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4372发布日期:2021-06-25 16:5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项目都存在挑空层或层高超高时附着升降式脚手架附着支座无法设置的难题,为此,需要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解决现有所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其能够为附着升降式脚手架支座增设临时固定点,满足并保障升降式脚手架的安稳提升及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很多项目难以在挑空层或层高超高时设置附着升降式脚手架附着支座的问题,使其能够为附着升降式脚手架支座增设临时固定点,满足并保障升降式脚手架的安稳提升及安全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包括钢梁,钢梁包括一个中间型钢(101)和两个端部型钢(102),中间型钢(10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端部型钢(102)的一端连接,端部型钢(102)的另一端分别预埋连接在框架柱或剪力墙(103)内;端部型钢(102)的后侧分别设置有背楞板(2),端部型钢(102)的前侧分别设置有附着支座(3),端部型钢(10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螺栓(4),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螺栓(4)匹配的螺孔,连接螺栓(4)分别伸入到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上的螺孔内,端部型钢(102)处的连接螺栓(4)、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分别构成包围在钢梁外侧的封闭框架结构;附着支座(3)的前侧均与升降式脚手架架体(5)连接。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很多项目难以在挑空层或层高超高时设置附着升降式脚手架附着支座的问题,能够为附着升降式脚手架支座增设临时固定点,满足并保障升降式脚手架的安稳提升及安全防护;其具体具有如下优势:(1)整体化程度高,能够使得挑空层、超高层高下的提升式脚手架安全有效的进行整体组装与提升;(2)其包括中间型钢和两个端部型钢的三段式结构,方便施工过程中装置的现场组装,其两端的端部型钢能够快速与框架柱或剪力墙等预埋部位进行安装组合,其两端的端部型钢与中间部分的中间型钢连接组成整体,能够提高施工效率;(3)其适用性好,可周转使用,本层爬升式脚手架提升完成后,即可进行拆卸,挪至下一层或需要使用部位进行重新安装使用;(4)其能够提高施工安全性,能够使得爬升式脚手架安装组成整体,能够有效解决爬升式脚手架附着支座无法安放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的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01为中间型钢,102为端部型钢,103为框架柱或剪力墙,104为预埋螺栓,105为端板,2为背楞板,3为附着支座,4为连接螺栓,401为螺母,402为垫片,5为升降式脚手架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请见图1,包括钢梁,钢梁包括一个中间型钢101和两个端部型钢102,中间型钢10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一个端部型钢102的一端连接,端部型钢102的另一端分别预埋连接在框架柱或剪力墙103内;请见图2,端部型钢102的后侧分别设置有背楞板2,端部型钢102的前侧分别设置有附着支座3,端部型钢10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螺栓4,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螺栓4匹配的螺孔,连接螺栓4分别伸入到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上的螺孔内,请见图3,端部型钢102处的连接螺栓4、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分别构成包围在钢梁外侧的封闭框架结构;附着支座3的前侧均与升降式脚手架架体5连接。

本实施例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其安装完成后可视为在挑空层部位新增加一道型钢梁,将附着升降式脚手架的附着支座3固定在该钢梁上,为附着支座3提供着力点,通过钢梁传力至主体结构,满足挑空层部位附着升降式脚手架的安装及使用。

实施例2

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连接螺栓4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套设连接有固定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的螺母401。螺母401和背楞板2、附着支座3之间分别设置有套设在连接螺栓4外的环形的垫片402。附着支座3为直角三角形,附着支座3的一个直角边与连接螺栓4连接。附着支座3的一个直角边、连接螺栓4和背楞板2构成套设在端部型钢102外的矩形封闭框架结构。附着支座3与升降式脚手架架体5通过螺栓连接。

还可以更为具体的,钢梁为工字钢,即中间型钢101和端部型钢102均为工字钢,中间型钢101和端部型钢102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或通过焊接连接,或通过螺栓连接。端部型钢102预埋连接在框架柱或剪力墙103内的部分可以为l型弯折结构,端部型钢102预埋连接在框架柱或剪力墙103内的部分可以包括两个l型弯折结构,两个l型弯折结构的弯折角度可以为直角,两个l型弯折结构的方向可以相反,如一个l型弯折结构朝向前侧弯折,则另一个l型弯折结构朝向后侧弯折。文中的前侧均指图1至图3中的右侧,后侧均指图1至图3中的左侧。l型弯折结构可以为预埋螺栓104,预埋螺栓104与端部型钢102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如预埋螺栓104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预埋螺栓104的端部与端部型钢102上的螺孔直接连接,或者端部型钢102的端部连接有端板105,端板105上设置有螺孔,通过螺纹与端板105连接,以实现预埋螺栓104与端部型钢102的连接。背楞板2与工字钢结构的钢梁的两侧的翼板垂直,即与钢梁中间的腹板平行。附着支座3与连接螺栓4连接的直角侧边的一侧或两侧可以向外延伸有延长段,以便于其与连接螺栓4的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

本技术:
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包括钢梁,其特征在于,钢梁包括一个中间型钢(101)和两个的端部型钢(102),中间型钢(101)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端部型钢(102)的一端连接,端部型钢(102)的另一端分别预埋连接在框架柱或剪力墙(103)内;端部型钢(102)的后侧分别设置有背楞板(2),端部型钢(102)的前侧分别设置有附着支座(3),端部型钢(102)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螺栓(4),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螺栓(4)匹配的螺孔,连接螺栓(4)分别伸入到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上的螺孔内,端部型钢(102)处的连接螺栓(4)、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分别构成包围在钢梁外侧的封闭框架结构;附着支座(3)的前侧均与升降式脚手架架体(5)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栓(4)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套设连接有固定背楞板(2)和附着支座(3)的螺母(4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母(401)和背楞板(2)、附着支座(3)之间分别设置有套设在连接螺栓(4)外的环形的垫片(40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附着支座(3)为直角三角形,附着支座(3)的一个直角边与连接螺栓(4)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附着支座(3)的一个直角边、连接螺栓(4)和背楞板(2)构成套设在端部型钢(102)外的矩形封闭框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附着支座(3)与升降式脚手架架体(5)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挑空层附着升降脚手架固定装置,其钢梁的端部型钢的后侧分别设置有背楞板,端部型钢的前侧分别设置有附着支座,端部型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连接螺栓,背楞板和附着支座上分别设置有与连接螺栓匹配的螺孔,连接螺栓分别伸入到背楞板和附着支座上的螺孔内,请见图,端部型钢处的连接螺栓、背楞板和附着支座分别构成包围在钢梁外侧的封闭框架结构;附着支座的前侧均与升降式脚手架架体连接;其能够为附着升降式脚手架支座增设临时固定点,满足并保障升降式脚手架的安稳提升及安全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于斌;谷海鸥;张务华;毕玉;王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三箭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箭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03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