转杠6旋入之后,由于止通内环4的内径小于内螺纹2的内径,所以旋转杠6可以顶住止通内环4,然后能够带动预埋螺纹管件1的反向旋转,从而使预埋螺纹管件1从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中旋出,最终取出预埋螺纹管件1。

预埋前,预埋螺纹管件1的外螺纹3进行防粘结处理,可涂抹食用油或专用金属脱模剂,形成脱模剂层(位于外螺纹3表面的薄层,图中未标号),以便于在混凝土浇筑凝固后能够顺利取出而不破坏周边的现浇混凝土。

在现浇结构浇筑混凝土时,预埋入经过在外螺纹3上涂刷脱模剂层处理的预埋螺纹管件1,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5,并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旋入退出旋转杠6与内螺纹2啮合,因为内螺纹2与外螺纹3反向设置,所以可以通过反向旋转退出预埋螺纹管件1,脱模剂层使外螺纹3不会与混凝土5粘合,而使预埋螺纹管件1可以退出。

如图2所示:从而在混凝土5上形成一个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并且在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的侧壁留下由外螺纹3产生的螺纹71,在后期封堵该部位的现浇结构临时预留洞口7时,即可采取一般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直接现场浇筑进行封堵,也可以采取通过预制带螺纹的圆形混凝土封堵块现场正向旋转拧入进行封堵(类似普通的钢制堵头与钢管的连接方式),两种方式均能起到较好的防渗漏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其特征在于:预埋螺纹管件具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反向设置,外螺纹上涂覆有一层脱模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其特征在于:具有退出旋转杠,退出旋转杠设有可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预埋螺纹管件的内壁设有环形的止通内环,止通内环的内径小于内螺纹的内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其特征在于:内螺纹由长段内螺纹和短段内螺纹组成,长段内螺纹的长度长于短段内螺纹,环形的止通内环位于长段内螺纹和短段内螺纹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留洞口预埋螺纹管件,其特征在于:预埋螺纹管件具有内螺纹和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反向设置,外螺纹上涂覆有一层脱模剂层。具有退出旋转杠,退出旋转杠设有可与内螺纹啮合的外螺纹。预埋螺纹管件的内壁设有环形的止通内环,止通内环的内径小于内螺纹的内径。本实用新型在现浇结构浇筑混凝土时,预埋入经过涂刷脱模剂处理的带内、外双螺纹的管件,并在混凝土达到初凝后,通过反向旋转退出预埋的螺纹管件,从而在预留洞口侧壁留下螺纹,在后期封堵该部位的临时洞口时,即可采取一般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直接现场浇筑进行封堵,也可以采取通过预制带螺纹的圆形混凝土封堵块现场正向旋转拧入进行封堵,两种方式均能起到较好的防渗漏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涯;周文阳;韩松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国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3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