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劲型扁钢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3046发布日期:2021-08-03 13:1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劲型扁钢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劲型扁钢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容易锈蚀,一般钢结构要除锈、镀锌或涂料,且要定期维护。钢结构应研究高强度钢材,大大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要轧制新品种的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现有的钢梁和钢柱直接焊接,在使用过程中承载较大时容易发生断柱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加劲型扁钢柱连接节点,能够避免断柱,同时与之相连的梁不需要变截面,更便于加工和施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劲型扁钢柱连接节点,包括:钢柱和钢梁,钢柱设于钢梁的两侧,其特征在于:钢梁设有加劲板,加劲板与钢柱连接,以提高钢柱和钢梁的连接强度。通过在钢梁上设置加劲板,提高钢梁和钢柱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提高承载能力,避免断柱的情况发生,钢梁之间设有加劲杆,加劲杆贯穿钢柱并设于钢梁上,钢梁一般采用h型钢,在钢梁翼缘的上方设置加劲杆加劲能够传递弱轴方向的弯矩,提高钢梁和钢柱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钢柱一侧的加劲板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穿过钢柱并与钢柱另一侧的加劲板连接。通过贯穿钢柱的连接组件,实现了钢柱两侧的钢梁的连接,避免了断柱情况的发生。同时,利用贯穿的连接组件座支撑,进一步提高了钢梁与钢柱的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

进一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与钢梁的两侧的加劲板相连接。采用连接板的连接形式,能够方便连接,连接板与加劲板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强度较高。

进一步,连接板与加劲板焊接固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提高了加劲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强度,同时相较于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更加方便,节约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连接板与加劲板为一体结构。连接板与加劲板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简化连接步骤,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能够提高连接板和钢梁的连接效果,提高强度。

进一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与钢梁的两侧的加劲板相连接。采用连接杆的连接形式,对钢柱的开孔面积较小,提高钢柱的承载能力,同时连接杆在钢柱上设置也相对较为容易,只需钻孔即可将连接杆设置在钢柱上,加工更为方便。

进一步,连接杆与加劲板焊接固定。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连接效果好,加工方便。

进一步,连接杆至少为两个,相邻的连接杆间隔设置。采用至少两个连接杆间隔设置,能够提高连接杆和钢梁连接的稳固性,连接杆受力不易弯折,提高钢梁和钢柱的连接效果。同时在钢柱四周都设置钢梁时,连接杆能够错开设置,互不干扰,相较于连接板的形式,设置更为灵活,干扰更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钢柱设于钢梁的两侧,钢梁设有加劲板,加劲板与钢柱连接,以提高钢柱和钢梁的连接强度。通过在钢梁上设置加劲板,提高钢梁和钢柱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提高承载能力,使得钢梁不易从钢柱上脱落,避免断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劲型扁钢柱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中钢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中钢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中钢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柱;2-钢梁;3-加劲板;4-连接板;5-连接杆;6-加劲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劲型扁钢柱连接节点,包括钢柱1和钢梁2,钢柱1设于钢梁2的两侧,钢梁2设有加劲板3,加劲板3与钢柱1连接,以提高钢柱1和钢梁2的连接强度。通过在钢梁2上设置加劲板3,提高钢梁2和钢柱1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提高承载能力,使得钢梁2不易从钢柱1上脱落,避免断柱的情况发生,钢梁2之间设有加劲杆6,加劲杆6贯穿钢柱并设于钢梁2上,钢梁2一般采用h型钢,在钢梁2翼缘的上方设置加劲杆加劲能够传递弱轴方向的弯矩,提高钢梁2和钢柱1的连接效果。

钢柱1一侧的加劲板3设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穿过钢柱1并与钢柱1另一侧的加劲板3连接。通过贯穿钢柱1的连接组件,实现了钢柱1两侧的钢梁2的连接,提高了两侧钢梁2与钢柱1的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避免了断柱情况的发生。同时,利用贯穿的连接组件座支撑,进一步提高了钢梁2与钢柱1的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4,连接板4的两端与钢梁2的两侧的加劲板3相连接。采用连接板4的连接形式,能够方便连接,连接板4与加劲板3的接触面积较大,连接强度较高。

连接板4与加劲板3焊接固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提高了加劲板3和连接板4的连接强度,同时相较于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更加方便,节约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其中连接板4与加劲板3为一体结构。连接板4与加劲板3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简化连接步骤,提高加工效率,同时能够提高连接板4和钢梁2的连接效果,提高强度。

如图7和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杆5,连接杆5的两端与钢梁2的两侧的加劲板3相连接。采用连接杆5的连接形式,对钢柱1的开孔面积较小,提高钢柱1的承载能力,同时连接杆5在钢柱1上设置也相对较为容易,只需钻孔即可将连接杆5设置在钢柱1上,加工更为方便。

连接杆与加劲板3焊接固定。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连接效果好,加工方便。

连接杆5至少为两个,相邻的连接杆5间隔设置。采用至少两个连接杆5间隔设置,能够提高连接杆5和钢梁2连接的稳固性,连接杆5受力不易弯折,提高钢梁2和钢柱1的连接效果。同时在钢柱1四周都设置钢梁2时,连接杆5能够错开设置,互不干扰,相较于连接板4的形式,设置更为灵活,干扰更少。

本实用新型钢柱1设于钢梁2的两侧,钢梁2设有加劲板3,加劲板3与钢柱1连接,以提高钢柱1和钢梁2的连接强度。通过在钢梁2上设置加劲板3,提高钢梁2和钢柱1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效果和连接强度,提高承载能力,使得钢梁2不易从钢柱1上脱落,避免断梁的情况发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