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7338发布日期:2021-06-22 15:4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门厅,具体地说是一种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建筑都设计有室外的门厅,作为进入室内的引导部分并且起到装饰作用,室外门厅有很多类型,包括开放式、封闭式、半封闭式、单层以及双层等类型。现有的室外门厅都是和主建筑一体的,在施工时同主建筑一同搭建、浇筑,施工过程比较复杂,且工期较长,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以解决现有的室外门厅施工困难、工期长且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立柱,在每个所述立柱的后侧设置有一个连接墙,在所述立柱和所述连接墙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连接墙的后端和所述顶盖的后端分别和主建筑墙体相接触,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柱间梁,在所述柱间梁和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顶盖主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立柱和所述顶盖之间以及所述连接墙和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立柱和所述柱间梁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卡接板,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有和所述卡接板相对应的卡接孔。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挂件,所述连接挂件包括挂件底板,在所述挂件底板的一侧设有挂件侧板,在所述挂件底板的另一侧设有挂件勾板,在所述顶盖的下侧面后端设有卡接凸棱,所述卡接凸棱位于所述挂件勾板和所述挂件侧板之间,所述挂件侧板固定在主建筑墙体表面,所述挂件底板固定在所述卡接凸棱的下表面。

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顶盖下表面上的连接凸起,在所述立柱的顶面开有插接槽,所述连接凸起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

本实用新型为半封闭式的室外门厅,在门厅前端设置有两个立柱,在立柱和主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连接墙,将门厅的两侧封堵,顶盖安装在立柱和连接墙上,同时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和主建筑墙体相连接,门厅的各个部分都是在工厂内预先制作好的,在主建筑主体基本施工完毕后,便可进行室外门厅的施工,将各个部分输送至现场,通过能够快速连接的连接结构进行拼装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外门厅。

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能够快速组装成室外门厅,大大缩短工期,且便于大批量的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连接墙;3、柱间梁;4、顶盖;5、主建筑墙体;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连接挂件;9、连接凸起;10、插接槽;4-1、卡接凸棱;6-1、卡接板;7-1、卡接孔;8-1、挂件侧板;8-2、挂件底板;8-3、挂件勾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立柱1,在每个立柱1的后侧设置有一个连接墙2,在立柱1和连接墙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4,连接墙2的后端和顶盖4的后端分别和主建筑墙体5相接触,在两个立柱1之间设置有柱间梁3,在柱间梁3和立柱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在顶盖4主建筑墙体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在立柱1和顶盖4之间以及连接墙2和顶盖4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

顶盖4由立柱1和连接墙2一同支撑,立柱1和连接墙2将门厅的两侧封堵,形成半封闭式的室外门厅,且顶盖4和主建筑墙体5之间通过快速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将室外门厅和主建筑墙体5固定在一起。立柱1和连接墙2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立柱1和柱间梁3上的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在第一连接板6上设有卡接板6-1,在第二连接板7上开有和卡接板6-1相对应的卡接孔7-1。

如图2所示,在第一连接板6上设有卡接板6-1,卡接板6-1垂直于第一连接板6的表面,且卡接板6-1为向上的弯勾状,在卡接板6-1和第一连接板6表面之间留有用于挂接的缝隙。其中,卡接板6-1有多个,具体的为4个,多个卡接板6-1能够增加连接的牢固性。其中卡接板6-1是由矩形的第一连接板6上的一部分经过切割折弯形成的,卡接板6-1和第一连接板6的板面为一个整体,一方面能够节约材料,另一方面保证卡接板6-1和第一连接板6板面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第一卡接板6-1上开有多排用于穿接螺栓的孔,用于将第一连接板6固定在平面上。

如图3所示,在第二连接板7上开有和卡接板6-1相对应的卡接孔7-1。卡接孔7-1一端宽另一端窄,中间过度部分逐渐变窄,当卡接板6-1插入卡接孔7-1内后,向较窄的一端移动,卡接板6-1挂在卡接孔7-1内,从而将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相互连接。

