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0877发布日期:2021-07-02 19:4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电塔,呈梯形或三角形等塔状建筑物,高度通常为25-40米,为钢架结构。电塔多建设在野外的发电厂、配电站附近,它是电力部门的重要设施,能架空电线并起保护和支撑的作用。电力铁塔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及质量检测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有的固定装置大多无法进行快速的安装拆卸,从而造成工人在安装的时候操作繁琐的缺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固定装置大多无法进行快速的安装拆卸,从而造成工人在安装的时候操作繁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电塔本体,所述电塔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两个l型板的内部均活动抵接有水平杆,两个l型板的顶部内壁均活动抵接有竖直杆,两个竖直杆的顶端均延伸至l型板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两个挡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顶端,两个第二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的顶部,两个竖直杆的底端均延伸至连接座的内部,两个水平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竖直杆的内部,两个水平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l型板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拉环,两个水平杆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竖直杆的外侧活动抵接在第一通孔的内侧,通过设置的第一通孔从而使得竖直杆能够自由的进行竖直方向的运作。

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外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水平杆的外侧活动抵接在第二通孔的内侧,通过设置的第二通孔,从而方便水平杆的水平方向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插杆,插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体,通过设置的插杆,从而使得插杆插设在土地里,从而使得底座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地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竖直杆的外侧分别活动抵接在对应的矩形槽的内侧,通过设置的矩形槽从而使得使得竖直杆能够插设在矩形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通过设置的两个竖直杆,通过两个第二弹簧的设置从而使得两个竖直杆的底端能够插设在连接座的内部,其次通过设置的两个水平杆,两个第一弹簧的设置从而带动两个水平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竖直杆的内部,从而使得电塔本体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底座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多个插杆从而使得插杆插设在土地里,从而使得底座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地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塔本体;2、连接座;3、底座;4、插杆;5、l型板;6、水平杆;7、第一弹簧;8、拉环;9、竖直杆;10、挡板;11、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电塔本体1,电塔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连接座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5,两个l型板5的内部均活动抵接有水平杆6,两个l型板5的顶部内壁均活动抵接有竖直杆9,两个竖直杆9的顶端均延伸至l型板5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10,两个挡板1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1的顶端,两个第二弹簧1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5的顶部,两个竖直杆9的底端均延伸至连接座2的内部,两个水平杆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竖直杆9的内部,两个水平杆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l型板5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拉环8,两个水平杆6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的一端,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5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l型板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竖直杆9的外侧活动抵接在第一通孔的内侧,通过设置的第一通孔从而使得竖直杆9能够自由的进行竖直方向的运作。

本实用新型中,l型板5的外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水平杆6的外侧活动抵接在第二通孔的内侧,通过设置的第二通孔,从而方便水平杆6的水平方向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底座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插杆4,插杆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体,通过设置的插杆4,从而使得插杆4插设在土地里,从而使得底座3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地面。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竖直杆9的外侧分别活动抵接在对应的矩形槽的内侧,通过设置的矩形槽从而使得使得竖直杆9能够插设在矩形槽的内部。

该固定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设置的多个插杆4从而使得插杆4插设在土地里,从而使得底座3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地面,其次通过设置的两个竖直杆9,通过两个第二弹簧11的设置从而使得两个竖直杆9的底端能够插设在连接座2的内部,其次通过设置的两个水平杆6,两个第一弹簧7的设置从而带动两个水平杆6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插设在对应的竖直杆9的内部,从而使得电塔本体1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底座3的顶部。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包括电塔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塔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连接座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3),底座(3)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5),两个l型板(5)的内部均活动抵接有水平杆(6),两个l型板(5)的顶部内壁均活动抵接有竖直杆(9),两个竖直杆(9)的顶端均延伸至l型板(5)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10),两个挡板(10)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1)的顶端,两个第二弹簧(11)的底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5)的顶部,两个竖直杆(9)的底端均延伸至连接座(2)的内部,两个水平杆(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竖直杆(9)的内部,两个水平杆(6)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l型板(5)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拉环(8),两个水平杆(6)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7)的一端,第一弹簧(7)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竖直杆(9)的外侧活动抵接在第一通孔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5)的外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水平杆(6)的外侧活动抵接在第二通孔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插杆(4),插杆(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锥形插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竖直杆(9)的外侧分别活动抵接在对应的矩形槽的内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定结构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塔的底部固定结构,针对现有的固定装置大多无法进行快速的安装拆卸,从而造成工人在安装的时候操作繁琐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电塔本体,所述电塔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底部活动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板,两个L型板的内部均活动抵接有水平杆,两个L型板的顶部内壁均活动抵接有竖直杆,两个竖直杆的顶端均延伸至L型板的外侧并分别固定安装有挡板,两个挡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实现对电塔的快速安装的功能,通过设置的多个插杆从而使得插杆插设在土地里,从而使得底座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地面。

技术研发人员:徐丫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丫头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