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5949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睡眠舱,具体涉及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



背景技术:

睡眠舱,供单人休息使用,常见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车站等场所,可为疲惫的旅客或者司机缓解疲劳,从而保证精神充足,降低司机因疲劳驾驶发生事故的几率。

但是,现有的睡眠舱虽能提供一个睡眠、休息的场所,但是,现有的睡眠舱内并无促进睡眠和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在睡眠舱内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同时可根据需要在狭小的睡眠舱空间内调整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吹风朝向,可促进睡眠舱使用者的深度睡眠,有利于人体健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呈长方体状;还包括翻转架、调节架以及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舱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壁槽,所述翻转架通过水平销轴与壁槽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翻转架呈回字形,所述调节架通过竖直销轴与翻转架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水平销轴与竖直销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位于调节架上;所述壁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阻尼块,所述翻转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阻尼块;所述舱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上限位挡条和下限位挡条。

进一步的,所述壁槽具体为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所述水平销轴具体通过轴承与壁槽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竖直销轴具体通过轴承与翻转架内侧的上部和下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销轴水平设置,所述水平销轴具体呈对称状设置在翻转架的左右两侧;所述竖直销轴竖向设置,所述竖直销轴具体呈对称状设置在调节架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阻尼块的顶端与翻转架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阻尼块的顶端与调节架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的材质均为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上限位挡条位于下限位挡条的上方并且均水平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限位挡条与下限位挡条均呈l形,所述上限位挡条与下限位挡条均与翻转架和调节架的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在睡眠舱内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通过水平销轴、翻转架、竖直销轴以及调节架的配合使用,可根据需要在狭小的睡眠舱空间内调整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吹风朝向,有利于人体在睡眠舱空间内快速、直接地吸入含有负氧离子的气体,可促进睡眠舱使用者的深度睡眠,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的舱体内侧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轴测视角示意图。

图中:1、舱体;2、壁槽;3、水平销轴;4、翻转架;5、竖直销轴;6、调节架;7、负氧离子发生器;8、第一阻尼块;9、第二阻尼块;10、上限位挡条;11、下限位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3,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呈长方体状;还包括翻转架4、调节架6以及负氧离子发生器7;所述舱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壁槽2,所述翻转架4通过水平销轴3与壁槽2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翻转架4可相对于水平销轴3进行上下翻转,所述翻转架4呈回字形,所述调节架6通过竖直销轴5与翻转架4内侧活动连接,所述调节架6可相对于竖直销轴5进行水平旋转,所述水平销轴3与竖直销轴5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7位于调节架6上,负氧离子发生器7用于吹出富含负氧离子的气体,负氧离子发生器7为现有成熟技术;所述壁槽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阻尼块8,所述翻转架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阻尼块9;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上限位挡条10和下限位挡条11。

所述壁槽2具体为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所述水平销轴3具体通过轴承与壁槽2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竖直销轴5具体通过轴承与翻转架4内侧的上部和下部活动连接。

所述水平销轴3水平设置,所述水平销轴3具体呈对称状设置在翻转架4的左右两侧;所述竖直销轴5竖向设置,所述竖直销轴5具体呈对称状设置在调节架6的上下两侧。

所述第一阻尼块8的顶端与翻转架4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阻尼块9的顶端与调节架6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第一阻尼块8和第二阻尼块9的材质均为橡胶,摩擦力较强,用于对翻转架4和调节架6进行约束定位,避免翻转架4和调节架6不稳固。

所述上限位挡条10位于下限位挡条11的上方并且均水平布置。

所述上限位挡条10与下限位挡条11均呈l形,所述上限位挡条10与下限位挡条11均与翻转架4和调节架6的位置相对应;上限位挡条10和下限位挡条11均用于约束翻转架4和调节架6的极限姿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使用者进入睡眠舱的舱体1内部时,开启负氧离子发生器7,负氧离子发生器7内部发生电离反应并吹出具有负氧离子的空气;此时可根据使用者的头部的所在方位,来调节翻转架4和调节架6的姿态;具体为手动扳动翻转架4以水平销轴3为回转轴上下翻转,在翻转架4翻转过程中,第一阻尼块8提供阻尼,手动扳动调节架6以竖直销轴5为回转轴左右旋转,在调节架6旋转过程中,第二阻尼块9提供阻尼,从而实现负氧离子发生器7的吹风朝向的调节与固定,进而有利于人体在睡眠舱空间内快速、直接地吸入含有负氧离子的气体,可促进睡眠舱使用者的深度睡眠,有利于人体健康。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呈长方体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架(4)、调节架(6)以及负氧离子发生器(7);所述舱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壁槽(2),所述翻转架(4)通过水平销轴(3)与壁槽(2)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翻转架(4)呈回字形,所述调节架(6)通过竖直销轴(5)与翻转架(4)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水平销轴(3)与竖直销轴(5)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7)位于调节架(6)上;所述壁槽(2)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阻尼块(8),所述翻转架(4)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阻尼块(9);所述舱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上限位挡条(10)和下限位挡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槽(2)具体为横截面为弧形的凹槽;所述水平销轴(3)具体通过轴承与壁槽(2)的侧面活动连接;所述竖直销轴(5)具体通过轴承与翻转架(4)内侧的上部和下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销轴(3)水平设置,所述水平销轴(3)具体呈对称状设置在翻转架(4)的左右两侧;所述竖直销轴(5)竖向设置,所述竖直销轴(5)具体呈对称状设置在调节架(6)的上下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块(8)的顶端与翻转架(4)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阻尼块(9)的顶端与调节架(6)的底端相接触;所述第一阻尼块(8)和第二阻尼块(9)的材质均为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挡条(10)位于下限位挡条(11)的上方并且均水平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挡条(10)与下限位挡条(11)均呈l形,所述上限位挡条(10)与下限位挡条(11)均与翻转架(4)和调节架(6)的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氧离子睡眠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呈长方体状;还包括翻转架、调节架以及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舱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壁槽,所述翻转架通过水平销轴与壁槽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翻转架呈回字形,所述调节架通过竖直销轴与翻转架内侧活动连接,所述水平销轴与竖直销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位于调节架上;所述壁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一阻尼块,所述翻转架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阻尼块;所述舱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上限位挡条和下限位挡条。本实用新型在睡眠舱内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同时可根据需要在狭小的睡眠舱空间内调整负氧离子发生器的吹风朝向,可促进睡眠舱使用者的深度睡眠,有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研发人员:唐富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敏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