第二连接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图4所示,为第二连接结构的一种形式,包括连接挂件8,连接挂件8包括挂件底板8-2,在挂件底板8-2的一侧设有挂件侧板8-1,在挂件底板8-2的另一侧设有挂件勾板8-3,在顶盖4的下侧面后端设有卡接凸棱4-1,卡接凸棱4-1位于挂件勾板8-3和挂件侧板8-1之间,挂件侧板8-1固定在主建筑墙体5表面,挂件底板8-2固定在卡接凸棱4-1的下表面。

第二连接结构可以为如下形式:包括角钢,角钢的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在顶盖4的下表面以及主建筑墙体5表面。在角钢外侧还可以安装装饰线将角钢和螺栓包裹住,增加顶盖4和主建筑墙体5的连接处的美观性。

如图5所示,第三连接结构为承插式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顶盖4下表面上的连接凸起9,连接凸起9共有4个,且分布于顶盖4的四角。在立柱1的顶面和连接墙2的顶部开有插接槽10,连接凸起9插接在插接槽10内,将连接凸起9插入插接槽10内后,通过螺栓将连接凸起9固定在插接槽10内,从而将顶盖4固定在立柱1和连接墙2上。

在立柱1和顶盖4的连接位置、立柱1和地面的连接位置以及立柱1和柱间梁3的连接位置都可以安装装饰件,从而将连接结构遮盖,对门厅进行装饰,增加整体的美观性。

顶盖4和主建筑墙体5之间应密封连接,在顶盖4顶部和主建筑墙体5的接缝处涂敷密封胶,在连接墙2和主建筑墙体5之间也涂敷有密封胶。

除上述已经说明的连接结构外,其他的部件之间的连接一般采用螺栓等进行连接固定,其中,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以及第三连接结构也可以为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半封闭式的室外门厅,在门厅前端设置有两个立柱1,在立柱1和主建筑墙体5之间设置有连接墙2,将门厅的两侧封堵,顶盖4安装在立柱1和连接墙2上,同时通过第二连接结构和主建筑墙体5相连接,门厅的各个部分都是在工厂内预先制作好的,在主建筑主体基本施工完毕后,便可进行室外门厅的施工,将各个部分输送至现场,通过能够快速连接的连接结构进行拼装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外门厅。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立柱,在每个所述立柱的后侧设置有一个连接墙,在所述立柱和所述连接墙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连接墙的后端和所述顶盖的后端分别和主建筑墙体相接触,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柱间梁,在所述柱间梁和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顶盖主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在所述立柱和所述顶盖之间以及所述连接墙和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立柱和所述柱间梁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卡接板,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有和所述卡接板相对应的卡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挂件,所述连接挂件包括挂件底板,在所述挂件底板的一侧设有挂件侧板,在所述挂件底板的另一侧设有挂件勾板,在所述顶盖的下侧面后端设有卡接凸棱,所述卡接凸棱位于所述挂件勾板和所述挂件侧板之间,所述挂件侧板固定在主建筑墙体表面,所述挂件底板固定在所述卡接凸棱的下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顶盖下表面上的连接凸起,在所述立柱的顶面开有插接槽,所述连接凸起插接在所述插接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半开放室外门厅,其结构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立柱,在每个立柱的后侧设置有一个连接墙,在立柱和连接墙的顶部设置有顶盖,连接墙的后端和顶盖的后端分别和主建筑墙体相接触,在两个立柱之间设置有柱间梁,在柱间梁和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在顶盖主建筑墙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在立柱和顶盖之间以及连接墙和顶盖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门厅的各个部分都是在工厂内预先制作好的,在主建筑主体基本施工完毕后,便可进行室外门厅的施工,将各个部分输送至现场,通过能够快速连接的连接结构进行拼装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室外门厅,大大缩短工期,且便于大批量的生产,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张滋龙;李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定州市奥达钢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1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